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以来,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03年至今我接触到的奶牛附红细胞体病5例,经过治疗全部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疽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目前,牛附红细胞体确定有3个种,分别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小板周围和血浆中。奶牛患附红细胞体病不仅导致奶产量降低、奶牛生育力下降,而且还可导致奶牛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将奶牛体内的附红细胞体完全清除,所以此病较  相似文献   

3.
应用血液压片镜检法和血液涂片染色法,对邯郸地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检测,旨在了解奶牛附红细胞体在邯郸地区的感染率和奶牛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邯郸地区犊牛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最高,为62.3%;其次是泌乳牛,为52.6%;青年牛最低,为48.2%.整体上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不高,泌乳牛、青年牛、犊牛的发病率分别为1.9%...  相似文献   

4.
奚应海 《乡村科技》2019,(11):93-94
附红细胞体病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其病原为附红细胞体,可感染动物或人,使病患出现发热和溶血性疾病,而奶牛感染后会降低其泌乳和繁殖性能,给奶牛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8年8月,宁陵县某规模化奶牛场出现发热、消瘦和贫血等临床症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技术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所引起,通过进行积极治疗,使得该病在奶牛场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在流行病学特点上,附红细胞体病具有发病动物种类广泛、隐性感染率高的特点。附红细胞体相对宿主有特异性,也有互感性,如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兔;绵羊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人;牛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2]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及媒介昆虫4种[3]。  相似文献   

6.
李子平  王鹏  胡自然  李子清  张占民  张富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3-16804,16925
[目的]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滴镜检法对冀西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散养奶牛户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奶牛温氏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发病率、传播途径和死亡率,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结果]无论夏季还是冬季,该地区奶牛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均较高,且夏季高于冬季,但发病率均不高。红细胞感染率夏季高于冬季。母子之间存在垂直传播,并且呈现出母代感染率高则子代感染率也相应升高的趋势。红细胞感染率在90%以上奶牛组与阴性奶牛组相比,总蛋白(TP)和球蛋白(G)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A)有所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保障冀西北地区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化验室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骨髓、血浆中引起的二种人兽共患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疽、发热为主要特征。附红体病可通过昆虫媒介、胎盘、污染器件等多种途径传播㈣,奶牛附红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报道,我国许多省份也报道过该病。有研究认为附红体病可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可吞噬红细胞的营养材料,导致其过早死亡,并引发各种病理变化,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可作为附红体感染诊断和治疗评估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不仅导致生产力下降,还会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文章提出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给人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多为混合感染。通过对宁夏某奶牛场送检的发病犊牛的各种脏器组织及粪样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等检测,并对发病犊牛和同群犊牛的血样进行附红体检测。结果表明,该场发病犊牛存在附红细胞体、致病性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和链球菌的混合感染,且附红细胞体感染为主要发病原因;未发病的犊牛存在着附红细胞体隐性感染。对发病犊牛使用血虫净(贝尼尔)进行治疗的同时,使用氧氟沙星全身给药,病牛发生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牛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牛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血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可感染各种品种和年龄的牛,以贫血、黄疽和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对该病的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本文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介绍了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和防控。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内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生病。从不同方面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以期为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文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诊断治疗,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文针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诊断治疗,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动物体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群多形态微生物。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附红细胞体有14种。在不同动物体中寄生的附红细胞体各有其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细胞体感染。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而导致犬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生理指标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近几年,猪的病例报道较多,奶牛的附红细胞体病发病却较少,但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临床上病牛以持续发热、贫血、消瘦和黄疽为主要特征,并可继发慢性子宫炎症、蹄叶炎,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猪附红体病,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猪传染病。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流行该病。  相似文献   

20.
针对附红细胞体耐药性问题,探索出一套体外附红细胞体药敏试验方法,对500余场次的动物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其高敏药物进行紧急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附红细胞体药敏试验方法的应用,给困扰养殖业的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