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保护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70年代末开始种衣剂的研究工作,80年代进入田间试验示范阶段,90年代逐步推广应用,成就了种衣剂发展的三个阶段:研究阶段、推广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种衣剂作为种子包衣处理的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为一体的药剂,在我国已普遍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种衣剂使  相似文献   

2.
赖立松 《种子世界》2006,(11):60-60
1历史回顾 种衣剂在我国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中国种衣剂的创始人,李金玉教授最早给种衣剂下的定义,多年来已经广泛被种业的从业者所接受,他对我国种业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一名学者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他对种衣剂的定义在今天看来是有其局限性的。李金玉教授对种衣剂的定义,过分强调了种衣剂对种子的“苗期的功能性”,也就是“种衣剂在种子的苗期生长过程中必须具有一些功能,如可防治地下害虫、种传或土传病害、促进生长等等。”正是在这个定义的影响下,种衣剂在我国只是作为一种农药来界定的。而这种功能性定义和农药属性的限定,使得种衣剂越来越难适应种子市场发展的需要。这种限定不仅制约了种衣剂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种子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种子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对种衣剂及其属性进行重新定义和界定。  相似文献   

3.
种衣剂又称种子处理剂,是指应用化学型、生物型、泥浆型等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1962年首先用泥浆法包衣,70年代用氯唑灵(C5H5ClN2OS)和五氯硝基苯(C6Cl5NO2)处理棉种,防治苗期病害;1982年前苏联研制出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粘合剂的生长调节剂和三氯酚酮[(C6H2OCl3)Cu]复合成种衣剂处理棉花种子;同年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与农药复配制成包衣剂包衣大豆,大大地改善了发芽和苗期状况;日本化尔株式会社采用天然物质材料制成包衣剂进行蔬菜种子包衣.  相似文献   

4.
<正> 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等用先进工艺加工制成,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保护膜的农药制剂。种子播前使用,可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省药、省时、省工、省钱。有利于环境保护。包衣后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强大,抗逆性强,保产、增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我国是农业大国,种衣剂市场潜力巨大。80年代开始引进这一技术,90年代大力推广使用。1996年农业部开始实施"种子工程",使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种衣剂生产企业从原来的33家定点厂发展到目前的近300家,年产量1.5万吨左右,登记的品种100多个,覆盖小麦、玉米、大豆、花生、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种子处理剂尤其是种衣剂(种子包衣应用技术融合中形成研究和应用热潮。从长远看,能改善"地上工作"同时,高瞻远瞩地开展"地下工)技术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凸显优势,在农药剂型加工和作物的"地下工作",比"地上工作"更有发展前途,因此,在尽可作",从而超前地跨进更高水平施药技术的理想彼岸……用处理种子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历史悠久,在公元前数十年的古老年代,就有温汤浸种催芽,之后又有与盐、石灰、泥土及药剂浸种、拌种来防治地下害虫、防病和避鸟保苗。19世纪,开始出现种子包衣在蔬菜、花卉和牧草上的应用。20世纪,种子处理剂尤其是种衣剂(种子包衣)技术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凸显优势,在农药剂型加工和应用技术融合中形成研究和应用热潮。进  相似文献   

6.
<正>1应用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良种包衣技术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带动整个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种子包衣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种衣剂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的主持下,开始了种衣技术的系统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种衣剂系列产品配方、制造工艺及应用效果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九五"、"十五"、"十一五"  相似文献   

7.
良种包衣新产品——药肥复合型种衣剂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或苗木包衣,使其标准化,丸粒化的具有成膜特性的物质统称种衣剂(SeedCoating Formulations)。种衣剂是国际上新发展的良种包衣新产品,它和用于浸种或拌种的农药乳剂和粉剂不同。当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固化成膜为种衣,种  相似文献   

8.
1我国的开发应用现状 我国使用种子处理剂的历史悠久,古代就有温汤泡种和药剂浸种。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保护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种衣剂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里,种衣剂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研究阶段、推广阶段和发展成熟阶段。1983年原北京农业大学成功地研制出了以克百威和多菌灵组成的国内第一个种衣剂产品。  相似文献   

9.
种衣剂又称种子处理剂,是指应用化学型、生物型、泥浆型等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是以种子为载体的地下隐蔽施药,靶标性强,有效成分持效期延长到45-60d,而地上部喷洒有效成分持效期为7-15d,减少了化学农药地上部喷洒2-3次,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农药公害,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美国和欧洲的种衣剂分别占该国农药市场总额的20%和15%,而中国仅占5%,未来随着种子企业和农户对种衣剂认识的提高,种衣剂年均增长率有望由现在的10%提升至15%。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种子处理与病虫害防治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国内种子处理剂的生产和应用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种子处理剂市场正迎来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李贤宾博士表示,  相似文献   

11.
种子包衣新技术系统开发是农机与农艺、科研和推广、种子与植保相结合的 ,是以种子为载体 ,种衣剂为原料 ,包衣机为手段 ,集生物、化工、机械于一身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开发项目。世界发达的国家都普遍采用了这项新技术 ,研制开发这项新技术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种子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我国从 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吸收、研制并推广了这项新技术的。种子包衣新技术系统开发包括 :种衣剂的选型、配比实验研究 ;种子包衣机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及配套设备选型和应用 ;种子机械包衣技术规程和包衣新技术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国内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种子包衣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第1个国产种衣剂问世以来,国产种衣剂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有近300家企业,年产3万~5万t产品的产业:包壳和丸粒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加工企业,在烟草和牧草种子上有了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常用种衣剂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衣剂是一类用于种子处理的新剂型农药。通常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生长调节剂和成膜剂、缓释剂、警戒色等配套助剂组成。其作用原理是,种衣剂以种子为载体,借助成膜剂粘附在种子上,并很快固化成为一层均匀薄膜,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14.
种衣剂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种衣剂作为国际市场上一种新型农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优点表现为: 高效农药。种衣剂是一种高效农药,它作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害虫生长最薄弱的环节,从植物的根部开始有效防冶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经济方便。种衣剂紧贴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屏障,使周围害虫难以生存,并且药力集中包覆在种子周围,药效缓慢释放,利用效率高,且包衣后不需其他药剂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治、保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种衣剂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等,有的还加入微肥、激素)、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过稀释后包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种衣剂包于种子表面,药、肥等缓慢释放,在一定生长期内为种子和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  相似文献   

16.
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农(海利)]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与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4月合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原中国农业大学涿州种衣剂实验厂为基础,以中国农业大学与湖南化工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实现了管理、科研、生产的强强联合,年生产供应各类种子包衣的种衣剂达8000t,颗粒剂5000t,超微农药剂型1000t,胶悬剂农药1000t,形成了以种衣剂生产为主体、农药剂型加工为特色的高科技农药化工企业,为我国种子产业化和农业丰产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种子协会种衣剂分会于2007年11月1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获准登记,2008年3月11日由中国种子协会组织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北农(海利)当选为中国种子协会种衣剂分会会长单位,总经理张世和先生当选为该分会会长。  相似文献   

17.
新型棉花种子处理剂63%吡·莠·福干粉种衣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衣剂又称种子处理剂,是指应用化学型、生物型、泥浆型等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1962年美国首先用泥浆法包衣,20世纪70年代用氯唑灵(C5H5ClN2OS)和五氯硝基苯(C6Cl5NO2)处理棉种,防治苗期病害。1982年前苏联研制出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粘合剂生长调节剂和三氯酚酮[(C6H2OCl3)Cu)复合成胶衣剂处理棉花种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秧种衣剂使用后能在种子表面形成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的种衣膜,并通过其自身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而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减少了机插秧田间育秧操作程序,省工节本,是水稻机插秧生产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的研究概况、组份及其应用效果,介绍了种子包衣的技术优势及作用机理,讨论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种衣剂在水稻机插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这项工作。1976年原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对甜菜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标志着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始。我国全面系统开展种子包衣技术研究,是从研究种衣剂开始的。1980年在原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主持下,协同国内有关单位,针对我国粮、棉、油作物和蔬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和土壤缺素情况,开展了种衣剂技术研究,先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种子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种子,种皮被有短绒,不利于精选和机械播种,同时由于短绒易带病菌,幼苗也易受到病虫危害。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优质棉区配置了一批棉花种子成套加工处理设备,对毛子进行硫酸脱绒、光子精选,再以含有杀菌灭虫药剂以及微肥等成分的种衣剂包衣,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商品价值,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