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闽红87/298、闽红88/31是福建省农科院蔗麻所选育的红麻新品系,1995年引进我所,经连续三年品比试验,比青皮三号与粤74/3增产皆显著,表现高产、稳产、抗红麻炭疽病,适于贵州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4个红麻新品种1997~1999年三年6个试点,18个点次联合区试结果表明:闽红367产量居首位,平均干皮产量390.5kg/亩,比两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其他依次为福红95-1、福红95-2、闽红376,比两对照种增产也均达极显著,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测验:闽红367、福红95-2、闽红376,比两对照种增产也均达极显著。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测验:闽红367、福红95-2、闽红376。回归系数b值  相似文献   

3.
闽红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所在1990年以闽红82/34与红麻917杂交后的F3再与芙蓉红麻369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闽红964经多年区域试验与示范,试验种植表现为经济性状优、高产稳产、纤维品质好,抗炭疽病、立枯病,适应性广,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的红麻新品种。2010年3月,闽红964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4.
闽红964系从(闽红82/34×红麻917)F3×芙蓉红麻369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福建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平均原麻产量6699.0 kg·hm-2,分别比对照红引135和粤74/3增产30.7%和8.3%,均达极显著标准.闽红964植株高大、茎粗、有效株数多、抗病力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该品种纤维品质和抗病性亦均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997~1999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 4个红麻新品种 1 997~ 1 999年三年 6个试点 ,1 8个点次联合区试结果表明 :闽红 36 7产量居首位 ,平均干皮产量 390 .5 kg/亩 ,比两对照增产达极显著 ,其他依次为福红 95— 1、福红 95— 2、闽红 376 ,比两对照种增产也均达极显著。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测验 :闽红 36 7、福红 95— 2、闽红 376 ,回归系数 b值小于 1 ,稳定性好 ,适应性广。 4个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及纤维品质均优于两对照种 ,可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4个红麻新品种1997~1999年三年6个试点,18个点次联合区试结果表明:闽红367产量居首位,平均干皮产量390.5kg/亩,比两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其他依次为福红95-1、福红95-2、闽红376,比两对照种增产也均达极显著.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测验:闽红367、福红95-2、闽红376,回归系数b值小于1,稳定性好,适应性广.4个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及纤维品质均优于两对照种,可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红麻新品种闽红298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闽红298系1985年从红麻722×青皮三号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1989-1997年与青皮三号复壮种进行省内外46点次对比,平均亩产原麻423.3公斤,比青皮三号增产16.13%,达极显著。与粤74-3原种对比40点次,平均亩产原麻425.7公斤,比粤74-3增产12.74%,也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我省近几年来选育的红麻新品种的生产潜力、品种特性及适应性,为生产上推广良种提供科学依据。1994一1996年由省农业厅经作处主持,进行全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现将三年14点次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l参试品种与试点参试品种4个,即省农科院甘蔗所选育的闽红对、闽红298,福建农大作物遗传所选育的福红5号、褐红6号。以粤74-3和青皮三号为对照种(两品种均提纯复壮)。试点:平和、漳浦、莆田等县经作站与福建农科院甘蔗所、福建农大遗传所等五个试点。2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l.5-2.0…  相似文献   

9.
闽红298系1985年从红麻722×青皮三号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红麻新品种。1989—1997年与青皮三号复壮种进行省内外46点次对比,平均亩产原麻423.3公斤,比青皮三号增产16.13%,达极显著。与粤74—3原种对比40点次,平均亩产原麻425.7公斤,比粤74—3增产12.74%,也达极显著。该品种植株高大、茎粗、有效株数多、抗病力强、丰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1995—1998年省内外累计生产示范6.942万亩。  相似文献   

10.
1997—1998年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清明  臧巩固 《中国麻作》1999,21(2):5-8,38
“九.五”第一轮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1998年全国红麻主产区的河南省信阳地区。福建省龙文区等具有不同生态条件的九省十点进行。参试品种(系)为KB11,KB2,743(CK),福红951,福红952,闽红88/31,DO2,浙3。本文对7省8点2年3重复的8个参试品种(系)纤维产量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几项变异来源进行LSD法测验及稳产性参数的估算,并结合其产量构成因素,抗逆性,生育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安徽省主产麻县之一,红麻在我县经济作物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常年播种面积10~15万亩,80年代以青皮三号为当家品种,因普遍混杂退代,发生早花,给麻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种子部门也常惹来很多麻烦。90年代初县种子公司向福建引进“闽红82/34”,...  相似文献   

12.
金关荣  朱强 《中国麻作》1994,16(1):19-23
1986-1991年,经过调查,试验,示范,筛选出对主作红麻生长影响小,经济,生态效益明显提高的麻田种植新组合:“麦/矮杆四季豆/红麻-秋菜”,“麦/红麻-晚稻”等。1990-1991年,“麦/矮杆四季豆/红麻-秋菜”组合省内多点示范120亩,亩产原麻480.74公斤,全年合计产值1216元,比对照“麦/红麻-秋菜”组合增产值40.4%,“麦/红麻-晚稻”组合示范41.43亩,亩产原麻384.43  相似文献   

13.
“九·五”第一轮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1998年在全国红麻主产区的河南省信阳地区、福建省龙文区等具有不同生态条件的九省十点进行。参试品种(系)为KB11、KB2、743(CK)、福红951、福红952,闽红88/31、D92、浙3。本文对7省8点2年3重复的8个参试品种(系)纤维产量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几项变异来源进行LSD法测验及稳产性参数的估算,并结合其产量构成因素、抗逆性、生育期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KB11表现最好,平均纤维产量为248.85公斤/亩,比对照214.75公斤/亩增产15.88%,且其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纤维品质均优于对照。闽红88/31的平均纤维产量比KB11与对照的增产率仅低0.05个百分点。KB2、福红952、浙3、福红951、D92依次比对照的增产幅度为:15.75%、15.67%、14.44%、13.15%、12.39%,其它性状大部分优于对照。所有参试新品种均适宜在长江、淮河流域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l”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春播);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3732.75kg/hm^2,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9%,居首位;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3.6%,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11的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3和0.22个百分点,也高于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11”是-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经在全国示范试种.深受麻农欢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徽省近年来引进的红麻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分析各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阳出KB2、闽红298、浙江402等品种比对照Ⅰ74-3增产4.85-10.08%。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比对照Ⅱ青皮3号增产8.55-14.26%,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各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均优于两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6.
闽红31系以红麻青皮3号为母本与7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9~1998年与青皮3号复壮种对比41点次,平均亩产原麻427.5kg,比青皮3号增产16.68%,达极显著。与粤74/3原种对比51点次,平均亩产原麻423.8kg,比粤74/3增产13.62%,亦达极显著。该品种群体整齐、植株高大、茎粗、有效株数多,抗炭疽病力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至2000年省内外累计示范推广0.7万hm^2。  相似文献   

17.
闽红82/34系我所1980年从南选×紫光有性杂交后代中育成的红麻新品种。1984—1989年经品系比较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原麻352.5公斤,比主对照品种青皮3号增产12.98%;比副对照品种722(对比44点次)增产9.66%,均达极显著标准。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特性。1987—1990年省内外累计示范试种1万多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红麻在泥炭土改良的铅锌矿渣下的耐性,试验以红麻品种闽红362和T14为材料,在不同泥炭土处理(对照组:0、改良一:15%、改良二:30%)改良铅锌矿渣下进行盆栽试验,分析Pb、Zn的富集与转运能力,以及各部位的亚细胞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Pb、Zn在不同红麻品种及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主要分布于根部,两红麻品种对Zn的富集与转运能力高于对Pb的富集与转运能力,且随着改良剂浓度的增加,Zn的转运系数呈增大的趋势;Pb主要存在于红麻的细胞壁组分中,改良剂的加入降低了Pb在细胞器的占比,Zn则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液中,改良剂的加入使闽红362茎部Zn在细胞液的占比上升,而在T14中则呈现下降趋势;Pb和Zn在红麻体内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存在,改良剂的加入,使在植物体内活性较强的Pb化学形态占比下降,而根部Zn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占比上升。因此,液泡区隔化、细胞壁固持和重金属以低活性的化学形态为主可能是两红麻品种应对重金属胁迫的重要耐性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徽省近年来引进的红麻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分析各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出KB2、闽红298、浙江402等品种比对照Ⅰ74-3增产4.85~10.08%.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比对照Ⅱ青皮3号增产8.55~14.26%,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各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均优于两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0.
红麻杂种优势利用这项技术正在麻区广泛应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1983年我县由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提供的杂交红麻种子(H005)进行了试种。1984年发展到5个乡15个点,比大面积种植的青皮三号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准。据1984年10个点次调查,杂交红麻具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