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缓释掺混肥配比对稻茬小麦生产的影响,在沿淮下游地区,以淮麦52和淮麦920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以缓释掺混肥(SRF,N∶P2O5∶K2O=26∶12∶12)和丰卉尿素(U,46%N)为供试肥料,设置U四次分施(M1)、SRF一次基施(M2)、60%SRF基施+40%U拔节期追施(M3)、60%SRF基施+40%SRF返青期追施(M4)、M3模式减氮15%(M5)和M4模式减氮15%(M6)6种施肥模式,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及利用、干物质转运和品质等的差异。结果表明,缓释掺混肥一次基施(M2)和减氮15%条件下两次分施(M5和M6)较常规肥料处理(M1)均能实现稳产。缓释掺混肥两次分施(M4)可有效促进稻茬小麦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和氮素向籽粒运转,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生理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分别较M1处理增加16.49%、11.09%、4.86%和4.72%,较M2处理增加21.31%、15.19%、5.32%和18.60%;M4处理较M1处理增产9.01%和6.78%,较M2处理增产11.43%和12.10%,实现产量提升的同时显著改善小麦籽粒蛋白品质。综上,60%缓释掺混肥基施和40%缓释掺混肥返青期追施有助于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适宜在沿淮下游稻茬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氮肥运筹对江汉平原稻茬小麦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江汉平原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郑麦9023为材料,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开展氮肥运筹田间试验(设0、135、180和225 kg·hm-2四个施氮量,分别用N0、N1、N2、N3代表;氮肥基追比设10∶0∶0、7∶3∶0、1∶1∶1三个水平,分别用M1、M2、M3代表),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汉平原稻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与运转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到成熟期小麦旗叶SPAD值和LAI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氮肥基追比的降低而提高。施氮量相同时,干物质积累量在苗期以M1处理最高,拔节期到开花期M2处理最高,成熟期为M3处理最高;氮肥基追比相同时,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上指标在中、高肥力点变化趋势表现一致,高肥力点小麦的SPAD值、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整体上高于中肥力点。在相同施氮量下,小麦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为M1<M2<M3,千粒重与穗粒数呈负相关;当氮肥基追比相同,不同施氮量间产量表现为N1<N2<N3,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土壤肥力对小麦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大于施氮量。高肥力点小麦的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生产力均高于中肥力点。在135~225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植株氮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追肥时期的后移显著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中肥力点小麦在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追比例为 1∶1∶1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和氮利用效率。高肥力点小麦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基追比例为1∶1∶1处理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这两种氮肥运筹模式可作为江汉平原小麦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兼顾高产和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苏北地区滨海黏质土播种条件下晚播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淮麦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小麦群体总茎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出苗期至起身期或拔节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和播种行距的减小,稻茬麦群体总茎蘖数先逐渐增大,后逐渐降低,直至形成稳定穗数。其中,行距15 cm、密度为525万/hm~2的组合为最佳组合;其次为行距20 cm、密度525万/hm~2组合。说明在滨海黏质土播种条件下,采用窄行高密度种植方式有利于晚播稻茬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 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全生育期小麦植株中肥料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土壤氮积累量则...  相似文献   

5.
晚播条件下施氮量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安徽省江淮稻麦轮作区域晚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选用当地主栽品种扬麦18和皖垦麦07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90、180、270和360 kg·hm~(-2)),分析施氮量对晚播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糖氮比、氮素同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各器官的氮积累量以及营养器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氮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糖氮比值显著降低。小麦的氮素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叶片最高,成熟期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部位,而小麦的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在生育前期以茎鞘最高,成熟期籽粒较高。在0~27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后,两个小麦品种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明显增加。继续增加施氮量至360kg·hm~(-2)时,氮素同化酶活性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说明施氮过多对小麦氮素同化和产量无益。土壤氮贡献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推荐江淮区域稻茬小麦晚播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180~270kg·hm~(-2)偏下限,可兼顾高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沿淮稻茬小麦播期推迟是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探究播期和品种对稻茬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2017-2019年度小麦生长季选用20个品种,按照裂区设计,设置10月30日、11月14日、11月29日3个播期,定量解析了播期、品种对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播期、品种及品种和播期间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产值的影响均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过晚播种(较适播期晚30 d左右)对小麦产量及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2018-2020年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栽品种扬麦25为供试材料,在11月1日(适期播)和12月1日(过晚播)条件下设置225×104株·hm-2和375×104株·hm-2两种种植密度,分析过晚播和适期播小麦产量、氮素积累与分配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  相似文献   

8.
水氮处理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稻茬小麦水肥优化管理提供对策,以国审小麦品种兰考198为供试材料,连续两年在河南信阳研究了水(正常和渍水)、氮(0、225和300 kg·hm-2)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处理对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表现为氮>水>水×氮。施氮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产量、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对千粒重影响不大。渍水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但两种水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渍水对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影响也因年降雨量的不同有所差异,对籽粒容重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当前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的豫南稻茬麦区,氮肥仍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沿海垦区稻茬啤麦以18万/667m^2基因苗及施氮量15kg/667m^2时产量最高;并以基本苗18万/667m^2、施氮15-18kg/667m^2为最佳组成,其穗粒结构合理,倒伏风险小,有效穗46万-50万/667m^2,每穗实粒22粒,千粒重41g产量可达40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稻茬小麦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耕作层土壤含水量85.7%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耕翻、旋耕和板茬)和播种方式(条播、带状条播和均匀摆播)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板茬处理更利于小麦对养分的吸收,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比耕翻...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苏北平原稻茬麦的最优氮水运筹模式,以淮麦30为材料,在大田测土施肥条件下,设置0 kg·hm-2(N0)、180 kg·hm-2(N1)、270 kg·hm-2(N2)3个施氮量和生育期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孕穗水(W2)3个灌水处理,研究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与利用对不同氮水运筹的响应。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效率,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效率,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及氮素贡献率均随施氮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均以N2W2效果最佳。氮肥和灌水次数的增加对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氮素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以N2W2效果最佳。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以N1W2效果最佳;在相同氮肥水平下,灌水处理的上述三个指标较不灌水处理高。对本试验条件下各测定指标,氮肥在氮水运筹中起主导作用,且氮肥和灌水有显著的互作效应。综上,在苏北平原稻茬麦区,施氮量180 kg·hm-2结合浇灌拔节水和孕穗水(W2)的氮水模式可在协调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与分配、促进增产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氮增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控释氮肥施用策略对稻茬小麦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不施氮(T1)、常规速效氮肥分次施用(T2,对照)、常规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T3)、速效氮肥减量分次施用(T4)、控释氮肥减量一次性基施(T5)、控释+速效氮肥一次性基施(T6)、控释+速效氮肥配合分次施用(T7)共7种氮肥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稻茬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值(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氧化力等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产量均表现为T6>T7>T3>T5>T2>T4>T1。与T2处理相比,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在T3、T6和T7处理下分别增加17.9%、30.3%和25.1%,平均氮肥农学效率(AE)分别增加40.0%、84.8%和72.4%,平均氮肥偏生产力(PFP)分别增加22.2%、52.3%和45.6%。与单一施用速效氮肥(T2、T4)或控释氮肥(T3、T5)处理相比,在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配施(T6、T7)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LAI和SPAD值)显著改善,氮素积累量、根干重、根冠比、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因此,控释氮肥配施速效氮肥策略可以同步促进稻茬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最终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稻茬小麦的氮硫肥施用技术,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0、195和270 kg·hm-2 3个施氮水平和0、30和60 kg·hm-23个施硫水平,研究氮、硫肥配施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显著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延长,但施氮量达270 kg·hm-2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显著下降,籽粒支链淀粉、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降低。增施硫肥可使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并提高籽粒支链淀粉、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相比其他氮、硫肥组合处理,施氮195 kg·hm-2配合施硫60 kg·hm-2提高了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该组合处理下籽粒产量比仅施氮270 kg·hm-2处理提高了5.7%。此外,195 kg·hm-2施氮量配施硫60 kg·hm-2还提高了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蛋白各组分含量。这说明氮硫合理配施可提升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起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蛋白品质和粉质质量的作用;减氮条件下通过适量配施硫肥可作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宜的稻茬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于2019-2021年进行播期(11月1日和11月25日)、施氮量(210 kg·hm-2和270 kg·hm-2)和氮肥运筹(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分别为7∶1∶2、5∶1∶4和3∶3∶4)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施氮量、氮肥运筹组合对不同播期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后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保持穗数稳定,降低减产幅度,与适播相比两个年度平均减产8.62%。增加施氮量能促进植株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但降低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氮素表观利用率,且导致产量下降;增加追肥比例促进小麦拔节后氮素吸收利用,有利于提高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表观利用率,但降低氮素生理效率。晚播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或提高追肥比例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对硬度无显著影响。在适播条件下,5∶1∶4氮肥运筹有利于协调穗数和粒重的关系,获得最高产量;在晚播条件下,3∶3∶4运筹通过降低基肥比例和提高分蘖肥比例,虽然使穗数略降,但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形成。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15.
肥料无机有机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于2016-2017小麦生长季,在湖北省襄阳市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传统测土配方施肥(T1)、90%的传统测土配方施肥量+有机肥(T2)和80%的传统测土配方施肥量+有机肥(T3)4个处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产量、分蘖动态、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的籽粒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均显著高于CK,千粒重较高。T2处理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T1和T3处理。施肥处理间群体密度、有效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有效分蘖数分别提高51.6%、55.9%和53.8%,分蘖成穗率分别降低11.4%、8.8%和14.7%。T3处理的化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以及N、P、K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T2处理,T1处理最低。T1处理的小麦产投比和净收益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3.9和5 464.5元·hm-2。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T2处理是相对高产高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水分和氮肥是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子,二者存在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等互作关系。近年来,由于灌溉大量用水和氮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灌溉和施氮以提高水氮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为全面概括灌溉和施氮处理的作用,本文从小麦植株和土壤两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灌溉和施氮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评估长期灌溉和施氮处理对小麦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制定灌溉和施氮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黄淮海地区大豆茬口(S)冬小麦的最佳施氮策略,以玉米茬口(M)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80、240、300 kg·hm-2)下大豆茬口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茬口相比,大豆茬口可显著提高不施氮处理下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量,尤其在生育后期(开花至成熟期);可以提高0和180 kg·hm-2施氮水平下冬小麦植株氮素吸收量,成熟期小麦籽粒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2.1%和9.5%,但当施氮量达到300 kg·hm-2后,豆茬小麦的生长及氮素积累均受到显著抑制,总体呈现"低氮促进,高氮抑制"的氮肥效应。两种茬口冬小麦产量均在240  kg·hm-2施氮量达到最高;在0和180 kg·hm-2施氮量下,大豆茬口较玉米茬口均显著增产(P<0.05,  25.8%和13.1%),在240和300 kg·hm-2施氮量下,减产幅度分别为5.13%和13.9%,后者差异显著。豆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生理效率及产量效应均低于玉米茬口。综上,豆茬冬小麦的施氮量应适当低于玉米茬口,黄淮海地区推荐施氮量不宜超过240 kg·hm-2,采用豆-麦部分替代玉-麦模式种植,可实现该地区减氮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