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成50%乙草胺微胶囊剂,并通过田间除草试验对微胶囊剂和乳油两种不同剂型对竹林杂草的作用情况进行比较。田间试验表明:高施药量条件下60d后微胶囊刺的抑草效果为72.95%,比乳油高31.74%;乙草胺微胶囊剂可以延长药效,减少用药次数,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缓释剂微胶囊防治林业害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缓释剂微胶囊自70年代出现以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着重介绍了杀虫剂微胶囊防治林业害虫和昆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在干扰成虫交配防治林业害虫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微胶囊剂在我国林业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Bt杀虫剂是苏云金杆菌的简称,是一类微生物杀虫剂,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从1901年发现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作为杀虫剂被人们开发利用还是近30年的事。尤其近20年来,不仅广泛应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而且在防治森林害虫中起了很大作用。1986年加拿大用Bt杀虫剂防治云杉芽蛾的面积占应防面积的74%;1987年北美大陆用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余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等国也十分重视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保加利亚防治舞毒蛾、松毛虫的面积占应防面积的53%…  相似文献   

4.
电子节能灯     
电子节能灯该系列电子节能灯具有工作效率高、光线柔和稳定,温度自动补偿,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其节电效率可达75%,一只9W的电子节能灯,发光效率相当于一只40W的白炽灯,提高效率近5倍。该灯功率因数≥95%;总谐波含量≤28%、三次谐波含量≤18%;工...  相似文献   

5.
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锈色粒肩天牛是国槐毁灭性害虫,成虫在树体外活动,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本次防治试验采用绿色威雷,高氯氰可湿性微胶囊剂和吡虫啉可湿性微胶囊剂,这些药剂对锈色粒肩天牛具有击倒快,药效高,持续期长的优点。30d后通过爬行,取食,毒杀效果仍达90%以上;并对卵的防治效果也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微粉碎机     
微粉碎机SWSP118×40微粉碎机是在吸收国外同类样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它是目前国内功率最大、粉碎效果最好的锤片式微粉碎机。其技术性能指标如下:产量2.2~5.7t/h;粒度60目通过98.23%,80目通过92.27%;功率110KW;转子最大旋转...  相似文献   

7.
噻虫啉药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根据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2%噻虫啉微胶囊对林间松墨天牛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对松墨天牛等难以防治的鞘翅目害虫有速杀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栗鳃金龟成虫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杀虫剂对大栗鳃金龟Melolontha hippocastani mongolica Ménétriés成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筛选出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10%联苯菊酯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和45%马拉硫磷乳油4种有效杀虫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48 h后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400倍液、800倍液,45%马拉硫磷3 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农药控制农林业的病虫草害是当今农林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无公害防治对农药使用提出了更高的科学要求。改变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技术,能明显降低农药用量,减少污染。在农药剂型当中,缓释杀虫剂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农药研究和开发中重要的发展趋势。微胶囊剂是缓释杀虫剂的一种。微胶囊剂能够集化学农药的高效、速效、广谱和生物农药的低毒、环境友好、对天敌安全等优良特性于一身,在林业防治中应用效果明显,表明了缓释杀虫剂将是农药发展、推广的主流,在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胶囊剂防治杨干象幼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氧化乐果微胶囊剂防治杨干象幼虫的效果比同浓度乳油的效果20%,不同温度下配制微胶囊剂的药效及残效的防治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配制的微胶囊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微胶囊技术     
《技术与市场》2001,(3):14-15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微米范围。 微胶囊技术的优势在于形成胶囊时,囊心被包覆而与外界环境隔离,它的性质能毫无影响被保留下来,而在适当条件下,壁材被破坏时又能将囊心释放出来。这给使用带来许多便利。如液体成微囊后,可变成固体粉末,这给它的使用、运输、贮存都带来很大方便。液体粘合剂制成的微胶囊,摸起来是不粘手的干燥粉末,但微胶囊的内部仍是液态粘合剂,其使用性能并未改变。又如把密度比水小不易稳定分散在水中的农药制成微胶囊后,密度加大,可悬在浮水中,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制成的微胶囊心是与外界环境隔开的,就可使其免受外界的湿度、氧气、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使性质不稳定的囊心不会变质。也可以使原本会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种成分分开,如把固化剂组分微胶囊化之后就可与环氧树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单组分的粘合剂,而不必担心存放期间会发生困化反应了。香水或有机溶剂形成微胶囊之后,它们在室温下的挥发性也大为降低,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和保存期。毒性大的杀虫剂农药形成微胶囊后,对人畜的伤害也大为降低。味道极苦的口服药在形成微胶囊后,儿童和老人在服药时也不再...  相似文献   

12.
中亚热北缘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中亚热带北缘地区杉木人工林的速生丰产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该地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该研究以利川市甘溪山国营林场为试验地,通过实测建立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生长关系式,分析、探讨了不同立地类型杉木各组分生物量的分配动态及林分生物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各组分生物量分配均存在W干>W根>W枝>W叶之规律;乔木层生物量占系统总量的89%以上;不同立地类型生物量的分配及动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控制茶卷叶战的危害,选用3%阿耳发特、24.5%全力和2.5%天王星等3种杀虫剂的不同浓度对茶卷叶战进行防治试验,并对结果作方差分析。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几种药剂种类和浓度对防治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复合杀虫剂对幼虫有良好效果,最佳组合为A1B1C3,即阿耳发特6000倍 全力5000倍 天王星1400倍液,杀虫效果达97%,此法简便易行,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浓度的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对松褐天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0.5%、1%、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 kg/hm^2)防治松褐天牛,药后35 d效果分别为64.26%、86.60%、86.94%,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对松褐天牛防效远高于0.5%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防治效果,与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建议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 kg/hm2防治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15.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灭幼脲3号微胶囊80%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号微胶囊(杂环类)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天、20天、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号微胶囊(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天后的持续有所降低。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号微胶囊(有机磷  相似文献   

16.
WB-HX法测定云南松木材含水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微波炉- 烘箱法, 简称 W B- H X 法是提高测定木材含水率效率的方法。这一方法分两步使试样达全干。第一步应用微波干燥原理使试样在微波炉中快速初步干燥, 第二步使试样在烘箱中恒温烘至全干。得出云南松木材试样的干燥参数是: 第一步用低档微波加热3 分钟、在炉内保温2 分钟; 第二步在 (103 ±2) ℃下恒温干燥2 小时。 W B- H X 法比常规的烘箱干燥法缩短测定时间约7 小时, 总测定时间4 ~6 小时; 测定结果与国标法值差的平均值为008 % ; 平行试样值差为02 % , 测定精度与国标法相同; 约降低分析成本50 % ; 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7.
我省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以往主要用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磷杀虫剂,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这类高残毒、剧毒农药造成残留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禁止生产。鉴此,国内外相继开展防治地下害虫的取代药剂的研究,并取得可喜进展。东北林业大学新近研制成功4种新药剂:1%杀灭菊酯颗粒剂、1%灭幼脲颗粒剂、1%灭幼脲和杀灭菊酯混合颗粒剂、1.5%辛硫磷微胶囊颗粒剂。这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取代以前常用的高残毒、剧毒  相似文献   

18.
异氰酸酯胶麦秆刨花板施胶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花军  陆仁书  凌楠 《林产工业》2001,28(5):36-38
以MDI为胶粘剂制备麦秸刨花板,并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MDI施加量。试验结果证明:①施胶量4%~5 %可生产出合格的麦秸刨花板;在较佳工艺条件下,施胶量可降低至3%;②施胶量对产品TS有显著影响,对IB有影响,而对MOR,D,W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喷施不同剂量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在板栗园进行栗瘿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与噻虫啉的使用剂量成正比;当噻虫啉每公顷用量为1600g、3200g和4800g时,防治效果最高达到94.71%,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4.76%,平均防治药剂成本320元/hm2。应用噻虫啉进行栗瘿蜂防治,药剂成本较低,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小环境压力,有益于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三种新型微胶囊防治桑天牛成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天牛是杨树黑杨派天性系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成虫必须在桑、构树上进行补充营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研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杀螟松等三种微胶囊剂在成虫羽化期喷洒于桑、构树上毒杀成虫,雨季残效均在15天以上;无雨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微胶囊长达30天以上,杀螟松微胶囊可达15天,均比相应的乳油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