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腐蹄病是一种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在集中全舍饲条件下的肉牛,一年四季都会有患腐蹄病发生。利用传统消炎疗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4)
<正>奶牛腐蹄病是指奶牛因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菌引起的,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器官,一旦发生病变,在影响其运动功能和采食能力的同时,还极易引起生产性能(产奶量)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了一些诊治经验,现整理如下。1发病原因引起奶牛腐蹄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主要病因是坏死厌气丝杆菌感染,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细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是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溶解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常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坏死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约占40%~60%;其次是脓性棒状杆菌、结节状杆菌、梭菌、牛足腐蚀螺旋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6)
<正>羊腐蹄病是一种羊的蹄间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具有腐败、恶臭、疼痛剧烈的疾病,也叫蹄间腐烂或指(趾)间腐烂。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是由于坏死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烂伤流出脓性分泌物。其特点是皮肤皱裂,趾间皮肤、蹄冠、冠关节和系关节发火、坏死。1病原坏死杆菌和结节梭形标杆菌是腐蹄病的主要病原菌,在未经治疗不当的病例,一些化脓棒状杆菌等化脓菌也可以侵入,而引起严重的后果。湿度能使蹄壳软化,便于细菌物穿入,结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8)
牛腐蹄病是危害养牛业发展的三大常见疫病之一,严重影响牛群的生产性能,导致养殖户重大经济损失。对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吴世海  孙凤 《畜禽业》2008,(4):75-76
<正>蹄病是危害养牛业的常见病之一,在蹄病中腐蹄病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统计,其发病率高的牛场腐蹄病发病率可达到30%左右,占牛蹄病的40%~60%。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12)
<正>放线菌病是牛羊和其他家畜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传染的慢性增生性传染病病。特征为头、颈、颌下的组织增生,形成特殊的肿瘤样赘生物——放线菌肿。其病原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此外还有化脓放线菌(原名化脓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猪常发生乳房、扁桃体和颌骨肿胀。1病例与诊治7月24日,笔者在单位下乡检查工作时,发现我市一家新办的规模养殖场内,有15%以上的羊只在头部、颌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12)
正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流行病学1.1易感动物该病主要侵害牛,也可感染人、灵长目动物、绵羊、山羊、猪、犬、猫等动物,其中以奶牛的易感性最高。最敏感的实验动物是兔,豚鼠次之。1.2传染源病牛和病人,特别是开放型患者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1)
正牛出败菌苗为氢氧化铝菌苗,漏注在皮下后,一般会导致皮下出现肿块,偶可能引发蜂窝织炎。而蜂窝织炎是动物皮下、筋膜下、肌间隙等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在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浆液性、化脓性或腐败性渗出物,范围比脓肿大,不形成包膜,病变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可伴有全身性反应。在兽医临床上,常见引起蜂窝织炎的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0,(9)
牛腐蹄病是一种由于节瘤拟杆菌或坏死梭杆菌等病原体单一感染或者混合感染而引发的急性、亚急性或炎性的传染性疾病。针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从95国家攻关课题验收会议上获悉,我国奶牛肢蹄病防治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据课题负责人王克坚先生介绍,奶牛腐蹄病是奶牛业及其他反刍动物养殖业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主要由严格厌氧性病原菌引起。课题组通过5年的攻关研究,现已分离鉴定出我国腐蹄病病原菌株,确定了我国反刍动物腐蹄病主要病原菌为节瘤拟杆菌。通过反复试验,建立了腐蹄病节瘤拟杆菌强毒力菌株的鉴别方法,建立了用于菌苗免疫测定的凝集试验方法。利用筛选出的强毒菌株,研制出腐蹄病灭活菌苗。通过绵羊、奶牛等动物免疫试验,初步确定菌苗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并已在一些农牧区进行区域性推广试验。菌苗试验表明,该制品可以用于奶牛、绵羊、鹿等反刍动物养殖业,预示该菌苗制品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研制出的腐蹄病菌苗,为从根本上控制腐蹄病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有效的免疫技术。另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腐蹄病节瘤拟杆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和E型纤毛蛋白与绵羊IL2副合基因工程疫苗,由于其培养简便,成本大大低于灭活菌苗,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该腐蹄病基因工程疫苗将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未来灭活菌苗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12.
<正>腐蹄病,又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是奶牛夏、秋常见病,其病因主要是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部疏松,加上厩舍及运动场在多雨潮湿季节泥泞,导致趾间皮肤长期受粪尿和污水浸渍,导致蹄部弹性降低,引起龟裂、发炎;或被石子、铁屑、坚硬的草木、玻璃碴等刺伤软组织而引起指(趾)间皮肤外伤,感染化脓,引起的化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牛特别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12)
牛沙门氏菌病也叫副伤寒,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可引起牛及多种动物发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种类繁多,发病牛的临诊表现类型也多样,如出现败血症、肠炎、孕牛发生流产、胃肠炎、肺炎、关节炎,幼龄牛多发,成年牛也时有发生。综病原体、发病特点、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四)动植物提取物牛磺酸牛磺酸(Taurine)又称牛胆碱、牛胆素、牛胆酸,是动物体内一种结构简单的含硫必须氨基酸,是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稳定细胞膜、维持细胞稳态和清除自由基等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和细胞内。近年来,伴随着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蛋白研究工作的深入,牛磺酸作为新的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日益受到渔(上接2016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0,(6)
春季是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动物也不例外。通过对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分析,对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诊疗方法进行阐述。在牛的饲养过程中要注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控制,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牛群发病几率,促进养牛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都敏感,其中牛最易感,人也可患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的发病率几乎达100%,但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只有2%~3%,犊牛及仔猪和恶性病型,死亡率可达50%~70%.除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动物在患病期间肉和奶的生产停止、病后肉和奶产量长期减少以及种用价值丧失也可造成较大的损失.最为严重的是由于该病传染性极强,对病畜和怀疑处于潜伏期的同群动物必须紧急处理,对疫点周围的广大范围必须隔离封锁,禁止动物移动和畜产品调运上市.因此导致该地区甚至该国家的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停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英国上一次大规模爆发口蹄疫是在1967年,当时有50万头牲畜被宰杀,经济损失1.5亿英镑.此次发现的口蹄疫使英国每天损失800万英镑,英国农民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在过去6年中下降了70%.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作为一种热性传染疾病,携病毒动物和患病动物都是主要传染源,该类动物的粪便与分泌物中含有很多病毒,可对其他动物造成直接传染或者间接传染,危害巨大。结合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谊 《畜禽业》2007,(8):31-31
针对南方奶牛腐蹄病在雨季多发的情况,提出对应的综合预防措施,以避免奶牛腐蹄病对奶牛产奶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岩 《畜禽业》2022,(11):79-81
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潜伏期短,恢复期长,传播途径广泛。在牲畜养殖过程中,一旦暴发口蹄疫病将直接影响动物产品质量和出栏率,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基于此,总结猪、牛、羊口蹄疫病的发生原因,并给出防治策略,旨在降低猪、牛、羊中口蹄疫病的暴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