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7,(2):16-19
为明确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的种类与分布,取刚羽化的大蜡螟雌、雄成虫各3头,用镊子取其完整触角,样品脱水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对大蜡螟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大蜡螟成虫触角呈线状,触角感器共有7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叉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大蜡螟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规律相似。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大蜡螟的化学感受系统,揭示其嗅觉识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对荔枝粗胫翠尺蛾雌雄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粗胫翠尺蛾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羽状,分布有以下7种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芽孢形感器、耳形感器、指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芽孢形感器雄虫特有。描述了各种感器的形态特征和着生规律。  相似文献   

4.
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两种寄生蜂的触角上着生着6种感器,分别为指形感器、板状感器、毛形感器、坛形感器、刺形感器、蒲姆氏鬃;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模式在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种内雌雄个体间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桑天牛卵寄生蜂的寄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金环胡蜂是夏秋季山区中蜂养殖场的主要敌害之一,通过研究防止金环胡蜂危害的巢门设计与应用,解决中蜂养殖过程中的胡蜂危害的同时保护金环胡蜂。本巢门为1块长380mm、宽60mm的长方形聚丙烯pp板,在pp板一长边开2个长60mm,深6mm的长方形缺口作为蜜蜂出入通道,在通道周围垂直于板面焊接50mm长,直径1.2mm的圆柱尼龙棒,阻碍金环胡蜂在巢门口捕杀蜜蜂。通过应用试验验证防金环胡蜂危害巢门的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6.
沈育初 《中国蜂业》2009,60(7):22-23
养蜂人通常以当地民间俗称来名命胡蜂,依据胡蜂的体形、体色、行为等,称之为“杀人蜂”、“大胡蜂”、“小胡蜂”、“虎头蜂”、“马蜂”和“黄胡蜂”,各地不尽相同。根据本人在浙、苏、皖养蜂观察发现,危害蜂群的胡蜂大约有5种,其中黑胸胡蜂和金环胡蜂对蜂群危害最大,尤其是金环胡蜂。30多年来我接触胡蜂,对胡蜂的认识在转变,防治胡蜂的方法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是一种珍贵的野蚕资源,研究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对阐明其嗅觉行为和识别机制有重要意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琥珀蚕成虫触角表面的结果表明:成虫的触角有4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腔锥形感器较少;雌性与雄性成虫的触角外形、感器数量和种类都有明显的差异,雄蛾触角呈羽状且较宽,毛形感器Ⅰ和腔锥形感器仅分布于雄蛾的触角,而雌蛾触角呈栉齿状且较窄,毛形感器Ⅱ、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为雌、雄成虫所共有。琥珀蚕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总体较少(雄蛾有4种,雌蛾有3种),从雌、雄成虫触角毛形感器的分布差异初步推测,雄蛾特有的毛形感器Ⅰ具有探测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功能,雌、雄成虫共有的毛形感器Ⅱ主要用于探测寄主植物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9.
10.
金环胡蜂,可谓是“胡来”之蜂!它先来1只探路,一二小时内就来很多只,半天到一天之内便全巢出动,只要攻进蜂巢,咬坏巢门,咬死蜜蜂,赶走蜂群,搬空巢蜜,啃完子脾。对蜜蜂群的袭击是毁灭性的。据我观察,凡是有松树林的地方,就生松毛虫,便有金环胡蜂。只要嗅到蜂蜜味,空中巡逻的胡蜂立马会赶过来。  相似文献   

11.
对牛腹腔唇乳突丝虫雌性成虫及其感染蚴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成雌虫头端的口孔、角质围口环、侧唇、背腹唇、亚中乳突和头感器均清晰可见,体表为环行皮纹和纵行皱褶,尾部可见侧附肢、肛孔及尾端刺状突起物,仅极少数成雌虫尾端呈纯圆光滑样,没有突起物.感染蚴的头部基本具备了成虫头部的构造,但发育较原始,其乳交数量较成虫少,尾部可见肛孔、肛唇及一个侧乳突.  相似文献   

12.
三种盐生境植物叶表的扫描电镜观察(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禹颖 《草业学报》1997,6(3):32-36
用Hitachi S430扫描电镜观察温室培养的小花碱茅,野大麦和碱蓬幼苗在NaCl胁迫下的叶表结构,结果表明,碱茅叶表腺毛稀疏,腊被密度中等,气孔下陷,随盐浓度增加,腺毛数显著增加,野大麦叶表腺毛数为132 ̄196个/mm^2,划被略疏于碱茅,腺毛数随盐浓度增加的变化不大,但形状有所改变,气孔亦下陷。碱蓬叶表有浓密的腊被,气孔数达236个/mm^2,说明植物在盐渍环境下有相应的调整外部结构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混腔室茧蜂(Aulacococentrum confusum)是桑树害虫桑螟(Diaphania pyloalis)的优势寄生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混腔室茧蜂触角感器的微观结构,以利于对该寄生蜂的寄主搜索、求偶和取食等行为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进行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混腔室茧蜂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Bhm鬃毛、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其中栓锥形感器仅分布于雌蜂触角上,其余感器的数量、大小在雌蜂和雄蜂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多数茧蜂科寄生蜂相比,混腔室茧蜂成虫的触角明显偏长,雌、雄蜂触角长度分别达到19.3 mm±1.9 mm、16.4 mm±3.4 mm,推测与其搜寻在桑叶上隐蔽取食的寄主桑螟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介绍几种捕杀胡蜂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中国蜂业》2005,56(8):16
胡蜂是蜜蜂的大敌,几只胡蜂可以搞垮一群蜂.胡蜂不但空中拦劫蜜蜂,最可恶的是它守候在巢门口,把进出巢门的蜜蜂一只又一只地咬死,严重时巢门口死蜂成堆.如果巢门过大,胡蜂攻入蜂巢内乱咬蜜蜂,扰乱蜂群,有的蜂群被迫迁逃或整巢被毁.所以消灭胡蜂是养好蜂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介绍几种捕杀胡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2,32(10):38-38
一到秋季,山区胡蜂危害成灾,只要人稍一离开蜂场片刻,胡蜂就有可能在蜂箱边咬死一大堆蜜蜂。我曾用书籍中介绍的方法杀灭胡蜂,但效果并不理想。坐地守打效果明显,但老胡蜂被打死了,新胡蜂又上来了。胡蜂危害期长,自8月初至11月上旬,危害期长达3个月多。寻找胡蜂巢穴、用药物毒杀可使全群覆灭,这是彻底防治的好办法,但要找到所有的胡蜂巢穴却非常困难。来蜂箱边危害的胡蜂并不是一个窝里的,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胡蜂群。根据这个特点,我在实践中想出了用药物毒杀歼灭的办法,经多次实验后取得成功。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鹦鹉衣原体猪流产株的原体被膜进行了观察,在原体被膜表面看到了褶皱状凹陷结构,其结构可能是原体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这一特殊结构在国内外有关描述鹦鹉衣原体被膜表面结构方面,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褐马鸡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褐马鸡卵壳的内壳膜,外壳膜,基冠,锥状层,栅状层,护膜和气孔道等在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并与其他鸡类的卵壳进行了比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四种草原毛虫卵壳表面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青海省鳞翅目昆虫──青海草原毛虫(Qnaephoraqinghaiensis),门源草原毛虫(G.menyuanensis),曲麻莱草原毛虫(C.qumalaiensis),久治草原毛虫(G.jiuzhiensis)的卵壳结构特征,并比较了卵壳的受精孔区和气孔等细微结构特征,以作为不同草原毛虫卵壳分类鉴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12种百合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彦妮  钱灿 《草业学报》2011,20(5):111-118
应用扫描电镜对百合属4个野生种和8个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12个百合品种中4个野生种(细叶百合、兰州百合、卷丹和大花卷丹)和4个栽培种(布鲁赛尔、普瑞头、多安娜和红骑士)的花粉粒形状为椭球体,另外4个栽培种(阿尔格夫、耶罗林、萨莫和西伯利亚)为长椭球体。脊宽为1.20~2.78 μm,多由盘珠状颗粒或瘤状颗粒组成;网眼大小2.11~7.66 μm,多为不规则多边形至近圆形,大小不一,部分有刺状或粒状突起,少数无突起。大花卷丹和红骑士花粉的表面纹饰为单、双排基柱并存网纹,其他10个品种均为单基柱网纹。花粉粒均以单粒形式存在,极面观为椭球体,赤道面观为舟形,具单沟萌发孔,沟长达两端。通过对12个百合品种花粉形态特征比较及聚类分析表明,细叶百合与兰州百合、卷丹与大花卷丹、阿尔格夫与萨莫、普瑞头与多安娜亲缘关系较近,12个种大致可以划分为3大类群。  相似文献   

20.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侧脑室的室管膜有构造分区,在侧脑室顶壁布满密集、细长并交织成网状的纤毛,其内侧壁纤毛较稀疏,主要呈簇样分布,室管膜细胞表面显露,有长短不一的微绒毛,底壁纤毛非常稀疏,直径及长度与顶壁的相似,但纤毛呈簇样分布,各簇纤毛之间存在无纤毛区,整个底壁室管膜细胞表面也分布有微绒毛.鸡侧脑室室管膜细胞可分为多纤毛细胞.少纤毛细胞和无纤毛细胞3种.同时还观察到,鸡侧脑室壁存在3种类型的室管膜上细胞,即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本文对上述各种细胞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