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策略进行了讨论。提出该研究可分三步进行:1.确定无融合生殖水稻的基本要求,即后代不分离,发育良好的胚乳,显性核基因控制的专性无融合生殖。其中获得不分离的后代有三条途径:二倍体孢子生殖,体细胞无孢子生殖,珠心、珠被等体细胞胚挤入胚囊取代合子胚发育;2.从栽培稻、野生稻及其远缘物种,特别是早熟禾属、狼尾草属等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材料中挑选无融合生殖材料;3.利用常规杂交、杂交与组织培养结合以及基因转移方法向水稻引入无融合生殖基因。  相似文献   

2.
水稻无孢子生殖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进一步确定水稻HDAR的无融合生殖胚的倍性及发生类型,系统观察了胚囊的发生发育。结果表明水稻HDAR中具有一定频率的无孢子生殖胚囊和由卵细胞孤雌生殖而形成的无融合生殖胚。  相似文献   

3.
苎麻属无融合生殖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不通过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无融合生殖又可分为数种类型,其中无配种子生殖(aga-mospermy)既不经受精过程,又不经减数分裂,种子或胚直接来源于体细胞的有  相似文献   

4.
以全雌性苎麻GBN09为材料,在对其套袋处理的基础上,从现蕾开始,进行连续取材,采用FAA固定和石蜡切片显微技术,观察全雌性苎麻胚囊发育过程,探究全雌性苎麻生殖方式。结果表明:全雌性苎麻大孢子母细胞可以发育成为有功能的大孢子,在没有授粉的情况下,部分功能大孢子可以分裂和分化形成完整的胚,形成种子,同时发现部分功能大孢子不能形成完整的胚,表明全雌性苎麻GBN09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型,而不是专性无融合生殖型,并排除了GBN09的无融合生殖方式属于二倍体孢子生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作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王黎明(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150086)一、无融合生殖的概念植物的有性繁殖意味着双受精。当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受精卵,产生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产生的三倍体细胞形成胚乳。而有些植物不通过精、卵细胞的融合,直接产...  相似文献   

6.
Hu  G 徐丽华 《杂粮作物》1992,(6):21-24
无融合生殖,如Winkier(1908)描述的,可定义为以“种子”形式的无性繁殖。不过,还用过另外的定义和提出限定范围更为严格的定义(Brown,1972)。无融合生殖发生可有两个途径:(1)种子由未经减数分裂的胚囊或体细胞中含两组染色体的细胞发育(如珠心细胞);(2)种子从减数分裂了的胚囊  相似文献   

7.
茶树胚胎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石蜡切片系统观察研究了茶树胚胎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花药具有4个小孢子囊,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4个小孢子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形,胚珠属薄珠心胚珠,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胚在发育过程中无明显胚柄。  相似文献   

8.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和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指出了三种类型大豆具有相同的胚胎学发育特征,这些特征如下:1.雄性孢原为表皮下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为正四面体形,少数为左右对称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花药壁的发育属基本型;绒毡层细胞单核,属分泌型绒毡层。2.单室子房;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胚珠亚表皮下多孢原;多数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少数为“T”字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有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反足细胞短命。3.大孢子发生较小孢子发生稍晚,但发育速度较快,后期雌、雄配子体同步成熟。4.自花授粉;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5.胚的发育属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乳发育中后期胚囊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胚珠合点端具承珠盘结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快速简便观察分析无融合生殖甜菜胚囊发育过程的制片法。通过剥离胚珠,并对胚珠珠孔端进行再次切割和分离,经过固定和脱水,用冬青油整体透明及丁香油封片,在OLYMPUS-BX51型荧光显微镜下通过荧光技术观察发育中的胚囊产生自发荧光,可分辨出胚囊的内部结构。用FPA和4%戊二醛两种固定液效果不同,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巴西橡胶树胚及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分三方面叙述。 1.雌蕊及胚珠的构造:巴西橡胶花的雌蕊由三心皮构成。花柱中的诱导组织明显。子房三室,每室仅有一枚倒生胚珠。珠孔上方罩有一帽状珠孔塞。珠心发达,属厚珠心型,有明显的珠心喙。胚囊由8个细胞组成。 2.胚乳的发育、消退和外胚乳的形成过程:初生胚乳核在授粉后24小时开始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授粉后60—65天珠孔端的游离核开始产生细胞壁,到授粉后70天左右,全部的游离核都形成了胚乳细胞。以后胚乳细胞的养分逐渐被发育中的幼胚和珠心所吸收,最后只剩下极薄的一层。而珠心组织则一天天增厚,其细胞体积也一天天增大,最后成为种子的永久性的营业养组织即外胚乳。 3.胚的发育过程:合子横分裂是在授粉后40天左右。接着顶细胞进行纵裂,随后胚体细胞以对角线的方式进行分裂产生一个具胚芽原的幼胚。随着顶细胞的发育,基细胞也进行横分裂产生上下两个细胞,上方一个体积略为增大而形成胚柄;下方一个将来发育成根冠。因此巴西橡胶树的胚属十字花型。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双胚苗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即: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和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即利用无融合生殖法固定水稻品种间及更远缘的强大的杂种优势。这既是人们愿望,也是杂种优势育种发展的最高阶段。利用无融合生殖特性来固定杂种优势,成功的关键在于获得水稻的二倍体无融合生殖材料。早在1979年袁老师就对我们提出了固定杂种优势的途径和寻找无融合生殖材料的方法。其中不定胚就是二倍体无融合生殖的方式之一。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多胚现象。因此从大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无融合生殖的机理,证实 R473的行为是否跟专性无融合生殖一样。用兼性无融合生殖体 R473和有性生殖品种 Colby 进行胚囊发育和胚胎学研究。当后代测验受限或不能进行时,用胚压碎技术比较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植株的花粉管穿透及子房发育顺序,可取得无融合生殖可能频率的有价  相似文献   

13.
以生长在非控温控光下的4个冬性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为供体,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发现,多数品种在开花3~7d内取材最为适宜.在甘蓝型油莱小孢子培养中只有单核晚期的小孢子才可能发育成胚状体,而花药培养时处于单核早期的小孢子易于发育成胚状体.在适当花期选取发育比较一致的单核晚期小孢子培养.经数小时后,部分小孢子便开始膨大,这是小孢子发育成胚的最早标志,膨大的小孢子中,有部分形成多细胞球并进一步发育成胚.用春性甘蓝型油菜为材料进行蔗糖浓度的实验结果表明:培养3d后,在16%蔗糖培养基中存活的小孢子最多,达16.13%,培养30d后,胚状体诱导频率则以13%蔗糖浓度为最高,每花蕾可达144个胚状体.如果在16%蔗粮培养基中培养3d后,添加等体积的13%蔗糖培养基,能够大大提高胚状体的诱导频率,为仅用13%蔗糖培养基培养的3.7倍.这一实验体系正在用于抗菌核病诱变与筛选,并作为外源基因导入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用于长江流域主产区生态条件下的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中最佳秋水仙碱浓度,以2个适合进行小孢子培养的油菜材料为对象,研究了4种不同浓度(0、100、200和400mg/L)的秋水仙碱处理对小孢子产胚率和二倍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mg/L的秋水仙碱处理24h后,小孢子的产胚率和二倍体率都达到最大,与对照有显著的差异。用这一浓度,对40份不同基因型油菜的小孢子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油菜小孢子产胚率和二倍体率存在较大差异,小孢子产胚率为0.12~10.39胚/蕾,再生植株二倍体率为26.7%~90.0%。按照种皮颜色分类后发现,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的小孢子产胚率有显著差异,而二倍体率因材料基因型而异,推测油菜种皮颜色与小孢子的产胚率有一定相关性,而与再生植株二倍体率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甜菜单胚雄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其雌性器官各部发育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结果如下:甜菜雌蕊由3-5枚心皮合生而成,外形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各部解剖学特征:(1)柱头3-5枚离生稍向外生长,柱头正面由大量乳突细胞组成;(2)花柱短小,半开放形,开口较小,其内充满腺毛状结构;(3)半下位子房,心皮合生一室,在外侧愈合交界处,有发达的盘状蜜腺;胚珠1枚基底胎座,曲生形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蓼形胚囊,并有盲囊结构产生.研究表明,甜菜雄不育和可育的雌蕊、胚珠、胚囊形态结构相似,均可正常发育,两者均具有受精与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纤维作物,因此,国内外众多的工作者都试图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棉花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自五十年代开展棉花胚的离体培养以来,迄今已在愈伤组织培养、胚珠和胚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胚状体发生等6个方面有过报道。特别是在胚殊和胚培养方面,成功地克服了种间杂交的不亲和性,获得了大批种间杂种,效果显著。现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很少有基因能象控制无融合生殖的基因那样,对世界食物、饲料和纤维产品的质量改进和数量增加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倾注了大部份的研究精力来致力如下方面的研究:(1)证实无融合生殖基因能从野生种转到栽培种中;(2)鉴定能够被克隆并能应用于其他属杂种优势固定或产生不分离杂种的无融合生殖基因;(3)选育无融合生殖或不分离的珍珠粟杂种。用于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的常用方法包括:(1)自然重组,(2)染色体代换,(3)花粉和细胞悬浮培养物的r-射线辐照,(4)体细胞变异,(5)DNA转移。 珍珠粟突变体 随着由辐射诱导茬柱产生的兼性无融…  相似文献   

18.
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Ⅱ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茉莉花双瓣品种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与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同期,且发育基本正常,其胚珠是具单珠被的厚珠心弯生胚珠,为多细菌孢原组织,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大孢子基本呈直线排列,近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熟胚整为正常的8核胚囊。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激素喷穗对多胚水稻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是水稻遗传和育种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不仅已证实了水稻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而且获得一批低频率发生的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即水稻多胚苗和单性生殖材料等)。但是,已发现的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可用于“固定”杂种优势的无融合生殖方式(即不定胚)的频率太低,通常只有百分之零点儿,难以直接应用。所以,如何提高不定胚的频率成为关键所在。鉴于水稻多胚苗中的不定胚发育与合子胚发育存在竞争关系,通常是后者抑制前者的  相似文献   

20.
从甜菜下胚轴愈伤组织SC_3和未授粉胚珠愈组织SC_1、SC_2中分离到原生质体,在MSB(2)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约1周后,开始第一次细胞分裂,2~3周左右形成了小细胞团,SC_3原生质体直接发育成原胚。此时统计植板车约为0.1%~0.2%。培养至第五周,3种基因型原生质体中均出现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原胚发育成球型胚状体。待愈伤组织长到一定大小时,及时转移到新的固态培养基上增殖后进行各种分化试验。球形胚在原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8周后形成心形胚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