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乡融合发展并非简单的城市、乡村加和,它更强调城与乡的一体化发展。共同富裕视角下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可进一步丰富其内涵,突出社会治理的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而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城乡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亦需立足于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从宏观的初级阶段向微观的动态层面转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优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城乡民生领域制度体系;优化顶层设计,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是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城与乡之间存在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为此浙江北部地区通过统筹协调、融合发展的系统施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浙北的实践表明,发挥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要素功能和市场价值,让城市成为乡村发展的增长极,让乡村成为城市繁荣的支撑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温雯 《河南农业》2022,(3):53-54
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是关键.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弥补乡村发展不足,实现共同发展,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内在动力.但城乡之间在居民收入、公共资源供给、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需要在产业、空间和要素融合等方面持续用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间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更加密切,打破了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结合现阶段农村产业融...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13-2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在城乡关系上表现为不平衡的城乡发展和不充分的农业农村发展。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是化解新时代新矛盾的当务之急。中央适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城乡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时方艳 《新农业》2021,(10):10-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这些都表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新发展理念角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分析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等内容.其次,构建...  相似文献   

7.
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是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黄山市作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旅游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城乡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但仍然存在城乡用地结构划分不明、人文景观开发不足、旅游产业集聚带动效应较弱和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等问题。为促进黄山市城乡融合持续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提高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意识、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旅游用地标准、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推广效应和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建议,有效探索黄山市特色的城乡融合差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金鑫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5):292-293,309
面对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政府提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基于城乡融合视域对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发现在交通、通讯、供水、能源以及环保设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失衡成因,找到差异根源并予以解决,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质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加强城乡间要素、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互补,打破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双赢局面。这一理论基础下,并结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对农村产业融合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旨在调动城市与乡村的主观能动性,使城市与乡村和谐共生、互促互进、共同发展.本文深入剖析延安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状况,发现延安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生活成本高和人才外流等问题,从巩固农业生产基础、实施以质促农...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时代特征、目标指向和任务取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价值依归,乡村是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共同的政策意蕴。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从问题表征看,长期处于高位的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挑战;从致富机理看,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存在诸多"贫困陷阱";从解决之道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最大潜力在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着力提升农民收入,加大乡村振兴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经历了多次转型发展,随着后脱贫攻坚时代的到来,乡村文化作为凝聚人心合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素,在反思以往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得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如何对标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与新高地,相关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发展问题基础上,以杭州市临安区双庙村为例,分析其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与存在的传统文化构建形式单一、文化认同度不高、文化挖掘深度浅显、文化与产业联动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多维联动的乡村文化迭代升级模式与实践路径,通过建立新型集市、挖掘乡土故事、打造品牌战略等方式,实现打造产业、特色、颜值、乡愁、活力“五位一体”新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和谐社会与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交互关系出发,以“中部崛起”六省之一湖北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发展动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湖北省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从根本上来说,城乡产业一体化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在和谐理念的指引下追求全面的城乡经济、社会统一,在融合中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研究对象,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不同区域的影响有所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结构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的中介变量,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此,应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技术与金融发展融合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功效,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央和云南省政府加强了对农村的政策力度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潮中,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阐述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云南省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霞  张小力  夏显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206-13210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做出的战略决策。村干部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核心,也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措施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村干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调查,分析村干部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知状况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21-18922,18947
在界定农村新社区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新社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改革成果共享的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发扬基层民主。指出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盲目跟风,生搬城市社区建设模式;资金不足,农村新社区配套机制不健全;定位模糊,农村新社区缺乏持续发展动力。提出了促进农村新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要结合实际,整体规划,科学布局;二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进市场机制;三要加大科技投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四要拓展筹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何龙娟  詹慧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17-11118,11127
在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态势,分析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指出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要建立区域非均衡模式,重视生态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步同化。  相似文献   

19.
相比于消除绝对贫困的局部性和紧迫性,相对贫困治理的整体性和长期性特征更为显著。需要将消除相对贫困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相结合,并将其置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伟大征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效治理机制。围绕建立动态识别与监测机制、完善社会化扶贫协同机制与城乡一体化治理机制等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丰富贫困治理的具体方式与工具,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