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宏如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83-19786
以苏北地区为例,根据2000~2009《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情况,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同的差距。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城乡占有资源的不对称性和不流动性客观上造成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城镇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提出了缩小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对策: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资源城乡间自由流动;以城带乡,发挥城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以农村和农业为抓手,提高农业比较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贵州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贵州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对贵州省城乡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突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口贫困已经成为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瓶颈。为此,贵州应立足资源禀赋,在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同时,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发展方向,深入拓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劳动力就地转移、全面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多位一体、统筹安排、整合推进、发挥政策合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尽快扭转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3.
河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河南省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通过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科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避免盲目性;榜样示范,增建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以工带农、工农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一体化等促进河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9年河北统计年鉴》中关于农民纯收入的相关数据,选取地区生产总值x1、第一产业总产值x2、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3和生产性大牲畜头数x4等7个指标,对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x1、第一产业总产值x2与人均纯收入正相关,影响程度最大;非农行业总产值x5、地方财政支出x6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农民个人固定投资总额x7虽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但影响程度较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3和生产性大牲畜头数x4的回归系数为负,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发展,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二是拓宽非农经济发展渠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加大地方财政支出,拓展"三农"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山东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差距的原因。从城乡居民收入、财产状况和生活水平3方面介绍了其发展差距,从城乡区位条件、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产值比重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深化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选用《中国统计年鉴》中1994-2013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以及旅游消费的相关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与出游率、人均花费之间的关系,探究收入因素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对比城乡差异,结果表明:收入高低是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最重要的因素;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总体水平高于乡村,但是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低于乡村;乡村旅游消费受偶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下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云南省红河州2007~2016年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居民收入-消费融合状况、经济整体发展融合状况、政府投资融合状况、居民生活融合状况这四大公因子为解释对象,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云南省红河州在这10年间,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城乡融合发展状况与国家相关财政政策有密切关系,该地区在集中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对此,该地区政府应该统筹地方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总产值;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课题.由于历史沿革,云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该研究对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进而对1981~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测算出各因素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均GDP和产业比是造成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缩小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应对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云南省城乡居民人均GDP;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云南省第一产业升级;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对农村的公共政策倾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以人口比重加权对贵阳市2007年至2016年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生产总值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对贵阳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1)贵阳市近10年城乡收入差距先减小再扩大后保持稳定;(2)贵阳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变现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居民(城镇和农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城乡收入差距则越大;(3)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和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高农户收入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领先全国,但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粗放式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愈益凸现和严重.文章浅述了现阶段云南农村面临的水环境、土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的主要生态环境安全危机与威胁;分析了导致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主要成因.提出了深化认识,转变发展方式,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强化环境法治和污染治理,增加环保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和科技等,力保云南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与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90-19792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中1978~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区域生产总值数据,发现两时间序列都服从单位根过程,为非平稳时序。Engle-Granger两步法估计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仅存在农民增收指向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联系河南省实际,分析了导致该结论的可能原因:农村居民数量庞大且收入水平较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城镇居民,因此农民增收会显著促进消费增长,尤其是低收入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扩大内需,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民消费水平和结构持续提升,农民增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服务于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根源,而城市倾向经济政策,则成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6-15978,1598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1978~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消费数据,选取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个指标,采用广义差分法,运用EVIEWS6.0对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并结合莫迪格利安尼消费理论、杜森贝里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拟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找出了适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生命周期消费函数模型未通过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比较适合描述湖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关系。针对湖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三是改善农村流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引用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及GIS相关软件,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了山东省近十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关系及十七市农民家庭收支的分布规律,将十七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都分为三类。结果显示:近年来山东省的农民收入、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水平差异很大,各市之间消费支出差异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较均衡。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陶爱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85-15987
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个指标,依据2002~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按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均GDP、农村科技人员数量、乡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即r06〉r04〉r02〉r05〉r07〉r03〉r01。结合具体实际,具体分析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各个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又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46-13449
首先,介绍了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选取镇总户数、镇总人口、粮食总产量、财政预算收入、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个指标,根据《洛阳统计年鉴2009》中的相关数据,对全市53个非城关镇的建刺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将这53个建制镇按城镇质量分为4类。分析了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经济措施;城镇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基础设施不足,吸纳人口有限;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柱,发展资金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城镇环境保护压力大。提出了洛阳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的相关对策:从动力机制上看,洛阳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应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转变;从城镇规模上看,洛阳市应选择积极发展中心城区,做强县城,培育重点镇;从城镇功能上看,洛阳农村城镇化发展应选择专业特色城镇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陈萌  夏方舟  严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96-22798,22803
基于对江苏省常熟市和江都市农户的调研,对不同区域农产品市场发展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商业决策、生产行为进行研究。选取江苏省常熟市、江都市7个村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理论进行判断与验证,探索农产品市场发展、农户行为和农户收入之间关系,建立农产品市场对农户人均收入影响的计量模型。研究发现,江苏省内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相同因素在不同地区作用效力不尽相同;农户收入结构、市场化发展对农户人均总收入影响比较大;种植结构对于人均农业收入的影响显著。进而提出推进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建设,加强市场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合理调整农户生产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预测及ARIMA模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32-17935
在综述学者关于农民收入预测研究的技础上,根据1979—2009年《河南统计年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发现农民收入时间序列服从1(2)非平稳过程。综合采用Box—Jenkins基于相关图的分析方法和SC准则,进行模型定阶和识别。在综合比选一组不同参数模型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ARIMA(4,2,2)模型。诊断结果表明,所选定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符合正态分布,可用于农民收入预测。模型预测显示,2009~2012年内农民收入仍将继续增长,分别达到2282.4.2502.9、2686.9和2884.5元,增速由快到慢逐步递减,可持续性不强。  相似文献   

18.
汤鹏主  李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68-6171
用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率(XGDP)表示乡镇企业发展变量,用"CXEY"表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变量,根据1986~2006年的相关各期《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研究乡镇企业发展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1979~2005年的乡镇企业发展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71-18572,18576
采用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2008年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收入户的城镇居民大多数收入主要用于食品,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城镇居民收入主要用于医疗保健、衣着、交通和通讯以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最高收入户城镇居民收入主要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根据各个不同等级收入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