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超级水稻新品种——胜泰一号胜泰一号是以“胜优2号”为母本,与泰国优质软米“泰引一号”杂交育成的超高产水稻新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陕西省品种认定,在全国近20个省试种示范和推广均表现优秀,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超级稻推广品种之一。1.株型好生育期适中。该品种  相似文献   

2.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穗型和多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成功。今后华南型超级稻研究提出"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综合提高,引进新抗源,加强抗性,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加强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根系研究,提倡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育种理论,综述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概况,以及在亲本选育,品种选育和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通过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扩大亲本遗传差异,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改善水稻生理机能等技术策略,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进一步提高中国超级杂交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3个阶段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通过辐射育种和航天育种培育的水稻诱变品种在产量、品质或抗性性状等方面的改良提高.展望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的发展策略,提出把水稻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及经典杂交育种等技术相结合,构建广东省水稻综合技术育种体系,进一步提升广东水稻育种的综合实力;加强优良水稻诱变品种示范推广,以水稻育种强省推进水稻产业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针对新时期水稻发展战略需求,广东省采取多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稻的优质化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简称“广东水稻所”)作为广东省水稻产业的主力军,育成了一大批水稻品种和材料,正推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以2003—2020年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数据为基础,通过结合广东水稻所在此时间阶段的品种推广情况,分析研究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和广东水稻所培育的水稻品种在省内播种面积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为客观认识广东省水稻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和水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保证了广东省水稻总产量的稳定,其中广东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不断涌现,且品种播种面积每年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如吉丰优1002、广8优金占、广8优165、美香占2号、粤禾丝苗和五山丝苗等拥有较大的播种面积。广东在众多优质稻品种的带动下提高了全省的稻米优质率。水稻育种的创新发展能推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确保了我国的口粮安全。在今后育种目标上,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超级水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中国超级水稻育种目标、中国超级水稻育种实践中形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及株型模式 ,并介绍了中国超级水稻品种及组合选育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水稻品种布局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广东省主要稻作区1998 ̄1999年水稻生产情况的调查结果,阐述了广东省水稻品种布局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广东省水稻品种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级杂交稻增产潜力大,种植该稻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为提高水稻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必须提高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最佳产量。以下是笔者总结的水稻超级杂交稻栽培技术与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稻天优99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首批国家超级杂交稻品种,介绍了该品种在兴宁市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株型育种实现株型改良、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的强力技术保证。水稻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明显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阶段都应具有最佳的群体形态结构与相应的生理机能,这 种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的株型结构配置,称之为“动态株型结构”。根据华南稻区实际情况,比较在早、 晚季不同生态环境下华南双季超级籼稻不同品种(组合)“动态株型结构”的特点,首先构建了华南双季超级 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华南双季超级籼稻育种实践,使以往定性模糊的“株型结构”概念上升为 动态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从而能更明确地、更综合地、更系统地反映本稻区双季超级籼稻品种(组合)的重 要形态生理特点,进一步揭示高产形成规律,从而促使超级籼稻株型育种概念日臻完善。应用该理论指导华南 双季稻超高产育种实践,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且已有一批超级籼稻和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 合)育成并应用推广,显示其对华南超级籼稻及优质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们已经育成了一批具超高产潜力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但这只是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品种基础,只有把良种与良肥结合起来,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才能变成现实效益,才能为农民增产增收。特别是水稻的高产、高效必须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研究水稻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丰农占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桂丰占5-2作母本、以桂农占作父本杂交,运用系谱法经多代选育而成的。2009年晚造参加广东省水稻品种预备试验,2010、2011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常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水稻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超级杂交水稻在本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特从湖南省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引进7个超级杂交稻材料,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超级杂交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培育壮秧、整地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超级杂交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启动至今,对促进我国的粮食增产,提升我国水稻育种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1996年以来,作为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主要发起和承担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华南稻区超级稻选育研究工作。在开创水稻生态育种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经过10年攻关,再创华南超级稻育种新辉煌。先后构建出"早长、根深"超级稻株型模式和华南广适应型优质超级稻株型模式;在优质超级晚稻育种和广适型超级稻育种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育成一批达标优质超级稻,主要代表品种有:品质可与泰国优质香米相媲美的优质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我国超级晚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先锋品种桂农占和大穗高结实的广适型超级稻品种玉香油占等,这些超级稻正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南宁市超级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说明提高科技投入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本文从介绍南宁市超级水稻种植历史说起,主要探讨了超级水稻种植中的技术措施,重点总结了超级水稻种植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超级水稻种植推广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多穗广适型超级稻新品种桂农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农占是2006年农业部确认的籼型超级常规稻品种,米质达国标二级米标准,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是我国第1个两省区试增产幅度都超11%的籼犁超级稻品种;广适型超级稻品种"桂农占"的育成使我国超级晚稻的育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被称为"我周超级晚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先锋品种",2005年以来一直被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005-2008年广东省累汁推广面积已超12 7万hm2,推广面积止呈迅速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需要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因此水稻品种的示范及推广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广东省怀集县广8优169稻为研究对象,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旨在提高水稻产量,解决当前我国粮食不足的问题,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章模 《世界农业》1994,(5):19-19,54
日本水稻特用品种的育种及开发利用黑龙江省农科院寒地水稻研究中心李章模日本水稻特用品种的育种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内容,是属于日本超级水稻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日本研究开发利用的水稻特用品种主要有:1.高直链淀粉品种日本对高直链淀粉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要求23...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广东省稻米市场对水稻品质要求,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导向对水稻优质化育种的推进作用。通过收集 2004—2022 年间广东省审定的 1 101 个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数据,统计各年审定品种达国标优质或部标优质等级的水稻品种数,并从米质指标、抗性与产量的角度对广东省优质稻育种进展进行评价。2004—2022 年广东省审定水稻品种中,106 个品种(组合)米质达到国标(部标)优质一级,占所有审定品种的 9.63%,320 个品种(组合)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占所有品种的 29.06%,但早季品种优质率显著低于晚季。在所有米质性状指标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 41.8%和 43.5%,早季参试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仅 37.32%,说明这 3 个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点改良方向。历年审定米质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品种的平均产量逐年提升,说明广东水稻优质化育种中,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协同提升。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中,稻瘟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85%,白叶枯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22.2%。总体上杂交稻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比例在提升,但较常规稻优质化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广东省水稻品种优质化率逐年提升,“优、丰、抗”的协调比例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培育“双抗”优质稻品种,需着力提升新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水平。通过加大对地方品种等一些特异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来拓宽遗传背景,避免品种同质化,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加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