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李云风 《南方农机》2021,(8):112-113
光伏滴灌技术是一种依托于现代化技术的农业灌溉技术,它对于猕猴桃避雨栽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光伏设施的工作原理为依靠钢架来构建起大棚,同时在其中设置太阳能组件,从而吸收太阳能并以此进行能量转化。该设施不但可以确保大棚内的猕猴桃在生长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光照,还可以为大棚内各种用电设施的运行提供能源保障,依靠太阳能所转化的电能运行滴灌系统,以此完成科学灌溉,最终实现猕猴桃产量的进一步增长。本文对猕猴桃避雨生存环境下的光伏滴灌技术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其优缺点以及经济价值,希望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1系统介绍。智能控制耕层滴灌是集国外先进的滴灌技术与宏菱智能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研制的“灌溉机井智能无线远程控制装置”为一体,用于大面积农田节水灌溉的新技术。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模块软件管理,对土壤水分进行自动监测和数据存贮,在数据采集上实现了自动管理。软件的使用和修改也十分方便,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要求随时进行修改升级,因而有效的避免了硬件建设的重复,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滴灌智能化监控系统。该系统运用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通讯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滴灌的监控。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组成,其间用RS232接口相连。下位机由单片机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采集系统包括采集湿度和液位,下位机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通信传到上位机。上位机主要是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和专家数据库,上位机系统可根据湿度进行控制策略的制定,然后把控制数据再传给下位机,通过下位机去控制设备,进而完成整个监控过程。  相似文献   

4.
贺洪江  李伟 《节水灌溉》2013,(1):55-56,60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CAN总线技术,设计了温室远程监控自动滴灌系统,分别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做了说明.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CAN智能节点采集土壤湿度传感器的信号上传到LabVIEW监控平台,根据监控系统计算的结果和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驱动电磁阀完成滴灌工作.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滴灌过程的远程自动监控.系统硬件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根据棉农在棉田铺设滴灌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滴灌带剩余量检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剩余量机理,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预警显示等硬件系统;主要介绍了由传感器、单片机、通信协议和显示屏组成的滴灌带剩余量检测硬件系统。同时,用汇编语言编制了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控制程序,能实现上、下位机的低误码率通信,并将检测的结果实时地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实验表明:该检测系统优化设计是可行的,为滴灌带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更深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计出了一套太阳能滴灌系统,由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供电。A/D转换电路、STC系列单片机和相应的检测、继电器控制电路组成的单片机采集控制模块是整个测控系统的核心。通过土壤湿度检测模块实时采集土壤水分含量,与设定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对比,然后输出信号使继电器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进行对农田作物实时滴灌。另外,采用太阳能追踪系统,实时调整电池板的角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的能量。系统兼有水位监测功能,水箱内水量不足时,水泵将水源送往水箱,以补充水源。本系统与计算机通信,可扩展串口,利用电脑远程控制,实时采集系统状态。  相似文献   

7.
郑莹 《农业工程》2017,7(5):40-41
近年来,我国80%左右的用水量消耗在农业方面,而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较低。研究了基于单片机的农田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有利于对灌溉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石淮 《农业工程》2012,2(8):20-21
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为核心部件,搭建了棉田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的开发等。该系统可靠性高、功耗低、抗干扰性强,能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烟叶滴灌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烟叶滴灌的增产效果,选择滴灌与不灌两个处理做对比试验。在介绍试验区自然条件和滴灌系统布置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叙述了滴灌的用水量、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滴灌对烟叶质量和产量、效益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滴头作为滴灌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反映了整个滴灌系统寿命、节水性及灌水的均匀性。流道的堵塞问题一直是抑止滴灌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随着再生水滴灌、微咸水滴灌、雨水滴灌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滴灌系统抗堵塞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堵塞问题成为了滴灌技术研究的热点。分析了滴头堵塞诱发的研究现状,就流道内的堵塞诱发因素、诱发过程、生物膜的存在对于堵塞的影响、流道内生物膜生物、物理特征以及控制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测量技术提出了有关流道内生物膜微生态多样性、生长特征等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珀浩 《湖南农机》2011,38(7):39-40
滴灌工程控制系统按照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手动控制、自动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等.其中自动化系统的优点最为突出,所以针对大面积灌区而言,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比较适用.文章就针对滴灌工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山丘区滴灌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丘区地形地貌的特征,分析了山丘区滴灌工程的设计方法.重点对滴灌系统的加压模式、管网布置方式、轮灌组划分、安全控制装置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将滴灌系统相关原理应用于山丘区滴灌示范区工程实例,对设计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本项目的主要结论为:压力模式的选定是决定山丘区滴灌工程总体布局、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采用混压模式应用于山丘区使小水源在时空上得到合理分配、保证了水源的供给;系统压力平稳、节能、节水;工程运行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3.
滴灌系统的输配水管道设计影响整个滴灌工程质量。详细介绍膜下滴灌系统确定控制面积的方法以及管网的布置原则,采用公式计算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为膜下滴灌输配水管道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低温区温室大棚滴灌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温区大棚滴灌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在揭示建设中所遇到的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灌溉水升温和灌溉水质保障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敞口地下长方形升温水池升温快、成本低,风险小,应作为大棚升温设施的首选;采用更换棚顶保温材料、设置升温池封堵筛网和沉沙坑等综合措施保障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温室大棚滴灌毛管布设间距取40cm更为适宜;温室大棚滴灌供水系统很有必要安装补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适当加大供水管网埋深。研究结果可为低温区温室大棚滴灌系统的设计、管理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深度滴灌对苹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滴灌是节水灌溉的一种重要模式。以一年生‘红盖露’苹果幼苗为试材,设表层滴灌、中层滴灌(7cm)、深层滴灌(14cm)3种灌水处理,在灌水量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深度滴灌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周期内,深层滴灌与表面滴灌相比苹果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活力降低,而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中层滴灌与表面滴灌相比苹果幼苗的光合特性升高,根系活力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总之,三种滴灌深度中层滴灌植株生理状态良好灌水利用效率高,是比较理想的埋管深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微灌方式下水分调控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试材。【方法】采用小管出流(X)、微喷灌(P)和滴灌(D)3种灌溉方式在猕猴桃全生育期实施85%灌水量的轻度亏水(LD)、70%灌水量的中度亏水(MD1)、55%灌水量的偏重度亏水(MD2)和40%灌水量的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00%灌水量的对照组(CK),研究了猕猴桃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速率(C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在不同水分亏缺下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D-MD1处理的日均WUEi及CE分别提高了8.5%和2.7%。P-MD1处理的日均Pn与CE较CK分别提高了10.7%和10.4%,X-MD1处理的日均Ci、Pn、CE较CK分别提高了10.9%、12.2%和11.4%。D、P和X三个处理的WUEET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D、P和X的产量随着水分的亏缺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而滴灌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D-MD1、P-MD1、X-MD1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1.6%、2.3%,重度亏水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余水分处理,且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MD1处理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灌水同时提高WUEET,重度亏水与偏中度亏水间在WUEET无显著性差异,同时X-MD1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X-MD1处理是"翠玉"猕猴桃较为合适的灌溉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波动水压滴灌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恒压条件下灌溉系统容易堵塞和在堵塞条件下灌水器均匀度低的弊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变频器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波动水压灌溉系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取基准水压、波动周期和波幅3个波动参数为因素,设计灌水器在波动水压条件下的水力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弦波动模式下,基准水压和波幅对灌水器平均流量和抗堵塞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基准水压和波幅组合可以提高灌水器在堵塞条件下的平均流量和抗堵塞性能;而振动周期对灌水器均匀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建立了基于波动参数的平均流量计算表达式,为波动水压滴灌实际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滴灌带沿程水力性能的变化规律,在射流三通进口流量为0.1~1.2 m3/h的范围内,开展射流三通进口流量与出口水头振幅的水力性能试验,发现射流三通连接脉冲滴灌系统的流量阈值为0.2~0.8 m3/h;在脉冲滴灌系统流量阈值的范围内,开展射流三通连接滴灌带沿程脉冲参数试验,研究射流三通连接60 m滴灌带沿程脉冲性能的变化规律,发现当滴灌带进口水头振幅大于1 m时,沿程水头振幅的衰减速率存在突变点,沿程脉冲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射流三通在整条滴灌带上均能产生脉冲水流的进口流量设计范围是0.5~0.8 m3/h.在射流三通进口流量的设计范围内,开展稳压滴灌和脉冲滴灌的同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射流三通连接滴灌带内的水头损失比普通三通连接滴灌带内的降低62.5%~83.3%,灌水均匀系数提高了0.6%~0.9%,流量偏差率降低了1.2%~4.1%;进口流量为0.7 m3/h时,射流三通连接滴灌带灌水均匀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机械注入式施肥装置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经济实用型机械注入式施肥装置,该施肥装置采用耐腐蚀泵将肥料原液强行注入灌溉管网并与灌溉水进行混合从而获得一定浓度的灌溉液。灌溉液浓度通过标有流量示值的手动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节水灌溉微滴灌系统灌溉过程的比例施肥控制。灌溉液浓度控制准确度明显高于文丘里式和压差式,可用于滴灌系统的准确经济施肥。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今新疆兵团农业生产中,已基本实现了滴灌系统的推广使用,但在滴灌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施肥罐,常常会出现肥料溶液浓度难以把握、时间不易控制的问题,国外先进的灌溉施肥设备在国内应用的生产效果并不理想,不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生产环境,因此国内急需一种精确的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一弊端.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一套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