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饲料工业》2002,23(8):55-55
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我国在贝类养殖规模和产量上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贝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又为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从整体上讲,我国贝类养殖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几年出现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赵娟  温小波 《广东饲料》2011,(12):38-42
本文概述了我国目前海水养殖模式的发展变化,包括海水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以及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另外,结合近十年来国内外对海水鱼营养物质的研究进展,从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脂肪和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对其做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蓝色产业”的海水养殖业,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去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达300多万吨,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水养殖国。 据介绍,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长足发展,是由于我国科学家在海水养殖技术中作出了公认的三大突破,从而引发出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个重  相似文献   

4.
麦康森 《饲料广角》2001,(21):19-19
本文对目前世界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养殖种类、产量、地区分布和食性组成等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远远落后于淡水鱼类养殖的原因.并指出我国海水鱼类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滞后是制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杂鱼饲料的优劣,分析了我国目前主要使用冰鲜下杂鱼饲料的危害及对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分别介绍了我国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牙鲆、大鲮鲆、真鲷、七星鲈、尖吻鲈、红鼓鱼(美国红鱼)、石斑鱼、大黄鱼在世界的养殖概况和它们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情况.然后阐述了海水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生产绿色环保饲料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芦惟本 《养猪》2010,(5):57-58
自198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工厂化养猪公司,我国养猪业以世人震惊的速度开始了从传统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转型。在与世界先进的养猪技术接轨之际,我国猪病也悄然与世界猪病同步。从20世纪90年代起疫病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04,25(4):37-37
中国“典型海水养殖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负责的“典型养殖海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成果日前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领先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海水养殖区环境被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4,(9):28-29
鲑鳟鱼类现已成为挪威、智利、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许多国家海水网箱主要养殖鱼类。近年,全球鲑鳟鱼类海水网箱养殖产量已达80万吨以上,并呈现持续迅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再过4年,即将迎来21世纪,在这4年中,从我国的宜渔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分析,以1993年为基数,到2000年将再增加1000万吨水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即使如此,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仍然是低的,仅达当前世界人均水平。一、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态势从1978──1993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以平均年递增14.6%的速度发展,1978年水产养殖总产量仅121.l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44.9万吨,内陆养殖为76.2万吨),1993年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956.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308.7万吨,内陆养殖产量为648.2万吨),1994年水产品总产量已提前6年完成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蛋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蛋鸡的养殖数量和鸡蛋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养殖技术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生产周期短、防疫观念落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姫 《甘肃畜牧兽医》2016,(22):123-124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不断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对水产品的需求和要求都不断的提高.伴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愈发重视,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健康的养殖技术成为了当今水产养殖的主流.在世界水产养殖技术日臻成熟的现在,为迎合当今水产健康养殖的主流,需要提升我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健康的水产养殖技术不仅仅只包含先进的养殖技术、健康养殖的水产品,它相对于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更多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附和我国现阶段的生态发展要求,营造一个健康、可循环的生态环境,使得我国水产养殖保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东饲料》2005,(3):29-29,28
大菱鲆是欧洲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饵料转换量高,生长迅速,耗氧量低,非常适合高密度养殖和远距离运输。在英国自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养殖,目前已经达到企业化生产水平。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把大菱鲆引进我国,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取得了全人工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大批量生产性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农业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居于首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发达的养殖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从我国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提升我国养殖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20多年,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随着海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对养殖区及其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循环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和海水排放的无害化是绿色养殖的基本要求。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多样,技术先进,操作简单,而海水循环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具有很多限制因素,例如其空间大小、生物安全性、处理效率、操作简易性等都需要满足要求。本文针对当前海水循环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的研究概况,综合分析各处理方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探讨在循环养殖过程中如何高效安全处理废水。  相似文献   

15.
曲忠 《甘肃畜牧兽医》2016,(14):125-126
海水鱼类养殖是海水养殖中一个重要产业,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养殖面积的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提高,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问题也随之出现。已成为制约海水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此,全面了解海水养殖鱼类病害问题十分重要。本文就海水养殖鱼类病害发展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水产配合饲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锐全 《广东饲料》2003,12(1):39-41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量最大的国家,2001年水产养殖总产量为2700万t,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也是世界上水产配合饲料最大的生产国,几乎所有类型的水产配合饲料都有在我国使用,包括低蛋白、全植物性的鲤科鱼类饲料;高蛋白、加工技术先进的虾类饲料;以及加工设备要求较高的膨化饲料。在全世界1600万t左右的水产配合饲料年产量中,我国的产量约为800万t,占了世界产量的一半。根据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趋势将有以下特点:1产量持续上升水产养殖业是世界上发展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水养殖生产国家,植物蛋白质在海水鱼类饲料中的使用愈发普遍,由此引发的海水鱼类肠道损伤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植物蛋白质在海水鱼类饲料中的大量使用会诱发肠道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完整性和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是肠道健康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本文综述了以豆粕为主的植物蛋白质对海水养殖鱼类的肠道黏膜屏障以及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由饲料中植物蛋白质引起的海水鱼类肠道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肉鸭养殖是我国水禽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肉鸭养殖量位居世界第一,伴随着养殖总量不断增长,养殖方式也不断进步,呈现出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多种养殖模式。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肉鸭养殖总量和养殖水平相对较高,其养殖模式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集约化蛋鸡饲养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蛋鸡养殖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的蛋鸡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很多都来自于我们在从事养殖生产中的一些认识上的错误理解。笔者从事农村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二十几年,总结认为农村蛋鸡养殖存在着以下十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饲料研究》2005,(6):62-62
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报道,我国的海水虾类养殖业从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20个年头。1978年开始组织中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攻关,于1982年获得突破性进展。1983年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急速上升,到1992年仅10年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