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10月,笔者采用兰州乳房炎试验法(LMT)对我区饲养奶牛较多的西峰市、庆阳县、合水县的奶牛,进行隐性型乳房炎的调查。共抽检泌乳期2—8岁的奶牛135头,患隐性型乳房炎病的86头,占被检总数的63.7%,被检奶牛共检523个乳室,发现患病乳室为195个,占被检乳室的37.28%。患有隐性乳房炎的86头牛中,四个乳室均患病的16头,占18.6%;三个乳室患病的22头,占25.58%;二个乳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试验1组与试验2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和体细胞平均数均下降,而对照组略有上升。乳康宁能够有效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和牛奶体细胞,有效率为92.11%,治愈率为52.63%;盐酸左旋咪唑效果低于乳康宁,有效率为58.97%,治愈率为10.25%。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炎是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可影响泌乳机能并引起产奶量减少,甚至使乳房丧失泌乳机能。人饮用患病牛所产的牛奶,对人体健康有害。据报道,国外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为20%-60%。如美国奶牛中约有50%患乳房炎,日本奶牛乳房炎的平均患病率为45.1%。目前世界上有2.32亿多头奶牛,约有1/3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50亿美元。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20%-70%,个别牛场发病率更多[1,2]。笔者调查了江苏省部分奶牛场,对其进行了检测和统计,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19.8%(186/939),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为43.9%(365/831),乳室的阳性率为13.4%(442/3301)。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乳牛的利用年限、产乳量乳品质量,而且有害于食品卫生和人类健康据袁永隆调查,我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隐性乳炎平均阳性率为73.91%,乳室患病率为44.74%;使用抗素治疗奶牛乳房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耐性和抗生素残留对畜产品公共卫生的影响,寻求改进和代抗生素的药物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而中药在治疗奶乳房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与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为在研究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治疗和预防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选择60头临近干乳期的奶牛,随机分配到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高(2支/乳室)、中(1支/乳室)、低(0.5支/乳室)剂量组和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组(对照组,1支/乳室)。结果显示,按照临床推荐剂量1支/乳室的剂量乳房注入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能够有效治疗奶牛干乳期因敏感菌引起的乳房炎,并预防乳房内新增感染。  相似文献   

6.
应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Ⅱ,对民和县川口地区101头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患病率为66.3%(67/101),乳区患病率为34.75%(139/400)。农场奶牛患病率高于户养奶牛。  相似文献   

7.
中医称奶牛乳房炎(mastitis)为乳痈、奶黄、奶肿。奶牛乳房炎在世界各国发病率都较高.据报道.在美国1100万头泌乳奶牛中约有50%患有乳房炎,日本平均乳房炎患病率为45.1%;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51.3%~85.7%)。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很多,除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三大影响因素外.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方面.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乳房炎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本质上是乳腺炎(Mastistis)。奶牛乳房炎十分常见,影响因素复杂,并且给奶牛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生产性能的下降、替代品费用的增加、奶的丢弃、药费的开支、兽医和劳动力的费用等,而生产性能的下降是引起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袁永隆等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为73.91%,乳室患病率为44.74%。  相似文献   

9.
谈谈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乳业的快速发展,尽管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较大作用,但我们也该看到,奶牛的某些疾病也随之流行,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奶牛乳房炎就是严重危害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据调查表明: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刘智喜等(1985)调查奶牛乳房炎约为14.2%。孙富先等(1996)、单志贵等(1996)、萧乾庆等(1997)、杨章平等(1998)和李国江等(1998)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分别为85.7%、81.3%、51.3%、54.1%和46.4%。李国江等(1998)报道每天隐性乳房炎牛平均日产奶量减少3.7kg。Natzke(1981)报道单一乳区被感染的母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以乳汁中白细胞、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乳汁成分及理化性状的潜在性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乳腺隐患。据国际奶牛联合会1980年的统计资料,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约50%左右。据报道,日本国的发病率为73.6%;我国一些省的发病率为37.7—79.2%。Forster,T.L.(1977)的研究指出,若以CMT(美国加州奶牛乳房炎试验)阴性为基础,则不同程度地患乳房炎的奶牛(±、 , 、 ),每个乳室每天奶产量分别减少0.96、2.18、3.88和5.74磅。Chashes以相同牛群作对照,通过桶奶CMT试验指出,不同反应等级的每头牛,乳的损失分别为75.29、177.21、269.70、568.47美元。隐性乳房炎使乳的细菌增多,品质降低,有碍公共卫生。Tjasper指出,CMT阳性( )和强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上海乳房炎(SMT)检验法,对伊宁市郊区部分奶牛场和奶牛养殖户奶牛的健康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头数阳性率为32.50%,乳区阳性率为23.63%。并自拟复方中草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治疗,治愈率为88.46%,总有效率为92.30%,较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有半数奶牛患乳房炎的可怕说法。全国兽医站对1970~71年患乳房炎(含隐性乳房炎)状况进行了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其患病率由于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患病头数为21.8—83%,患病乳叶为8~59%),但平均头数是46.6%,平均乳叶是21.9%;约半数的牛是乳房炎患者,前述说法是有根据的。而且据报道,这种状况不只限于日本,就连被认为是饲养奶牛先进的欧州各国也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6):38-44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试验选择100头临近干乳期的奶牛,随机分成5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I、II、III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300、150、75 mg)治疗;IV组给予对照药物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乳房注入剂4.5 g(氨苄西林0.25 g+氯唑西林0.5 g)/支治疗;V组为空白对照组。间隔3周,各组随机选择10头奶牛以相同剂量追加一次用药。试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头、乳区清除率均为75%~100%,头、乳区新增感染率分别为0~16%、0~7%;1次用药和2次用药对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比较后认为,每个乳区单次注入1支(3 g∶150 mg)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效果更好,能显著降低乳房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细菌感染率(P0.01),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感染发炎对奶牛的泌乳机能和乳汁的质量都产生很大影响,除造成经济损失外,还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奶牛患乳房炎,有的有临床表现,有的则无,即所谓的隐性乳房炎。为了了解本地奶牛隐性乳房炎情况,笔者应用凝乳法对我市奶牛重点养殖区的新发乡、兴隆乡108头奶牛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牛82头,感染率78%。共检乳区432个,检出阳性乳区192个,占被检乳区的44%。检查及判定方法用3%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试剂。现场采取各乳区的乳汁ZmL加入检验盘,再加人试剂ZmL后,轻轻旋转检验盘,随着摇动就可以判定:被检乳汁与试剂混合后,呈液状…  相似文献   

15.
采用CMT检测法,对重庆地区146头泌乳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并对部分阳性牛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6头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率为79.62%,泌乳乳区阳性率为56.31%(574个乳区);致病菌检出率7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分别占509,6和25%;致病菌对一些不常用的药物敏感性较好,而常用的药物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谈谈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据调查表明;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刘智喜等(1985)调查奶牛乳房炎约为14.2%。孙富先等(1996)、单志贵等  相似文献   

17.
奶牛干乳期乳房炎在临床上发病率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奶牛产后的产奶量,为了降低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发生,我们用0.3%醋酸氯已定凡士林混悬剂对97头干乳期荷期坦奶牛进行了实验,其有效率达92.2%。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是牧场奶牛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也是一种在经济上损失严重的主要疾病。根据许多国外资料分析,不论其发病原因如阿,一般奶牛的发病率大约是40%和乳区感染率大约是25%,很多数据表明平均一个受感染乳区产量要下降30%和一头乳牛的总产量要损失15%。感染乳房炎的牛奶非但产量损失而且质量也有所改变,对乳品加工有影响,因乳房炎而淘汰、死亡和治疗费用增加都是造成经济损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成分和奶中物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冰点的影响 ,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的 2 8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 ,对其中 5 1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和 2 5头健康奶牛的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乳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查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 75 %。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 ,平均减少 2 .75kg/d ;乳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5 ) ;总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1) ;而乳干物质、总蛋白质、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及乳密度、乳冰点与健康奶牛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甘肃某公司奶牛场的40头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乳房注入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双丁对照组,每组10头,每日乳室灌注2次(早晚各1次),连续灌注7 d为一个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数(SCC)计数,并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丹参酮乳房注入剂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奶牛连续灌注丹参酮乳房注入剂1个疗程之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乳汁外观正常,产奶量恢复,体细胞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个/m L以下)。说明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双丁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