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NCEP1°×1°逐6 h再分析资料,通过WRFV3.7.1模式针对12月22—23日德州市出现的一次极强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大气形势分析,地面气压场弱,天气形势静稳,地面存在一条辐合带,PM2.5浓度增大;2冷锋南下,地面辐合线南压,污染物也随之往南移动;3混合层高度低,湍流弱,污染物难以向高层扩散,导致PM2.5浓度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分析2017年1月1日PM2.5和4月30日PM10造成重污染个例的气象条件发现,两者在低层都有暖脊,但天气形势背景差异较大.分析其物理量特征发现,在925 hPa两者都发生在20%~3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T—Td冬季大于12℃,春季大于20℃;两个个例都是上湿下干的浅对流大气层结,在低层都有逆温,但湿层和逆...  相似文献   

3.
4.
《农技服务》2016,(16):88-90
2015年8月3日西安地区突发短时强降水,强度之大近年少有,并引发山洪。此次降水过程天气背景具备较好的对流潜势及湿度条件,是冷锋系统触发的强对流天气。应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并结合ncep分析场,分析发现风廓线雷达能够对冷锋系统的作用进行比较细致的体现,能够探测到冷锋带来的低空冷平流,而低空冷平流产生的逆温为当地集聚不稳定能量;冷锋过境产生的近地面大风也能够在风廓线雷达中得以观测,表现为超低空急流,起到水汽传输与抬升的作用;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中空弱冷平流,与低空暖平流相叠加,使得不稳定形势得以维持;当中空冷平流与超低空急流消失后,降水迅速结束。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1日~7月2日在黄土岭、马坡岭采样点采集PM10、PM2.5样本,研究PM10、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气压和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土岭、马坡岭PM10平均日均浓度分别为108.37、91.00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25.00%、18.75%;PM2.5平均日均浓度分别为73.48、65.09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1.25%、34.38%。长沙市PM2.5污染比PM10严重。6月12~16日PM10、PM2.5污染最严重,出现了灰霾天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M10、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气压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09年7月17日夜间烟台市区域性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西南高能暖湿气团的持续输送,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冷空气的加入,低涡切变线的移向变化,造成了此次局地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数个强对流单体在移动过程中合并为飑线,暴雨强度和出现地点与飑线密切相关;整个暴雨过程中有2次雨团活动期,对应着2次雨强峰值;风廓线雷达较好地反映了冷空气的侵入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灰霾天气过程污染状况,在天津市南开区进行采样,分析了2011年10月17日~ 20日灰霾过程中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此次灰霾过程是由高空风场减弱,低空暖湿气流增强,地面气压场减弱而形成.灰霾期间,PM2.5/PM10比值最高达71.9%,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较粗颗粒物更为明显.PM10和PM25中,二次离子最高比例分别达31.9%、32.8%,NO3-/SO42-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95和0.89,说明此次灰霾过程中固定源和流动源影响相当;OC/EC比值最高分别为3.7和2.8,表明灰霾存在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并在PM10中表现更为明显;人为源元素S最高比例分别为3.4%、3.6%,说明燃煤燃油对此次灰霾过程贡献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普勒雷达、FY4卫星、GNSS、风廓线雷达分析了2019年8月16日沈阳短时暴雨个例。结果表明,沈阳受到高空冷涡东部和台风“罗莎”后部云系的共同影响。短时暴雨发生前,CAPE达到874.7 J/kg并形成中层干、下层湿的不稳定结构,具有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基本条件。本次降水是由后向传播的雷达回波单体与块状回波不断合并产生的,回波中心强度维持在45~55 dBZ,地面有风切变不断触发、维持系统发展,GNSS表明PWV1 h最大增量达到13mm,这种异常增湿是出现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14个国控站2019年1月5—8日的逐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6种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对应时段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FY-4卫星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的模拟结果,深入分析了2019年1月上旬长沙市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21年5月9日漳州市一次冰雹过程进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是西南暖湿气流强迫背景下形成的强对流天气;风廓线雷达在区域性冷空气的入侵资料比常规资料更精细,双偏振雷达对冰雹天气识别具有很好的指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中采用相同的排放清单,利用WRF-CMAQ耦合模式模拟京津冀地区2016~2017年秋冬季PM2.5浓度,通过比较PM2.5模拟浓度的同期变化,量化京津冀地区2017年相对于2016年秋冬季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PM2.5浓度扩散,其中承德东南部、唐山、秦皇岛的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有不降反升的贡献,京津冀其他地区气象条件有利于PM2.5浓度下降,变化率为5%~15.6%,区域间的气象条件变化存在显著的差异。北京和石家庄城区地处平原,气象贡献分布较均匀,总体有利于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北京和石家庄部分区县地处山区,特殊的地形条件造成气象影响强度分布不均,表现出局地较强的天气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气实况图、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风廓线雷达分析2011年4月17日影响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环流系统和中尺度影响系统配合较好,多普勒雷达观测到弓形回波和超级单体风暴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而风廓线雷达测得的温度及风向风速资料可以监测边界层能量堆积情况及水平风的垂直切变等现象,值得预报员关注,以提前做好预报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综合使用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数据、垂直风廓线等资料,分析2020年3月12日福州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大气层结较稳定,垂直风切小,对流性活动弱,以系统稳定降水为主;垂直风廓线上低层扰动和低空急流发展与高度下降,一般2~3 h后降水会较明显,预示降水有一定的延迟性;毫米波测云雷达在一定程度可以识别降水和非降水状态;此次暴雨模式预报华南区域模式表现最好,但强度预报偏强,模式调整幅度最大,能力也最强;FJ-WRF模式比较稳定,强度预报也偏强,位置略偏北;ECMWF模式强度预报适中,但位置比较偏北,这与预报的低层切变线较偏北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樊超  沈萍  白庆梅  刘名  陈卓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15-6818
[目的]分析2011年8月15日西安市长安区一次暴雨天气中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固定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着重分析2011年8月15日西安市长安区一次暴雨天气的降水前和降水期间的风廓线资料,研究降水前和降水期间多普勒雷达图、风廓线资料的变化特征。[结果]对流天气来临前,风的脉动变化较大,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2 000 m左右高度出现正的垂直风速切变,降水前最大探测高度明显升高;长安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可获得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风廓线资料,其探测到的水平风场资料可清晰地监测大风天气的发生和变化过程。长安区地处秦岭北麓,地形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需要考虑的条件,雷暴大风分布与阶梯地形相一致。[结论]该研究为长安的强对流天气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姚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07-14410
运用风廓线雷达产品等对2011年8月20~ 21日西安市长安区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风廓线雷达产品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在暴雨过程中的表现特征,发现在整个降水过程的不同时间段,风廓线雷达产品的水平风廓线、垂直气流和折射率结构常数以及多普勒雷达产品的组合反射率、径向速度等均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并且两者产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雷达回波图像可以直观反映降水过程中大气的变化情况,证明了风廓线雷达产品对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立德  梁红  李洪海  张绍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32-15734
利用沈阳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及m icaps常规资料,对2007年8月8~9日发生在沈阳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8月8~9日的沈阳地区雷雨大风冰雹天气主要影响系统是500 hPa冷槽、850 hPa低涡切变线、西南低空急流以及地面冷锋。地面冷锋的抬升作用是该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飑线出现在冷涡的西南方;与地面锋面活动有关,发生在地面冷锋前的暖区内。弓形回波发生时通常伴随着地面大风,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大值区和VIL的突增现象可以指示短时暴雨、冰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4—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空气污染及其气象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环境大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对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相关污染物的标准划定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主要采用地面降水量、风速、逆温层特征、混合层高度等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对AQI和相关污染物的月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研究期间出现的2个重污染个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利用风廓线雷达对2015年7月28日发生在沈阳一次弱降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受低涡底部影响,配合强的不稳定能量和水汽造成的强对流过程。(2)在雷电实况发生前20~30min各产品均表现出显著特征,具有指示意义:水平风场出现20m/s以上的大风,并存在能量下传;垂直速度场在整个高度上出现大于8m/s的正速度;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出现120d B以上的值,且与垂直速度变化趋势相似。(3)风廓线雷达对雷达站附近的风场变化十分敏感,可以反映环境风场的细微结构,判断环境大气中是否有对流系统进入以及大气湍流情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