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秋苗期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据观察,蝼蛄为害,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不用挖土调查,就可以确定麦田发生的是哪种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2.
春季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多发生在小麦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察,蝼蛄为害,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不用挖土调查,就  相似文献   

3.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06,(3):66-67
山东读者石敬修问:春季小麦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答:春季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多发生在小麦返青后至灌浆期。蝼蛄为害时,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为害,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迟播小麦春季返青快,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出叶速度快,常常会出现分蘖猛增,叶片旺长,导致麦田通风条件变差,病虫害严重.这时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喜咬食幼根和嫩茎,断处呈麻丝状,使幼苗萎蔫;蛴螬食性杂,将麦苗细根茎咬断,断口整齐呈刀割状;金针虫钻入根茎咬食,使植株逐渐枯萎死亡,主根多不咬断,咬食处不整齐.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就可以确定麦田发生的是哪种地下害虫以便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秋季,危害蔬菜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多发生在秋菜幼苗至移栽活蔸期。地老虎危害叶面,残存表皮呈小米粒状的小洞孔或缺刻,或断苗断茎;蝼蛄危害,近地面的幼根嫩茎被咬成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幼苗根茎被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往往蛀食幼苗嫩茎成小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如今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所以更应该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简要介绍如下。1症状诊断1.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梁受害较重。1.2金针虫子: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如今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所以更应该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简要介绍如下。一、症状诊断: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梁受害较重。2、金针虫子: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梁、  相似文献   

8.
大豆主要地下害虫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蛴螬类1.分布与危害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咬断幼苗根、茎,断口平截,造成枯死苗,易于识别。一头幼虫可连续危害数株幼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  相似文献   

9.
一、蛴螬类 1.分布与危害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咬断幼苗根、茎,断口平截,造成枯死苗,易于识别.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在也出现了,而且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再加上春旱发生年比较多,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一、症状: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梁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1.
1旱灾1.1发生及危害1.1.1秋旱。播种期干旱,底墒不足,影响播种;抢墒播种也会推迟出苗时间和降低出苗率,出苗不整齐、不均匀,缺苗断垄。冬前麦苗表现为叶片小而窄,分蘖发生迟缓、生长慢,形不成壮苗,干旱严重的麦苗发黄,不利于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游建  申秀萍 《农家致富》2005,(12):33-33
一、症状诊断(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花生、油菜受害较重。(2)金针虫:即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薯类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3)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4)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  相似文献   

13.
激光在农牧业中的应用激光处理种子在激光作用下的种子,能把适宜的光子摄入其细胞,增强细胞的生物能力,促进种子的发育,提高光合效应,缩短成熟期,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经过激光照射处理的小麦种子,麦苗健壮整齐,受春寒和杂草的危害小。激光照射麦苗则病虫害轻,成...  相似文献   

14.
一、蛴螬类 1.分布与危害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和黄褐丽金龟.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咬断幼苗根、茎,断口平截,造成枯死苗,易于识别.一头幼虫可连续危害数株幼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虫量多时可成片将大豆须根吃光,造成地上部枯黄,严重影响产量.成虫喜食叶片、嫩芽等,形成残缺和空洞,可加重危害.  相似文献   

15.
郝建峰 《河北农业》2014,(10):14-15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播种及出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麦蚜、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  相似文献   

16.
蛴螬是我县春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一般损失二至三成,重者六、七成。为害花生的蛴螬种类较多,近年来,通过旱作测报点观察金龟子发生动态、田间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县以铜绿丽金龟占75%、华南大黑鳃金龟占16%和卵圆鳃金龟占8%为优势种,危害最重。根据蛴螬发生危害特点,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冬季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证苗全、苗匀、苗齐,安全越冬。苗壮应有3个以上分蘖、粗壮、叶宽色深,根系发达;苗全就是保证麦田全苗,没有缺苗断垄;苗匀就是要求麦苗分布均匀,无疙瘩苗,是壮苗的基础;苗齐是指整个田块麦苗整齐一致;安全越冬就是要减轻麦苗冻害,防止死苗。  相似文献   

18.
蛴螬是麦作中一大害虫,它咬坏麦子的根茎部,小麦因而枯死。在河北、山西、绥远、河南、山东等个别县份,都有发生为害,严重被害的达80-90%以上,麦苗几乎全毁。1953年起,我们在北京近郊,进行防治蛴螬试验,其中666粉剂防治结果很有效力。  相似文献   

19.
蛴螬是农田的主要病虫害之一。近几年,在花生田发生量日趋增大,危害加重,一般地块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防止蛴螬危害,已成为目前花生生产上的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树几种主要虫害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杨树人工林的面积不断增加,杨树虫害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由于管护不当等多种原因,个别地段甚至造成大面积的杨树林死亡,所以,对杨树虫害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1蛴螬类(1)危害症状蛴螬为害林木幼苗造成的症状和辨别方法是:①苗床上萎蔫苗木呈团、块状分布;②萎蔫苗木用手轻提即可拔出;③拔出苗木主、侧根切断、切口整齐,或根基部皮层被啃食。(2)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