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锡是我国引进意蜂及蜜蜂现代饲养技术较早的地区之一,由于华绎之等养蜂老前辈的示范与努力推动,无锡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养蜂能手、高手。至今,华先生仍然是无锡养蜂人的骄傲。随着转地放蜂的兴起,无锡养蜂人又随蜂转地,将蜜蜂现代饲养技术传播全国,并在自己所到的放蜂之地,热心传帮当地养蜂人,对我国现代养蜂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无锡蜜蜂现代饲养发展迅猛,使蜂产品加工也随之被带动起来。例如,由无锡制药厂生产的"无锡王浆"曾经风靡全国。但那时由于没有成立养蜂协  相似文献   

2.
<正>之所以用“发现”一词,是因为在2014年以前我对华绎之的了解几乎为零。对华绎之的认识和了解始于2014年我在扬州建立蜜蜂博物馆后,应扬州大学有识之士的建议,在博物馆内设立了“冯焕文纪念馆”时。一般认为,冯焕文先生是中国现代养蜂教育第一人,而在寻访冯焕文的史料中方才了解到华绎之先生乃是冯的“东家”和恩人,这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江浙地区的蜂业发展史,让我不仅对那段波澜壮阔的“西蜂东进”历史有一定了解,而且对这一时期“养蜂大王”华绎之的“蜂功伟绩”由发现到惊讶到钦佩!相信对于华绎之,与我有相似认识的朋友可能很多,我愿在此分享一下我的并不完整的“考察报告”,希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民国时期“养蜂大王”的“蜂彩”!  相似文献   

3.
冯焕文先生是江苏省宜兴县人,名瀚章。是我国很有名望的一位养蜂专家。他是华绎之先生的得意学生。其家境比较贫寒,华绎之先生资助他到美国留学,在"鲁特养蜂公司"实习。冯先生回国以后,对华先生的养蜂事业帮助很大。国内养蜂同行们购买国外的蜂具和巢础机等也得到他很多帮助。冯先生一生的著作很多,是我国蜂史上著作最多的人士之一。解放后,他曾任扬州农学院校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峰机具以及与之相应发展的养蜂生产,论述了蜂机具在养蜂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和重视蜂机具的发展,对促进养蜂生产的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客观地分析了我国蜂机具发展的状况,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蜂机具发展的方向,以尽快实现我国养蜂机具机械化,现代化,从而加速我国养蜂生产机械化,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养蜂生产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正1北京养蜂起源北京从古代养蜂始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沿袭至今。20世纪初,中国引进西方蜜蜂并传入北京。1917年,北京农事试验场张德田引进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并推广新法养蜂技术。其父张伯衡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北京开办兴农园蜂场,设立新林蜂具店,经营蜂具、蜂种和养蜂书籍等。张德田又在西郊建立西山养蜂场。1925年,黄子固创办了李林园养蜂场,于次年  相似文献   

6.
要根据本地蜜蜂血统结构引进蜂种——论生产性蜂群换种(一)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薛运波养蜂生产者引进蜂种的目的是为了改良现有蜂群,提高其生产能力,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我国养蜂生产受生产形式和生产习惯的制约、影响,引种换种不可能象国外一些养...  相似文献   

7.
日前从北京市蚕蜂管理站传来喜讯:全市养蜂总数突破8万群大关,创本市养蜂历史的最高记录。今年,北京市蚕蜂管理站以“高质量、高产量、高收入”为目标,强化科技服务和市场引导。京郊农民发展养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统计,全市建立了13个养蜂专业合作组织,新增养蜂户1703户,新发展蜂群34448群。蜂业科技在郊区养蜂生产上大显成效,全市引进良种金(京)喀蜂王2500只,蜂蜜产量提高30%,推广应用“特效杀螨灵”2万包,基本控制了蜂螨的危害。蜂业企业向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出口蜂产品650t,创汇120万…  相似文献   

8.
贺梓固先生(1906.12.7--1983.2.23)是陕西省韩城县人.早期名"子固",后改为"梓固".北京大学毕业.1927年在北京开始饲养蜜蜂,这时贺先生刚好21岁. 贺先生开始养蜂初期,阅读了很多的书籍:有张品南先生编著的《养蜂採蜜管理法》,华绎之、徐正铿和冯焕文等先生编著的《养蜂学》,郦辛农先生编著的《实验养蜂新历》,李俊先生编著的《养蜂学讲义》,牛献周先生编著的《蜂学》等.  相似文献   

9.
王希彦 《蜜蜂杂志》2008,28(8):25-25
20世纪30年代,我双亲在李济深先生创办的上海南华蜂业公司负责场务,随技师张引士先生(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幸存者)学习养蜂.当时南华蜂场是仿照华绎之公司的设备,有专用育王箱(1/2框式).如果换用标准箱,仅可放置6框.1931年,我双亲携部分蜂回广东试养,也配置了养蜂凳和1/2框专用育王箱.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我双亲在李济深先生创办的上海南华蜂业公司负责场务,随技师张引士先生(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幸存者)学习养蜂.当时南华蜂场是仿照华绎之公司的设备,有专用育王箱(1/2框式).如果换用标准箱,仅可放置6框.1931年,我双亲携部分蜂回广东试养,也配置了养蜂凳和1/2框专用育王箱.  相似文献   

11.
我场1964年开始养蜂,当时只有14群蜂,后又从外地引进90多群蜂,到今年蜂群已发展到1,000群。以往,由于长期忽视蜂种选育,蜂种混杂退化,繁殖率日趋下降,抗病力、采集力减弱,蜂群发展徘徊不前,单产(30斤左右)不高,总产不稳。严重影响养蜂生产的发展。1972年秋引进良种后,几年来养蜂生产逐年上升。1975年蜂蜜群产提高到120斤,总产达119,000斤。1976年  相似文献   

12.
三、中国养蜂业的巨大变化旧中国养蜂业衰落。十九世纪末,苏联远东黑蜂进入我国东北。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约30万群意大利蜜蜂,在北京、天津、上海、保定、太原等地繁殖饲养,出售蜂种。由于蜂病流行,养蜂技术跟不上,多数蜂场饲养失败,蜂场破产,只存下少数蜂场。从此,各地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刘文其 《中国蜂业》2013,(2X):55-57
<正>俗话说"养蜂是芋荷叶上的水",这就充分说明了养蜂风险之大。养蜂生产活动中不仅风险点多而且难以控制,从政策层面又没有建立养蜂重大灾害风险防范机制和保障措施,加之多数蜂农风险防范意识差,一但遭遇重大灾害,将出现基层蜂业管理部门束手无策、蜂农朋友无力承受的尴尬局面。因此,这不仅会挫伤蜂农从事养蜂业的信心,而且会影响养蜂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笔者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14.
〈引进优良蜂种,支持“两户”养蜂〉我区饲养的蜜蜂,品种已普遍退化,繁殖力弱,生产性能低下。为了改换蜂种,在省农牧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从北京中国养蜂学会实验蜂场引进一批优良种蜂王,意蜂和喀蜂两个品种的蜂王共八十只,重点放给宿松县的养蜂专业户、重点户和集体蜂场。经过精心饲养,这批蜂王已在当地产卵繁殖,表现生产力强、产蜜量高,很受“两户”欢迎。〈发展“两户”养蜂,前途广阔〉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  相似文献   

15.
黄子固先生(1896—1958),名国祯,字行,原籍湖北江陵,1911年随父迁居北京,入北京籍。在北京考入“财商专科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做会计出纳及打字工作。同时与李俊、陈创星、兰雷等人从事业余养蜂。1925年,和他的弟弟黄抱吟开始正式养蜂。他的蜂场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李林园养蜂场”,历史最为悠久,成绩也最为卓著,声名和资金都超过了上海“华绎之养蜂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有人称赞黄先生为“东方鲁特”或“蜂学泰斗”。黄文诚是他的次子,也是他事业的继承者。黄先生养蜂的初期,前3年只有7群蜂,以后逐年发展,4-5年后由11群繁殖到20多群。第10年蜂群增加到300多群。养蜂场除北京北新桥外,在城南城西均设立分场数处。每年采收蜂蜜15000kg,都装瓶出售,颇受社会人士欢迎。1926年,黄先生在北京建立了蜂具制造厂。经过1年的精心研究,成功试制出巢础机。这是我国国产的第一部巢础机。国产巢础机,物美价廉,而且购货就近方便,经济,有利于养蜂同行,诚莫大焉。  相似文献   

16.
荡口蜂业     
华龙德 《中国蜂业》2008,59(6):44-45
荡口养蜂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在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实业家华绎之先生为造福乡梓,振兴地方经济,曾携冯焕文、王阳明东渡扶桑,学习养蜂、养殖、乳业及果树栽培技术。1916年又出资委派冯焕文先生去欧美  相似文献   

17.
辽宁地区养蜂的特点是规模小、小转地、产品单一,受当地蜜源所限,加之病虫害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养蜂生产效益始终不高。为了提高养蜂生产效益,养蜂人就要从提高生产技术入手,通过引进蜂种、规模化饲养、防疫灭病,从多方位多角度提高养蜂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吴小富 《中国蜂业》1999,50(4):26-27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养蜂生产体制多为国营蜂场和集体蜂场,其时,养蜂者多被作为农业工人编制范围,比较少称谓“蜂农”。记得80年代《中国养蜂》杂志上还曾发表湖南的一位读者来信:呼吁杂志上不要出现“蜂农”称呼,可见,那时人们对“蜂农”一词之不习惯。十一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笼蜂生产之设想云南省永胜县养蜂管理站(674200)陈彬笼蜂在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商品生产。几年来,北方养蜂有识之士曾多次倡议南方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笼蜂生产;本人作为云南省一位县级养蜂管理站站长(从事养蜂工作20余年的畜牧师),对北方同行的建议甚感兴趣...  相似文献   

20.
金(京)喀蜜蜂及其饲养要点中国农科院蜜蜂所(100093)王加聪喀蜂是世界上四大优良蜂种之一,具有采集力强、节约饲料和耐寒等优点。喀蜂自引进我国后,经过系统的选育,无论直接用于养蜂生产或用其作育种素材,在生产上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以它在我国深受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