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骆驼肠毒血症是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和痉挛为特征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对骆驼致病的主要有A、C、D 3型。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可杀死。但芽孢抵抗力强,煮沸须经90 min方可杀死。2011年9月24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来克草场骆驼发病,经诊断为骆驼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魏氏梭菌是引起人和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的厌气性病原菌。它对人可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对畜(禽)则引起马、骆驼、牛、羊(山羊)、猪、禽、梅花鹿、水貂和兔等的肠毒血症和出血性或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有关马的肠毒血症 Gordou(1974)最早报导了马的牧草病,认为是由 D 型魏氏梭菌所致。Montgomerie 及 Rowlands(1937),Mason 及 Rolinson(1938)记  相似文献   

3.
绵羊肠毒血症是绵羊感染的重大疾病之一,主要由D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具有死亡速度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绵羊肠毒血症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因此,养殖户主要以预防为主。绵羊肠毒血症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以绵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为出发点,对绵羊肠毒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牛肠毒血症比较少见。文献中有关牛肠毒血症的论述为犊牛肠毒血症,或称牛急性出血性肠炎,亦称犊牛痢疾。1953年,Oriner及Bracken在美国记述了犊牛的肠毒血症。本病侵害3~5日龄的犊牛,症状与羔痢相似。剖检变化主要是急性肠炎,有深红色肠内容物,同时还有肠粘膜的坏死、  相似文献   

5.
根据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黑疫、肉毒中毒和破伤风七联菌苗试验结果,以普遍应用的快疫、羔羊痢疾、猝狙和肠毒中毒血症四联菌苗为基础,剔出其中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一种或两种成分,配制成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和黑疫五联苗;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和肉毒中毒五联苗;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和破伤风五联苗;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黑疫和肉毒中毒六联苗;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黑疫和破伤风六联苗;快疫、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肉毒中毒和破伤风六联苗。用绵羊试验了这些菌苗的免疫效力用上述六种菌苗免疫羊血清对各种相应细菌毒素的中和滴度测定了各种菌苗的效力。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根据防疫需要,以快疫、羔羊痢疾,猝狙和肠毒血症四联菌苗为基础。随意与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菌苗配成各种多联菌苗供用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舍饲肥育绵羊死亡的主要原因。由 D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占消化系统病疾死亡的40%。体液免疫对于预防肠毒血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增加 D 型梭菌毒素的体液免疫,可以增强绵羊对肠毒血症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鹿肠毒血症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肠毒血症是养鹿业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 ,为有效防制该病 ,本文对近年来鹿肠毒血症 (魏氏梭菌病 )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1 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免疫持续期1年。  相似文献   

9.
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肠水肿、胃肠水肿、小猪摇摆症或麻痹性中毒等,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肠水肿、胃肠水肿、小猪摇摆症或麻痹性中毒等,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牛肠毒血症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的病原可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故名肠毒血症。某奶牛场11~14月龄育成牛感染大肠杆菌,爆发急性肠毒血症.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以前报告的基础上,主要报道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和快疫、羔羊痢疾、猝狙及肠毒血症四联干粉菌苗的制造、检验及推广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宠物兔肠毒血症是肠道内致病菌快速增殖产生大量毒素,并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毒血症和重要组织脏器损伤与衰竭的一种疾病。1病原特性目前国内外报道与兔肠毒血症有关的致病菌主要有A型魏氏梭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A型魏氏梭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水和空气中。该菌不能在健康动物肠粘膜上沾附或侵袭,但在适宜环境因素及条件下,能高速增殖,引起梭菌性肠毒血症。例如喂食高淀粉日粮或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edemadisease of swine,ED)是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enterotoxemia)。1938年Shanks首先报道了此病。1949年Timoney用自然病例肠内容物的上清液静脉注射,复制出了猪水肿病,并推测猪水肿病是一种肠毒血症。1951年Handson、Huck和Shand以及Bultain从水肿病病猪的肠道分离出溶血性大肠杆菌,后来研究证明这些大肠杆菌属于少数几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急性、散发性和致死性肠毒血症,也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文章主要从水肿病的概念、流行特点、致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综合预防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奶牛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少见。2006年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后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治疗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水肿病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胃水肿、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断乳后幼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本病常出现内毒素中毒的休克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8.
犊牛魏氏梭菌病,也叫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发生于7-15日龄幼犊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临床上以急性死亡和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绵羊肠毒血症是严重危害绵羊养殖产业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又被称为软肾病,是由产气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近几年,随着新疆托里县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调整,绵羊逐渐向着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转变,同时绵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高发趋势,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绵羊肠毒血症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奶牛的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发生此病少见。2006年黑龙江省农垦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东北农业大学专家专门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