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羊肚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全国每年仅产约10t,人工栽培的,全国每年生产量也仅300t左右。但是,全球羊肚菌总需求量预计超过10万t。目前,野生羊肚菌奇货可居,而人工栽培新鲜的羊肚菌收购价也达120元/kg.在经过烘干处理以后,干品价格达1100元/kg以上。一般9kg鲜品可烘成干品1奴。  相似文献   

2.
<正>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目前奇货可居;人工栽培全国生产量也很低:因此羊肚菌市场价格较高。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高效农业园区积极探索,总结出羊肚菌大棚栽培和与小麦间作两种模式,亩效益均较高,而且后一种模式高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姜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姜属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它是化工、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尚无替代原料,长期以来,一直利用野生资源进行生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被长期乱采滥挖,造成资源严重减少.因此,必须走人工栽培黄姜的道路,变野生为家种,才能使资源永续利用.人工栽培2年为一个周期.按照技术要求栽培黄姜,产量可达2000~3500 kg/667m2.  相似文献   

4.
北五味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因为野生五味子产量有限,商品供求矛盾尖锐,人工栽培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旱稻抛秧栽培施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5种处理研究早稻抛秧栽培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处理1(前足、中空、后空即一次性全层基施法)产量最高,667m2产稻谷达524kg,比产量最低的处理5(前施、中空、后补)667m2产490kg增产69%。经方差分析,处理1比其他4种处理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而其他4种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的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也优于其他4种处理,其中结实率与处理3(前施、中控、后补),处理4(前施、中空、后补),处理5比较差鼻达显著标准。且剑叶挺直,没有出现倒伏现象。同时处理1具有省工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等优点,是早稻抛秧栽培的最佳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6.
野薄荷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野薄荷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野薄荷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野薄荷种子发芽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恒温、变温、KNO<,3>、H<,2>O<,2>和GA<,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而NaoH则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特种Cong木菜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药用保健价值高,其植株含皂甙20.4%,是人参的2.5倍。野生资源少,国内外市场紧俏。为了解决规模生产,供应市场,特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初步结果显示,用野生植株的枝条、根系、种子均能繁殖,在露地、大棚均能栽培,可以发展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8.
发展蔬菜生产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如何安排好蔬菜茬口对增加产量,提高效益至关重要。根据土城实际情况,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大棚番茄/冬瓜-花菜-结球生菜1年4收栽培模式,一般单产番茄4000kg/667m^2,冬瓜5000kg/667m^2,花菜1500kg/667m^2,结球生菜1250kg/667m^2,年产值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獐牙菜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川西獐牙菜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川西獐牙菜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IAA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东北部龙葵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旭  刘玉萍 《种子》2011,30(11)
龙葵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龙葵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龙葵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龙葵种子萌发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温汤浸种、KNO3和GA3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模式,2004年,平阴县蔬菜办公室在平阴镇、安城乡示范推广了“拱圆棚早春西瓜一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拱圆棚.在早春季节覆盖棚膜同时定植西瓜和甜椒,春季以西瓜管理为主.夏秋季以甜椒管理为主。该模式一改过去拱圆棚只生产一季早春西瓜、效益低的现状,既充分利用了拱圆棚设施.又做到了西瓜一甜椒周年生产.因而效益成倍增长。目前,该模式在平阴县推广面积已达180hm^2,平均每666.7m^2产西瓜3500kg、甜椒5000kg左右,纯效益达1.2万元以上,深受当地菜农的欢迎。现将该栽培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薯蓣(山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性药、食兼用作物.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品种也随之增多,有人工选育的新品种,也有经过人工栽培驯化直接利用的野生种.其中,光叶薯蓣就是近几年以来五指山、保亭、陵水等县(市)种植的一个野生品种.由于种植方法简便、产量不高,自2004年以来,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野生光叶薯蓣的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可由原来每667m2产2640kg提高到3180kg.  相似文献   

13.
冬玉西葫芦是法国一公司推出的极耐寒越冬栽培的专用品种。可以周年生长,前期耐热抗毒,深冬长势强劲,后期不早衰,不分枝,瓜秧长度达4.0m,平均单株叶片约80片,单株果达20~25个,瓜长22cm,粗5~6cm,颜色嫩绿,光泽度较好,品质佳。瓜条粗细均匀,商品性好,生长迅速,从开花至采瓜(单瓜重0.4kg)约需3~4d,产量15000kg/667m2。 1 栽培前的准备 1.1 准备 建好日光温室,准备温室覆盖保温材料。 1.2 整地施肥 将地面深翻晾晒,增加土壤通透性。667m2施有机肥(以腐熟鸡粪为主)4000kg,磷酸二铵100kg,硝……  相似文献   

14.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2。豫豆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北部唐古特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本  刘玉萍  苏旭  吴学明 《种子》2012,31(6):76-78,82
唐古特铁线莲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唐古特铁线莲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唐古特铁线莲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唐古特铁线莲种子萌发率低;经变温、温汤浸种、KNO3和GA3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油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在黔西北山区种植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栽培模式,促进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产量、产油量与四个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产量、产油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黔西北山区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农艺综合方案:密度62463~63710株/ hm2;N肥(纯N)321.79~359.04kg/hm2;P肥(P2O5)319.94~345.32 kg/hm2;K肥(K2O)293.64~333.30 kg/hm2。  相似文献   

17.
蕨菜,又名拳头菜,近几年,我国蕨菜不仅内销而且还有出口,就质量而言,吉林山区所产蕨菜名列前茅. 蕨菜人工栽培在我国刚刚开始,目前的栽培方法仍然是以引种驯化野生种类为主,有待于继续研究,预计蕨菜的人工栽培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2B2最高,单产为2801.4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单产为2641.32kg/667m^2,第3是处理A2B2,2626.31kg/667m^2,产量最低是处理A1B1,单产为2055.03kg/667m^2。经方差分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处理A2(5000株/667m^2),最佳施钾肥量为处理B3(2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卢淑雯 《作物杂志》2002,18(2):23-24
近几年,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1997年已达14万hm2,之后,经过不断改进,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温室中栽培的蔬菜多为番茄和黄瓜,种类单一,重迎茬无法避免,病虫害严重,生产出的蔬菜很难达到绿色食品的等级要求,因而目前日光温室蔬菜周年生产上急需增加高效低成本的蔬菜种类。西芹不仅以其硕大的株型和脆嫩清淡的香味,倍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还是一种高产作物,一般产量能达6.75万~7.5万kg/hm2,产值可达10.5万~15万元 /hm2 。且栽培管理容易,病虫害较轻,是日光温室蔬菜周年生产理想的更新换代作物。1 栽培品种选择选择……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菌肥拌种及减少化肥用量对燕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微生物菌肥拌种及减少一定量的化肥用量对燕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给微生物菌肥在燕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微生物菌肥配合不同用量的化肥对燕麦出苗、各生育期株高、干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燕麦产量差异显著(F=601.346,P=0.00<0.05),处理C(菌肥+ 75%化肥)下产量最高为达4189.5 kg/hm2;处理A(全化肥)和B(菌肥+50%化肥)次之,产量分别为3546 kg/hm2和3468 kg/hm2;处理D(对照)产量最低,为3064.5 kg/hm2。因此,使用微生物菌肥对燕麦拌种,可以减少一定量的化肥用量,减轻土壤板结程度,提高燕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