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保证。根据理性行为理论,通过对镇平县杨营镇农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活幸福感提升对其参与乡村建设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越高,其参与乡村建设意愿就越强;农户对村部建设效果越满意,其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反而降低。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出明确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责任与权利、着重围绕提升农户生活幸福感开展建设、重点开展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章萍  张琳 《乡村科技》2023,(13):64-67
通过走访广东省茂名市3个处于乡村旅游开发初期的村落,对38名农户进行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并基于扎根理论对概念进行反复提炼,探析乡村旅游开发初期农户的参与意愿和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效益认知和政策感知是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能力和有效参与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团结村等村庄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的意愿,并探究影响农户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的因素.结果表明,55.74%的农户愿意进行耕地细碎化治理.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程度越高、从众心理越强,对今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态...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通过对南陵县的家庭农场现状的调查,发现南陵县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政策执行队伍不足、农户资金筹集困难、乡村优秀人才缺乏、家庭农场社会化低、缺乏品牌与产业效应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党建堡垒作用,做好政策支持工作;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引入乡村优秀人才,提高家庭农场主能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现代家庭农场;提升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和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户收入,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本研究通过对X区乡村旅游特色乡镇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收集了210份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农户问卷数据,并建立了Logistics二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培训、学历、家庭参与乡村旅游的人数、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乡村旅游特色活动举办次数对农户增收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优势;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减少旅游同质化竞争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在于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基于2019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多层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乡村建设得越好,农户收入越高。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推动农户非农就业、提高农户数字素养进而促进农户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和低学历农户家庭,数字乡村建设对东部地区和高学历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更显著。为此,政府应持续加强和协调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着力构建面向农村的数字技术推广体系,切实让农民享受到“数字红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对天官王府景区附近的105个农户进行了调研,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知特征、游客特征等为解释变量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对参与天官王府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参与度角度来看,调查的105户中有78户农户愿意参与天官王府景区的发展,有27户不愿意参与;从对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影响农户对天官王府景区发展参与意愿最大的因素为农户的年龄,其次为农户家里到景区的距离、游客消费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及农户的文化程度,其中农户的文化程度和家里到景区的距离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为负向,其余因素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各地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此提高农户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农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有生活质量正向感知、社会水平正向感知、经济与环境负向感知和社会民风负向感知。农户的生活质量正向感知和社会水平正向感知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的积极参与对乡村旅游的成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培育旅游品牌、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个人形象、强化政府引导、协调利益分配等层面提高农户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9.
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精英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粤西20个村庄为例,通过对428个样本的调查,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非常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主要工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老人和儿童所占比重、家庭主要生活居住地、村庄主要产业、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干部能力和行为的满意度、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知悉程度、新农村建设状态及建设预期对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村庄基础设施水平、村庄环境评价以及新农村建设最重要参与主体的认知对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乡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村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需求、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调研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S村为调查对象,从村民需求的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深入S村实地走访,了解到村民在乡村...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以睢宁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走访农户,对目前睢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农户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从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受教育水平,发展本地经济作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经济的提升也带动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河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势以及人文风情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不仅解决了农村地区大部分的人口就业问题,也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的、以农业产业为支撑的、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物而展开的一种以生态旅游为理念的乡村旅游活动。乡村生态旅游以田园风光、农事参与、民俗体验为主要形式,融观光体验、认知与旅游活动为一体,以农业支撑、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社区参与、收入反馈、生态家园建设等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本文就当前河北省乡村身体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建议,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对促进精准脱贫政策优化和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贫困脆弱性理论,利用陕西省22个旅游扶贫村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扩展回归模型(ERM),分析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和贫困脆弱率状况,探讨乡村旅游对西部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参与旅游农户贫困脆弱率为29.58%,低于非旅游参与户。参与旅游能够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与未参与时相比降低了13.7%。4A级及以上景区带村、受到旅游精准帮扶农户参与旅游降低脆弱性、防止未来贫困的效应显著,不同旅游参与形式中旅游经营的降脆效应更大。乡村旅游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水平降低家庭未来陷入贫困可能性,但经营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成为加剧脆弱性的风险隐患,工资性收入对缓解贫困脆弱性无显著正向影响;在西部山区旅游兼业普遍状况下,生计多样化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其中兼顾传统农业强化了参与旅游对贫困脆弱性的减缓效果。因此,为保障旅游减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出要正视乡村旅游产业本身的脆弱性和收益不确定性,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长效发展,统筹兼顾普惠性旅游扶贫政策和精准帮扶措施,加强农旅融合与利益联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建设水准持续提升,黑龙江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对乡村住户经济、日常生活发展具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速率慢慢趋于平稳,我国建设方位与建设关键也慢慢从以大城市建设为管理中心变化为城镇共享发展。文章内容融合黑龙江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黑龙江乡村建设整体规划明确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实现治理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善、主体性弱化、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体制,坚定文化自信等手段持续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要实现治理有效,必须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并促进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以哈尔滨市香坊区2乡10村17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根据文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的评价指标16个,运用SPSS构建二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年龄、政治面貌、是否参加了农业合作组织、当地政府对农村的重视程度负向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其他指标均正向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其中,年龄在5%的显著水平上负向影响;文化程度、了解所在村庄事务的主要渠道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是否认可村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村委会干部认可程度在5%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乡村治理是否应该全民参与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深刻意义。基于新疆昌吉州170位社员的实地调研,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合作社社员业务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社员合作认知、服务与收益评价、信任评价、合作社制度因素、社员个人特征及组织角色等5类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阐明了社员年龄相对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越了解、对技术培训服务越满意、对经营管理人员越信任以及合作社制度越规范,则社员业务参与行为越积极。最后,从政府、合作社和农户3个层面提出了提高社员业务参与行为积极性和促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卓著的治理能力,而对乡村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经验化的表达和诠释,分析乡村治理绩效的关联因素,以更全面地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围绕乡村精英治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对川南Y市6县开展田野调查,并分析乡村精英的个体能力、参与行为与村庄治理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乡村精英的个体能力特质和参与行为对乡村治理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针对实证分析,建议乡村治理绩效的提升应当完善多元化激励机制,积极吸引能人回乡,搭建自治、德治和法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通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强化了农村资源多元性发展的可能性,顺应了中国现代化农村发展的趋势。南通具有绝佳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条件、浓厚的乡土文化等优势,但由于南通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分析南通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及困境,从旅游产品建设、产业规划、人才引进及智慧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培育南通乡村“旅游+”和“互联网+”,促进南通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王钢 《河南农业》2019,(20):12-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本文讲述国外乡村建设和我国台湾地区乡村发展取得的成果,以此为参考,重点阐述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和工作举措,旨在缩小我国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