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腱组织非常强韧,一般不易断裂。然而一旦全断时,往往予后不良。1980年2月我们曾迂外伤性屈腱全断裂病马1例,用皮外缝合与装着长尾连尾蹄铁的方法,经70天治愈出院,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情况报导如下。 患畜为怀德县风响公社,尖山二队,母马,7岁,骝毛,蒙古种,体重502公斤。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马开放性中位屈腱断裂吕云普(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兽医站,116033)红骝马,4岁,因换蹄铁骚动不安而与削蹄刀相碰,造成中位混合性屈腱开放性断裂。笔者就这1例混合型中位屈腱断裂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局部检查创口外观呈...  相似文献   

3.
奶牛屈肌腱完全断裂,多因暴力所致,治疗困难很大。我们曾对两例开放性屈肌腱完全断裂,采用断腱“8”字缝合后,以特制的高跟连尾带翼蹄铁临时固定,促进断腱愈合获得成功,报告如下。一、病例简介1986年4月刘××9岁奶牛,右后肢跖部趾深屈肌腱被利刃所伤完全横断,三天后来院诊治。  相似文献   

4.
家畜的后肢开放性趾浅、趾深屈肌腱的全断裂,一般不易治愈,多发生卧系,蹄踵着地蹄尖部向上翘起而废役。但将趾浅、趾深屈肌腱缝合后,再装上高踵长尾蹄铁可以治愈,1970年  相似文献   

5.
趾(指)屈腱短缩俗称“滚蹄”,是马属动物一种常见的疾病,使役较重的马匹更易发生,常常使家畜的劳动能力大为降低或根本失去使役价值。尤其在北方冬季冰滑的道路上患畜运步更为艰难。矫正蹄铁(俗称挂掌)也往往阻止不住滚蹄日渐发展的趋势。在治疗上几无有效的内服药,趾(指)屈腱截断术不仅手术较为烦复,而且创口较大,常会损伤指侧动脉等周围血管,不易获得满意效果。我们按中兽医针割法治疗“滚蹄”11例,除一例因治疗后护理失宜造成屈腱断裂外,其余10例全部治愈,并在15~20天投入使役,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趾(指)屈腱短缩俗称“滚蹄”,是马属动物一种常见的疾病,使役较重的马匹易发生,常常使家畜的劳动能力大为降低或根本失去使役价值。尤其在北方冬季冰滑的道路上患畜运步更为艰难。 矫正蹄铁(俗称挂掌)也往往阻止不住滚蹄日渐发展的趋势,在治疗上几乎没有有效的内服药,趾(指)屈腱截断术不仅手术较为烦琐,而且创口较大,常会损伤指侧动脉等周围血管,不易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屈腱挛缩病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犊牛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1临床症状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时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者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挛缩,初以蹄尖负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蹄踵增  相似文献   

8.
马属动物屈腱断裂,在兽医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治疗的方法亦较成熟。各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笔者先后共治愈14例屈腱断裂患畜,治愈率高达100%。得到的体会是:应用“连尾蹄铁”做术后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是,跟腱断裂较屈腱断裂则难于  相似文献   

9.
屈腱挛缩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屈腱变短,造成指(趾)关节掌屈,妨碍肢蹄运步和负重的一种疾病。幼驹和成年家畜都有发生。站立时,患肢好象较短,腕关节伸展不充分,球关节不下沉,系部直立,蹄踵不着地,以蹄尖负重。甚者出现滚蹄,球关节和蹄前壁着地,蹄底后翻。几年来遇到8例,用小宽针治疗1~2次,均愈。  相似文献   

10.
犊牛屈腱挛缩症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1症状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时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症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挛缩,初以蹄尖负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蹄踵增长,呈木脚姿势,球节向前方突出。如果不加矫治,常引起创伤,损伤关节,并发化脓性关节炎。2治疗2.1将患肢的球节拉开,使蹄面完全着地,用夹板、绷带加以固定。2.2如果症状较重时,除上述方法矫正外,还应静注10%葡萄糖酸钙40毫…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治疗几例新生犊牛屈腱挛缩病,列出了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的几种方法,并针对性的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供业内人士参考. 屈腱挛缩病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家畜腱断裂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损伤性疾病,治疗方法各地都不同。多年来,我们采用“S”形铁板固定法治疗97例,其中驴跟腱断裂7例,深浅屈腱断裂13例;骡跟腱断裂7例,深浅屈腱断裂13例;马跟腱断裂6例,深浅屈腱断裂11例;牛跟腱断裂19列;深浅屈腱断裂21例;计跟腱断裂39例,采浅屈腱断裂58例。报道如下。材科准备“S”形铁板一块,长短根据患畜个体大小,损伤的部位而定。规格:跟腱断裂上至膝关节,下至蹄尖;深浅屈腱断裂上至跗关节,下至蹄尖。宽30毫米,厚3毫米。棉花250—300克,纱布绷带3卷,石膏绷带的3—5卷(幼畜可用纱布绷带).  相似文献   

13.
新生骡驹屈腱挛缩或松弛是胎儿肢蹄畸形发育所致,若不予矫正,育成后影响使役,甚至报废。1978年以来,我区某军马场先后发生新生骡驹屈腱挛缩和松弛共15例。屈腱挛缩的,前肢6例,后肢8例;四肢屈腱松弛1例。屈腱挛缩的症状是:驻立时患肢提举不愿着地,并且以蹄前壁或系关节前面着地。运步时呈明显跛行,患肢拖拽在地甚至呈三肢跳跃。屈腱挛缩以一肢或两肢为多见。两前肢或后肢同时患病严重者,患驹不能自立。屈腱松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家畜四肢屈腱断裂,是兽医门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外科损伤性疾病。过去我院对本病治疗采用手术缝合,石膏,竹板固定方法,效果均不满意,甚至失败。自1979年开始我院试用特制高跟蹄铁,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82年8月15日收治屈腱断例公骡一例,经结扎疗治两个月零七天治愈、投入正常使役、详细报告如下。一、病历运输二队公骡,8岁,青色,在挂掌时不慎,被挂掌用的削蹄刀将左后肢腱部中央处屈肌腱割断,患肢不敢着地,蹄着地时蹄尖显著上翘,呈高度支跛,不能行走,患部伤口哆开,长约5厘米,深3.5厘米,趾浅、深屈肌腱完全断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住院“趴窝病”马106例进行了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对轻、中、重症病马分别采用补钙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和中西医结合配合装着长尾连尾蹄铁的方法,效果显著。总治愈率为91.6%;轻、中、重症病马的疗程分别缩短为8.3~11天、14~17.6天和28~31天。对以往不予治疗的继发跟健撕脱性骨折病马,用接骨散外敷和石膏绷带(或竹、板)固定,配合补钙治疗,结果对继发单肢跟健撕脱性骨折病马有一定效果。 1982~1983年两年期间,对历年发病较多地区的150匹孕马应用南京石粉进行了预防试验。结果,试验组75匹均未发病,对照组75匹有13匹发病,发病率为17.3%。  相似文献   

17.
屈腱挛缩是初生犊牛比较常见的肢蹄疾病,如果诊治不当,会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主要分析了犊牛产生屈腱挛缩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规模化牧场犊牛的饲养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役用马骡的变形蹄,以熊脚蹄、山羊蹄、突球蹄为多见。在装蹄学有关资料中着重指出,对熊脚蹄、山羊蹄和突球蹄不能削蹄踵,如削蹄踵,蹄下踏时屈腱紧张或球节下沉疼痛,则以蹄前壁着地而成弯蹄。即无法矫正,以致淘汰。  相似文献   

19.
马匹承担乘挽驮载的劳役,必须有强健之蹄。但由于经常劳役,长途奔走,蹄角质容易磨损,故须装钉蹄铁加以保护。蹄铁的功用很多,主要有四:一是保护蹄匣,补充蹄角质之磨灭。经测验,健壮七岁军马,蹄角质磨灭程度超过其生长速度(每30天生长 7~9毫米,磨灭 10~12毫米)。二是矫正马的体型、肢势、蹄形和异常步。如马前躯低,前肢装铁可稍加厚,广踏可装半广幅蹄铁,倾蹄可装片侧蹄铁,追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0月1日,一2岁龄骡右后肢球节上方3cm处被铁锹致斜线开放性损伤,经当地人医止血处理,次日笔者前往治疗.检查创部,发现趾深、趾浅屈肌腱及悬韧带同时完全断裂,籽骨骨折为两半.病畜明显肢跛,站立时蹄球着地,蹄尖翘起,运动时患蹄摆动,球节高度背屈、下沉.创部行一般外科处理,由于趾深屈肌腱的断端向近心端收缩,向外牵拉时张力太大,顺腱作了5cm长纵行切口,便于牵拉缝合.然后对断裂腱用18号粗丝线作交叉扣绊缝合,并在断端行纽孔状加固缝合,以防交叉扣绊状缝合的丝线拉裂肌腱.对趾浅屈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