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全蚀病是检疫性的土传病害,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对其发生的监测是治理的根本。遥感技术可实时、宏观地监测病害发生发展,尤其是将光谱信息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进行融合,可直观、精准地对病害识别和分类。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光谱数据与高分辨率数字图像结合的方法,对小麦全蚀病等级进行快速分类。首先,通过ASD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小麦全蚀病的光谱信息,提取全蚀病特征光谱,建立光谱比。其次,利用无人机获取的实时田间数码图像,对其颜色特征进行重量化。最后,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决策树分类对图像视场中的不同全蚀病等级进行分类。结果表明,4个全蚀病等级的分类精度均大于86%(Kappa0.81),平均运算时间小于30s。通过与实地调查的小麦全蚀病的白穗率等级做比对,验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对小麦全蚀病等级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小麦全蚀病在我国早于二十年前曾在内蒙、河北等地有发生记载,并做过一些调查研究。近十年来,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水浇面积扩大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变,病害发展较快,初步调查,全蚀病已在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小麦产区相继发生。纵观全国情况,目前多数小麦产区仍属无病区,有些地方全蚀病只是在局部地块零星发生。全蚀病主要集中在水流充足、小麦连作区的一些高产单位,这些地方病害发生普遍,受害程度较重,对小麦产量威胁很大。小麦罹病后,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因此,在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工作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无病区、控制零星病区、减轻重病区为害的防治策略,是关系到防治工作成败的关键,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3.
小麦全蚀病是河北省植物检疫对象,也是近两年严重威胁我省小麦生产安全的危险性新生病害。此病一旦发生,蔓延速度极快,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发病地块田间形成大量的“枯白穗”,一般减产15%~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以邢台市为例,小麦全蚀病2002年在南和县首次发生,面积133.33hm^2;2004年隆尧、宁晋、清河等县又相继发生,2005年迅速扩展为8个县,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地成像高光谱遥感对小麦全蚀病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麦全蚀病是检疫性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种子调运和跨区联合收割,有扩散趋势。利用遥感技术宏观、动态和实时的特点,可更好地监测其发生发展。近年发展迅速的成像光谱技术,在对目标物成像的同时可测量其波谱特性,将辐射特性与波谱特性结合为图谱特性,或称图像立方体,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水稻全蚀病的发现与鉴定全蚀病是难以根除的广寄主土传根病,可侵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牧草,主要为害麦类作物,其中小麦全蚀病是很多国家的重要病害。我国小麦全蚀病罹病菌多数地方为禾顶囊壳属小麦变种(G.g.t.),仅湖北分离出水稻变种(G.g.g.)。1...  相似文献   

6.
小麦根、茎病害严重度分级与减产损失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青雷 《植物保护》1993,19(2):44-45
小麦全蚀病、根腐病为根部主要病害,小麦纹枯病主要症状在茎部,由于连年重茬,此3种病害均日趋严重,且常混合发生。为了测定小麦根茎3种病害与损失率的关系,我们在1991年6月麦收期间进行了各自严重度调查及其减产损失率(以千粒重测定为主)的测定,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小麦3种病害田间危害分级标准见表1  相似文献   

7.
小麦纹枯病综防技术要点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410125)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新上升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日趋严重。1发生及为害小麦纹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夏。小麦播种后,发芽时如果受到病菌侵染,便可引起烂芽枯死...  相似文献   

8.
一、作物生态与全蚀病的发生 小麦全蚀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对寄主植物有强烈的依赖性,种植制度和作物序列对这一病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耕作制度和作物序列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现根据自然条件和小麦区划,将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分为三种类型地区,从中可看出其发生危害与作物生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吉棣 《植物保护》1964,2(5):222-223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一样,早经确定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残体、风、雨、农具等都是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关于种子带菌问题,自1923年以来,棉花枯萎病的种子带菌已不断得到证实,国内外均予重视。黄萎病是否能以种子传布,在学术上一直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我国棉花黄萎病的最早来源被认为是随美棉输入而侵入的;国外也有不少关于因输入美棉或其他病区棉种而发现黄萎病的报导。国内还有不少调查资料证明,枯萎病和黄萎病往往都以棉花研究单位和良种繁育场发生较早,逐步向外扩展,因而将这二种病害列为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全蚀病是土传病害,分布很广,在许多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也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70年代此病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发生,损失严重。近年来,宁夏、山东、甘肃、内蒙、河北等省(区)许多地区又反映小麦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病原种类不清,对小麦全蚀病的为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7—1990年,作者对宁夏和山东等地小麦根腐,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麦根病又名抽死秧、白穗病,是由全蚀病菌、镰刀菌属真菌及离蠕孢属真菌混合侵染的土传病害。造成成片小麦死苗及后期白穗,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是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北方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一、田间症状小麦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苗期不明...  相似文献   

12.
<正>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侵染引起的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小麦种植区。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黄淮冬麦区发生呈上升趋势。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小麦全蚀病危害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目前克隆基因数量的日益增加,利用已知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或根据已有抗病基因的序列信息克隆抗病基因已经成为抗病及相关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霜霉病种子带菌的荧光检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霉病Plasmopara halstedii(Farlow) Berl.et de Toni是向日葵的毁灭性病害,也是世界性的检疫病害。病原菌随带菌种子和病残体远距离传播,但带菌种子难以检测,需开发准确可靠、简单易行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霜霉病调查与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肇蕙  严进 《植物检疫》1989,3(2):108-110
向日葵霜霉病是危险性病害,可通过种子、土壤和病残传播。1882年此病最早报道于美国东北部,后来传入欧洲,由于种子贸易发展,该病害在欧洲迅速蔓延,一些国家向日葵霜霉病发病率高达90%,使欧洲向日葵生产遭受重大损失。1970年此病在美国红河流域地区严重暴发,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发病面积分别在300万和30万hm~2~([1,2])。近年来,由于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早播、密植、高肥)的推广,以及气候条件适宜、农机跨区作业等原因,两种病害的发生面积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6.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各大小麦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对其防治还没有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自从成功地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防治小麦全蚀病以来,生物防治逐渐成为防治该病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措施[1]。近几年,内生菌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但对其防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作者对健康小麦上获得的5株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及其培养:小麦全蚀病菌9826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简称Ggt)与小…  相似文献   

17.
姚建民 《植物保护》1992,18(5):31-32
全蚀病是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e.)Arx et Olivier)引起的根部土传病害,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牧草,但主要危害麦类作物,特别是小麦。Smith(1884)首先在英国报道了小麦全蚀病。本世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产麦国家均造成严重危害。我国自1963年以来,山东、宁夏、内蒙、甘肃等20个省市均有小麦全蚀病发生的报道,其中山东、甘肃受害尤重。玉米是禾顶囊壳菌的转株寄主,这是早有记载的,人工接种可轻度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多年来仍将玉米做为小麦的轮作作物,以控制小麦全蚀病。1986年,辽宁省首先发现禾顶囊壳菌严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 ,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侵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 ,还是除治灰飞虱预防小麦丛矮病以及控制蝗虫、麦蜘蛛等苗期虫害的重要时期。1 农业措施(1)播种前彻底灭茬 ,铲除田间地头杂草 ,以减少土蝗、灰飞虱及多种病害菌源栖息场所和滋生地。(2 )深耕、细耙 ,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增施磷钾肥 ,合理安排茬口 ,实行轮作换茬 ,以减轻黑穗病 ,秆黑粉病、纹枯病、全蚀病的发生。另外 ,对全蚀病重病区还要稳定小麦玉米 1年 2熟制 ,促使全蚀病自然衰…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义  汪以 《植物检疫》1999,13(3):28-29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graminis引起的病害,是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受侵小麦常因种子根、地下茎及次生根受侵害腐解而导致植株矮小、粒小、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枯白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  相似文献   

20.
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基因TaWIR1b(Accession no.M94959.1)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新农19’的cDNA,获得了完整ORF,编码85个氨基酸残基,比对后发现与TaWIR1b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获得的TaWIR1b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定量引物,分析TaWIR1b在全蚀菌胁迫条件下不同互作模式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接种全蚀病菌后抗病小麦品种‘新农19’中TaWIR1b基因被诱导表达,接菌后3d达到峰值143.97,感病品种‘新麦19’中峰值出现在接菌后8d,表达量仅为对照的4.22倍,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麦对全蚀病的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