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兰市是吉林省的重点粮食基地,而水稻又是舒兰市的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水稻生产是舒兰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水稻的机耕、排灌、植保等环节的机械化,而育插秧阶段仍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文章就舒兰市水稻育插秧过程的机械化发展情况作了介绍与分析,并对未来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舒兰市是全省水稻生产大县,水稻种植面积8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2.2%,水稻总产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1%。早在"八五"期间舒兰市就被列入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为粮食安全,解决人们的温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仍是个高产劣县。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比较低,仍是采取人工插栽、收割,是舒兰市农机化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付艳华  徐强 《吉林农业》2011,(11):65-65
舒兰市地处吉林省东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白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也是吉林省玉米生产的重要县,是我市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38%左右,有着得天独厚的玉米生产自然条件。但就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而言,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还比较高,整地、播种、中耕和脱粒等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还很低,严重地制约着舒兰市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为此,如何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舒兰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对稳定和发展全市水稻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育插秧、耕整地、收获等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机械耕地技术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育插秧和收获两个环节还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手段相对落后、劳动强度比较大、效率低.因此,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舒兰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水稻产业是舒兰市的第一主导产业,水稻产业集群的发展影响着舒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水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阐述了舒兰市水稻产业集群现状,包括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落实稻谷生产者补贴、增加水稻生产相关机械数量、创建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水稻新品种研发和选育。分析了舒兰市水稻产业的发展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绿色发展优势、“舒兰大米”品牌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水稻种植面积有限、品种繁杂、基础设施单一、三产融合不足等;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水稻种植基地化、水稻加工标准化、稻米销售品牌化、稻米产业融合化;实施现代化农业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多业符合提升项目等9个发展项目,为进一步发展舒兰市水稻产业集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沛,四季分明。全市拥有耕地面积17.7万hm2,其中水田面积5.8万hm2,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我省水稻生产大县。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质量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彻底改善水稻生产繁重的劳动方式,因此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必须纳入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主要议程。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机补贴政策激励了广大农户购置水稻育苗机械和水稻插秧机械的积极性,致使舒兰市水稻育苗机械和水稻插秧机械装备迅速增加,截止2017年末统计,舒兰市水稻育苗机械721台,水稻插秧机7056台,水稻收割机953台,机械化育苗与插秧面积3.98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82.2%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舒兰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本文详细论述了机械化插秧促进了稻谷产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同时,提出水稻机插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舒兰市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吉林省单季水稻生产大县和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今年年初以来,为深入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舒兰农商银行积极发挥本土银行和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主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舒兰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本文详细论述了机械化插秧促进了稻谷产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同时,提出水稻机插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淮南市地处淮河中游,含六区一县,粮食生产以一麦一稻轮作制为主,水稻年种植面积约142万亩,产量占全市粮食产量的53%以上。当前,全市水稻生产耕、种、收三大重点环节中,栽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明显滞后,并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快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进行了专题调研,探讨促进我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对策措施。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姜丽 《农家科技》2011,(11):49-50
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突破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机推广年"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加速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工作,推动大石街道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直是各地区农业生产中一直在追求的目标,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7%。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服务"三农"切实可行的捷径。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方式相比,水稻的生长发育环境和种植技术措施最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精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也最多。因此,要保证水稻作物的稳产、高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随着中央、农垦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机械化生产不仅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水稻生产效率,而且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基于贵州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提供的统计数据,从水稻生产机械化总体发展程度,水稻耕作、种植、植保、收获及烘干等各环节的机械化保有量和机械化作业面积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2006—2017年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深入推进贵州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直是各地区农业生产中一直在追求的目标,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7%。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服务"三农"切实可行的捷径。水稻是宝泉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方式相比,水稻的生长发育环境和种植技术措施最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精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也最多。因此,要保证水稻作物的稳产、高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  相似文献   

16.
肥东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肥东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肥东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总体现状是:相对发展速度快,绝对发展速度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机械化水平低,南方的机械化水平比北方低。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缓慢,与我国的水稻生产具有面积大、分布广、品种多、熟制多、季节紧、灾害多、地块小、规模小等特点息息相关的。根据农业部提出的"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的目标,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直是各地区农业生产中一直在追求的目标,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7%。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服务"三农"切实可行的捷径。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方式相比,水稻的生长发育环境和种植技术措施最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精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也最多。因此,要保证水稻作物的稳产、高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随着中央、农垦总局、管理局等各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直是建三江地区农业生产中一直在追求的目标,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7%。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服务"三农"切实可行的捷径。水稻是三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方式相比,水稻的生长发育环境和种植技术措施最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精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也最多。因此,要保证水稻作物的稳产、高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走水稻生产全程机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水稻机械直播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农机部门以推广直播机作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突破口,大力推广和发展机械直播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农机和农艺紧密配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环节中的栽植"瓶颈"有望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