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从植物根部分离出的微生物,借助其代谢过程或代谢产物,以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尤其是营养环境。如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参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增加有效养分,分泌激素,刺激植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等。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化肥、农药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环境问题,并且使生产成本提高。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应用微生物来代替化肥和农药寄予了厚望,从而对植物与根际促生菌关系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根际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一部分根际细菌能够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这一类细菌被称作根际促生菌(PGPR)。PGPR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解磷固氮,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式促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能产生各类分泌物,影响根际微生物组的结构,土壤碳氮含量,酸碱度等非生物因素对根际微生物组也具有影响。PGPR通常作为微生物肥料运用在农林业上,如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促生菌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笔者对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作用机理,植物与非生物环境对根际微生物组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展开综述,为根际促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际促生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其促生机制可以帮助植物获取营养物质、调节植物激素水平、增强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等。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植物促生菌及其促生机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环境问题。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上,兴们对接种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治作物病害给予了高度重视。阐述了植物促生菌及其作用途径和促生机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忽视了植物-微生物-土壤系统巨大的生物学潜力。植物根际促生菌可以在根际释放养分,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来源菌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化肥减施政策的约束下,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特性及其作用,对于推动农业的高产和高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土壤-促生菌-植物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微生物肥料开发、应用及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植物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概念与种类,综述了PGPR通过固氮、溶磷、产生嗜铁素、调控植物激素发挥的直接作用机理,以及作为生防制剂的间接作用机理,并阐述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际促生菌是一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也可以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攻击、帮助建立共生根瘤菌或菌根。本文从根际促生菌的种类、作用机制及研究状况3个方面对植物根际促生菌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根际促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类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例如土壤盐碱化、干旱等,进而导致水稻大量减产。为促进盐碱胁迫下植物的生长,从黑龙江省安达盐碱地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了6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并对其促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6株植物根际促生菌能够显著促进拟南芥、水稻和玉米在盐碱条件下的生长,使生物量大幅提高。这些PGPR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良好的抗逆性,其分泌的促生物质不尽相同,说明这些根际促生菌具有不同的促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常年施用化肥会对土壤、大气以及水体等产生有害影响,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广泛生存在植物根际,是具有生防并起促生作用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对作物生长发挥重要作用,正逐步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包括直接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及间接控制病原菌作用。同时,综述了PGPR菌剂的应用状况。最后,对PGPR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GPR生物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贵州地区的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6株根际促生菌,经16S rRNA基因分子鉴定,它们分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束村氏菌属(Tsukamurella sp.)、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和根瘤菌属(Rhizobium sp.)中。促生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溶磷解钾性能最优的菌株为GD-3菌株,固氮效能最高的KKS-6-N1菌株,此外6个菌株具有溶磷解钾固氮、产IAA、产NH3、产HCN能力、可分泌嗜铁素及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等多种促生性能,可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8-154
化肥农药的滥用已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危及农产品安全,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发环境友好、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性、多重防治机制共同作用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因其较强的植物根部定殖能力及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直接促生和间接促生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PGPR的促生作用机制,并分析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可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是生物肥料重要的种质资源。本文从水稻根际土壤分离纯化根际促生菌,进行菌株鉴定,测定其促生能力。经过16S rDNA测序比对,筛选得到解磷菌4株(Bacillus pumilus LZP02,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8,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LZP10,Bacillus ginsengisoli LZP05),溶磷菌3株(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Bacillus oryzaecorticis LZP04,Bacillus ginsengisoli LZP07),解钾菌3株(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1,Bacillus subtilis LZP06,Bacillus licheniformis LZP09)。养分转化能力测试结果表明,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1和Bacillus subtilis LZP06解钾能力较好;Bacillus pumilus LZP02和Bacillus huizhouensis LZP05解磷能力较强;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和Bacillusginsengisoli LZP07溶磷能力较好。对养分转化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激素分泌能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菌株均能产生生长素、赤霉素,均具有合成铁载体的能力。综合分析菌株养分转化与激素分泌能力发现,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Bacillus huizhouensis LZP05和Bacillus subtilis LZP06促生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成果为水稻微生物肥料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植物促生菌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目前植物促生菌应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世界各国对植物促生菌开发和应用的现状,以及促生菌产品的商业化,剂型与施用媒介,同时简要介绍了加拿大植物促生菌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从植物根围土壤中筛选到具有高效促生作用的细菌菌株的分类地位和促生效果,并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从33个供试土样中分离得到1 700多个细菌菌株,在小麦上进行了促进生长的筛选。经过初筛、复筛,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最终得到2株具有良好促生效果的细菌菌株ZX-7和ZX-9,菌株ZX-7和ZX-9处理的小麦根重比对照分别增加38.8%和26.1%,鲜重比对照分别增加26.9%和19.3%、株高比对照分别增加7.4%和3.9%。通过对其16S rDNA序列分析,两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细菌菌株,经平皿初筛,分别筛选出对黄瓜幼苗、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促生作用的细菌11和5株,再经营养钵促生实验筛选出2株对黄瓜、番茄幼苗均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PGPR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所筛选细菌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为进一步构建PGPR广适菌群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猪用生长激素(porcine somatotropin,PST)脂质体对小鼠的促生长作用与缓释效果。[方法]将试验小鼠随机分组,试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PST纯品和PST脂质体,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7、14和28 d后称重,计算小鼠增重率。[结果]试验组小鼠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PST和PST脂质体对小鼠有促生长作用,且PST脂质体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PST脂质体缓释期长达7 d以上,具有显著的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应用5mg·kg~(-1)(Ⅰ)、10mg·kg~(-1)(Ⅱ)和20mg·kg~(-1)(Ⅲ)3个剂量的弗吉尼亚霉素,并设20mg·kg~(-1)杆菌肽锌(Ⅳ)组和空白对照(Ⅴ)组,对900只 AA 肉鸡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在整个试验期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Ⅰ,Ⅱ,Ⅲ和Ⅳ组肉鸡的增重分别提高了2.23%,5.42%,5.15%和2.52%;饲料/增重分别降低了1.30%,4.35%,4.35%和1.30%;肉鸡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了0%,2.22%,1.67%和0.55%;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3.39%,11.445,9.11%和3.81%。并且试验Ⅱ组和Ⅲ组肉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均明显(P<0.05)高于试验Ⅳ组。试验各组的屠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从上所述,肉鸡饲料中添加弗吉尼亚霉素或杆菌肽锌均能降低肉鸡死亡率,提高肉鸡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其中10mg·kg~(-1)和20mg·kg~(-1)弗吉尼亚霉素组的效果优于其它各组。建议在肉鸡生产中使用弗吉尼亚霉素的推荐剂量为10~20mg·kg~(-1)。  相似文献   

18.
铜与下丘脑促生长调控机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铜与下丘脑促生长调控机能的关系,即许多学者认为高铜的促生长机制与促生长激素轴的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有关。铜在下丘脑水平可能是调节了生长抑素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对当归和羌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的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以当归、羌活的根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具有固氮、溶磷和分泌3-吲哚乙酸(IAA)能力的菌株。通过对菌株的固氮酶活性、溶磷能力及分泌IAA的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促生性能优良的菌株;进一步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优良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12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其固氮酶活性为0.30~4.04 nmol C2H4·mL-1·h-1;6株溶解无机磷的菌株,溶磷量为290.98~420.33μg·mL-1;3株产IAA的菌株,IAA分泌量为10.38~18.63μg·mL-1。经鉴定,溶磷特性优良的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错玫杆菌属(Falsirhodobacter),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综合各菌株的促生特性,筛选出2株促生性能优良的菌株:WQP-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促生内生真菌S12、S50对环草石斛幼苗生物量、光合作用特征、酶活力、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12和S50对环草石斛的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生物量有显著提高,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环草石斛的叶绿素含量、Chla/Chlb值、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和PAL活力.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作用效果逐渐减弱并回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