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研究分析了市售冬枣和设施灵武长枣果实中可溶性总糖、总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及糖酸比和固酸比。结果表明:供试的2个鲜食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总糖、总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灵武长枣冬枣;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糖酸比和固酸比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芒市江东、芒市三台山乡、广西玉林的西番莲为材料,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总酚、黄酮、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广西玉林的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蛋白质含量较高,说明广西玉林的西番莲营养价值高,但广西玉林的西番莲在芒市测定过程中并未显现出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优势,这可能与采后贮藏环境与原生存环境发生较大差异,而造成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穿破石(Radix Cudramiae)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方法(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测定了穿破石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穿破石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维生素C强,其EC50分别为2.33、2.15、0.27μg/mL,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12.88、7.76、11.23μg/mL。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提取胡卢巴抗氧化成分的方法,旨在为胡卢巴的保健效用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基本资料。采用乙酸乙酯、丙酮、水、乙醇、乙醚等溶剂,结合超声波处理从胡卢巴中提取抗氧化成分,对各种提取物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分别测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抗膜质过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测定总黄铜和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溶剂提取的成分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乙醚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丙酮提取物的抗膜质过氧化能力最强;水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总黄酮测定结果最高;乙醚提取物的总酚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3种鲜食枣品种灵武长枣、冬枣、梨枣为试材,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梨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低于灵武长枣和冬枣,冬枣果实硬度明显低于灵武长枣和梨枣,苹果酸含量在3种枣品种的有机酸含量中占比均为最高;另外,柠檬酸、丁二酸、乙酸和酒石酸4种酸含量较高,但比例各有不同。灵武长枣和冬枣中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梨枣。灵武长枣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冬枣和梨枣。灵武长枣有机酸组分、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明显有别于冬枣和梨枣。  相似文献   

6.
以生长后期全红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真空渗透Ca2 和植物激素对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硬好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 和Ca2 植物激素真空渗透显著降低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贮藏结束时(60d)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3.1%;处理的硬好果率平均达90.9%,比对照净增加了30.4%,但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Ca2 和Ca2 植物激素真空渗透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全红灵武长枣真空渗透Ca2 和Ca2 植物激素后有大约5%的枣果裂口,影响了果实的外观.  相似文献   

7.
海藻酸钠涂膜对灵武长枣低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玉锋  马玉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5-7176
[目的]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低温备件下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贮藏期间每天观察灵武长枣果实外观变化,每隔6d测定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失重率等理化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浓度1.0%的海藻酸钠涂膜能够减缓果实叶绿素的降解,减少果实水分的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同时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消耗,从而延缓了灵武长枣的后熟进程。[结论]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提高灵武长枣的外观品质,起到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普鲁兰多糖进行涂膜处理,以氯化钙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涂膜处理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抗脂质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与对照相比,清除率极显著提高(P0.01);壳聚糖、海藻酸钠、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49 d时,对灵武长枣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抗脂质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07%~21.05%、14.18%~19.26%、2.46%~6.92%、10.82%~15.35%;3种涂膜处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处理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法提取3个品种枣(Zizphus jujube Mill)中黄酮、多糖并测定其含量,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测定其黄酮及多糖的还原力与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小米枣黄酮、多糖含量分别为0.96、7.24 mg/g,明显高于其余两个品种;不同品种枣黄酮及多糖的抗氧化性均与浓度呈正相关,且同一品种枣黄酮抗氧化性强于多糖;不同品种枣抗氧化性与黄酮及多糖的含量呈正相关;小米枣黄酮浓度为1.00 mg/m L时,其对超氧阴离子、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7.37%、58.81%、56.98%,均低于维生素C。小米枣中的黄酮、多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为其在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山东主栽石榴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其成熟期果实品质、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石榴品种果实各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泰山红’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秋艳’百粒重最大,‘大青皮酸’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泰山三白甜’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不同品种果实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显著差异。‘泰山三白甜’果实褐变度、PPO、POD、PAL活性、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果实品质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褐变度与果实品质、相关酶活性、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PO、POD是影响石榴果实褐变的主导酶类,PAL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褐变。果实酚类物质含量高低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生长后期全红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真空渗透Ca2+和植物激素对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硬好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显著降低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贮藏结束时(60d)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3.1%;处理的硬好果率平均达90.9%,比对照净增加了30.4%,但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全红灵武长枣真空渗透Ca2+和Ca2++植物激素后有大约5%的枣果裂口,影响了果实的外观。  相似文献   

12.
以7年生的灵武长枣为试材,测定设施栽培条件下枣果成熟过程中果实单果质量、横纵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究灵武长枣果实成熟期内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设施灵武长枣在成熟过程中,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单果质量不断增大,采摘前3周内增速最快,成熟采摘时达到了20.45 g;横纵径也不断增大,在采摘时分别达到30.73 mm和48.82 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成熟采摘时分别达到25.20%和22.93%;可滴定酸含量则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全红期达到0.47%.  相似文献   

13.
以灵宝大枣和新郑大枣为原料,从对DPPH·的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对·OH的清除能力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4个方面研究了2种大枣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2种枣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灵宝大枣多糖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新郑大枣,新郑大枣多糖的总还原力和对·OH的清除率高于灵宝大枣。  相似文献   

14.
以树龄8年,长势基本一致的灵武长枣为供试品种,以定向施用不同肥料(灌中宝、Azomite)为试验组,清水为对照,测定灵武长枣枣吊长度、产量及果实中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等的质量分数,并进行感官评价,研究定向施用不同肥料(灌中宝、Azomite)和低温低压静电场对灵武长枣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施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苹果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阐明苹果酵素保健功能机理,研究了苹果酵素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总酸含量、乙醇含量、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逐渐降低,发酵90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为4.5 °Brix,pH下降至3.06,比发酵初期分别降低了70%和32%;总酸含量逐渐升高,发酵90 d时增加至42.9 g/L,较发酵初期增加了98%;乙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发酵90 d时为 1.0 g/L,符合QB/T5323-2018中有关乙醇的规定。发酵75~90 d时的抗氧化活性较好,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在发酵90 d时的清除率分别为86.16%和79.03%,较发酵初期升高了44.5%、45.5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发酵75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65.06%和69.04%,较发酵初期分别升高了39.12%和46.47%。  相似文献   

16.
南方碱蓬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昆  黄晓冬  卞美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32-1434,1542
[目的]探索南方碱蓬叶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南方碱蓬叶总黄酮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及脂质体过氧化体系,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南方碱蓬叶总黄酮含量约为6.35%;对羟基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较低时(0.1mg/ml)其清除率就可达到90%以上,并且清除效率远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与PG;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脂质体过氧化有一定的清除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5年生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东魁杨梅为试材,对物候期及成熟时期的平均果粒重、果粒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总多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考察与测定,以探究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物候期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的杨梅开花期与成熟期较露地栽培提前5~7 d;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总多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露地栽培,但平均果粒重和果粒横径略低于露地栽培组。由此表明,避雨栽培技术可作为提高杨梅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树龄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果实品质重要指标间的相关性,以灵武市东塔镇不同树龄的灵武长枣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树龄的灵武长枣果实纵横经、体积、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树龄小于20 a灵武长枣果实形状不规则、果面有较多凸起,外观品质较差,树龄大于20 a果实呈规则的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无凸起,外观品质较好;树龄20~40 a灵武长枣果实大小均匀、果实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较高,其中树龄40 a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高达21.47%和31.20%;树龄63 a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较高,但果实纵横经、硬度均较小。各树龄的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鲜质量与果实体积都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通过线性拟合发现其拟合优度分别达0.9282和0.9573。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不同种植基地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差异,选择灵武长枣种植基地的11个种植园,采集果实测定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及纵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总糖、V_C,对果实外观品质与主要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园的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单果质量为8.89~14.34 g,平均值为12.01 g;果型指数为1.65~2.11,平均值为1.8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52%~35.63%,平均值为23.56%;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1.74%~20.14%,平均值为17.41%;糖酸比为18.88~63.75,平均值为47.15.灵武长枣种植基地南部的绿色园林木专业合作社的果实个头大,单果质量达13.80 g;枣博园古树的果实营养品质较好,其可溶性总糖含量高达20.14%,糖酸比为31.48;五里坡村的果实V_C质量比最高,达127.41 mg/100 g.  相似文献   

20.
以6年生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后期(白绿期~全红期)生理和生化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灵武长枣从白绿期至全红期,果肉硬度缓慢降低,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03,全红时果肉硬度12.4kg/cma^2。(2)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拟合曲线为三次多项式,相关系数r=-0.9731;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746。(3)果实发育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蔗糖含量均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灵武长枣在白绿期前以积累单糖为主,果实糖份累积总体表现为“蔗糖”型。(5)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相对甜度不断增加,与总糖、蔗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6、0.9880和0.9828。(6)灵武长枣在果实发育后期,果肉淀粉含量最高达51.54mg/100g,对果实的糖度没有明显影响。(7)白熟期的果实在软化前,呼吸强度在10~26mg/(kg.h)间变化,没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初步确定为呼吸非跃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