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9种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胀果甘草和疏叶骆驼刺2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升高,2种豆科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在低浓度NaCl胁迫下,2种植物种子萌发差异不明显,而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差异较大。随着NaCl浓度增大,2种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疏叶骆驼刺的SOD活性明显高于胀果甘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与NaCl浓度分别呈现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关系;与胀果甘草相比,疏叶骆驼刺POD活性相对较高,也说明其抗逆性明显高于胀果甘草;在低浓度NaCl胁迫下,胀果甘草的可溶性糖含量比疏叶骆驼刺低,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则呈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澳大利亚引进的大洋洲滨藜、灰滨藜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统计萌发率。试验结果表明,2种滨藜种子的累计萌发率均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2%NaCl溶液胁迫对滨藜种子即构成显著伤害。在NaCl浓度达1.8%时,大洋洲滨藜萌发率仍有15.3%,灰滨藜则表现为完全抑制。将未萌发的种子转入蒸馏水中继续萌发,2种滨藜的种子均能恢复萌发。种子萌发试验初步说明大洋洲滨藜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优于灰滨藜。  相似文献   

3.
以澳大利亚引进的大洋洲滨藜、灰滨藜种子为研究时象,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统计萌发率.试脸结果表明,2种滨藜种子的累计萌发率均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2%NaCl溶液胁迫对滨藜种子即构成显著伤害.在NaCl浓度达1.8%时,大洋洲滨藜萌发率仍有15.3%,灰滨藜则表现为完全抑制.将未萌发的种子转入蒸馏水中继续萌发,2种滨藜的种子均能恢复萌发.种子萌发试验初步说明大洋洲滨藜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优于灰滨藜.  相似文献   

4.
沙芥(Pugionium corrnutum(L.) Gaertn.)为中国特有种,是1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沙生蔬菜.本实验以野生沙芥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其在20℃~30℃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及蒸馏水恢复后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以及萌发后幼苗下胚轴、胚根的长度和干重、苗干重.结果表明:(1)在NaCl处理条件下,沙芥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其处理浓度达300mM及以上时则完全抑制种子萌发.(2)将各处理中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进行恢复萌发,所有浓度下的种子均有萌发;NaCl浓度为200mM~400mM的种子最终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NaCl浓度为100mM和200mM的下胚轴长度高于对照.由此可见在NaCl环境中沙芥种子具有萌发潜力,幼苗也有出土的形态优势.  相似文献   

5.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张兰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2):172-17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I和复合盐及等渗溶液(PEG6000)处理下园林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L)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在低浓度复合盐溶液(2.9 g·l-1)中黑麦草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对照(蒸馏水);单盐NaCl溶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复合盐溶液,渗透势为.0.2-0.4MPa时.PEG6000溶液对黑麦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等渗NaCl溶液差异不显著.而在较低渗透势溶液中PEG6000溶液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等渗的NaCl溶液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黄连木种子萌发困难的问题,运用双因素多水平重复试验设计,开展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萌发试验。壳聚糖浓度水平为0.2%、0.4%、0.6%、0.8%、1.0%,浸种时间分别为1、2、3、4 d,用蒸馏水浸种作对照。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处理的黄连木种子很难萌发,壳聚糖可诱导种子提前萌发;壳聚糖溶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以浓度为0.2%的效果较好;壳聚糖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浸种1 d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浸种2 d的种子发芽势最高;壳聚糖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经0.6%的壳聚糖溶液浸种1 d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红花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了7个NaCl浓度(0.10%、0.15%、0.20%、0.30%、0.50%、0.70%、0.90%)和蒸馏水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对红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对红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总体上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状态。0.1%NaCl溶液可促进红花种子萌发,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均高于对照组;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其相对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低于对照组,累计发芽率减小。  相似文献   

8.
张鹤山  刘洋  田宏  蔡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9-440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野葛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可有效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擦破种皮、浓硫酸浸泡、温水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和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来处理野葛种子,在25℃恒温培养箱内催芽,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3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野葛种子芽率最高,其次为温水浸种和2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温水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野葛种子的硬实率,但以摩擦种皮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为佳。[结论]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种是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萌发情况,并探明黑果枸杞萌发的最适NaCl浓度。[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大,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数目逐渐增多,在NaCl浓度为0.3%~0.4%之间时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好,随后随着浓度的增大萌发数逐渐减少。[结论]生产实践中,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的NaCl胁迫处理,可能会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5种浸种药剂(蒸馏水,0.1%水杨酸,0.01%赤霉素,0.1%硝酸钾,0.3%过氧化氢),5个浸泡时间(0,2,6,12,24 h)以及5种NaCl浓度(0,20,40,60,80 mmol·L-1)对龙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药剂和NaCl浓度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浸种时间对发芽率无影响(P>0.05),影响次序为浸种药剂=NaCl浓度>浸种时间。单因素NaCl试验(NaCl浓度分别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结果表明,发芽率随NaCl浓度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P>0.05);复萌试验结果显示,龙葵种子能在NaCl溶液中保持活力,复萌率随NaCl浓度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P<0.05),不同NaCl浓度处理间总发芽率无显著差异(P>0.05);龙葵种子耐盐半致死浓度介于40~60 mmol·L-1之间,耐盐极限浓度介于60~80 mmol.L-1之间。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皮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特点及在最适变温条件(30/15C)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后的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及恢复萌发特点。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浓度低于0.3mol/L的NaCl溶液对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萌发率变化的趋势表现为随NaCl浓度增高而降低。将在盐溶液中不萌发的镰叶锦鸡儿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表现为随盐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及幼苗出苗特点为快速而集中,而白皮锦鸡儿为缓慢而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盐生草种子萌发的耐盐性及幼苗的耐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草种子,分析盐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浓度低于0.05mol/L的NaC1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10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且萌发率与盐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d后,将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最终萌发率都达到了对照种子的85%以上,表明盐胁迫下种子仍保持较高的萌发潜力;种子萌发恢复率与处理盐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自然生境中萌发的幼苗可能会整个暴露在空气中遭受干旱胁迫,或者萌发后的幼苗因无后续的降雨而变干。但是,盐生草幼苗早期具有忍受干燥,在下次水合后能够恢复生长的能力。幼根的长度和干燥时间影响幼苗的生长恢复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对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温度、盐分、干旱胁迫和果翅对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叶假木贼种子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均有较高的萌发率,这说明低温仅仅抑制了无叶假木贼种子的萌发速率,但并不影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随着盐分浓度的增高,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在12g/L的NaCl溶液中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下降,将在盐溶液中处理过未萌发的种子用蒸馏水冲洗后,萌发恢复率较高。随着PEG溶液浓度的增加,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复水后种子萌发率恢复正常,说明高浓度的PEG溶液对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具翅种子的萌发率较低,表明果翅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去除果翅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该研究对减缓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盐分和贮藏对胡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研究贮藏时间和盐分对胡杨种子萌发以及恢复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储存条件下胡杨种子的生活力下降较慢,在前4周胡杨种子的活力一直保持在90%以上,10~20周种子活力丧失.浓度低于0.2 mol/L的NaCl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3 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0.5 mol/L时为零.且萌发率与盐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将未萌发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后,萌发恢复率极低,表明NaCl处理后的种子永久地失去萌发力,盐分对胡杨种子萌发的抑制主要是离子毒害,而不是渗透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青藏高原小麦种子的产量及品质,探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在恒温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0.1、0.2、0.4 mol/L)NaCl、Na2CO3、HCl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探讨不同试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Na2CO3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与NaCl相同,小麦种子萌发率随Na2CO3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不同浓度HCl浸种12 h后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同,HCl浓度为0.1 mol/L时,小麦种子在10 d内最高萌发率仅为23.1%;浓度为0.2 mol/L时,HC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HCl浓度为0.4 mol/L时,小麦种子萌发受到较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6.
紫花蝇子草种子萌发对水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NaCl和PEG(分子量为6000)胁迫处理对紫花蝇子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蝇子草在三种光周期条件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0/15℃~25/30℃,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20/25℃。(2)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种子最终萌发率逐渐降低、平均萌发时间逐渐延长、种子萌发进程变得缓慢;浓度大于50 mmol/L的NaCl溶液就能够显著影响紫花蝇子草种子萌发,浓度至250 mmol/L时种子不萌发,种子萌发期对NaCl胁迫敏感。(3)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升高种子最终萌发率逐渐降低、平均萌发时间逐渐延长、种子萌发进程变得缓慢;PEG质量分数在5%~10%范围对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但种子最终萌发率依然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80%左右),PEG质量分数在20%~25%范围种子最终萌发率急剧下降直至到0。综合分析表明,紫花蝇子草种子萌发期的抗盐性较弱、抗旱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7.
NaCl胁迫对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种子吸胀后先进行盐处理:种子萌发后,至根长达0.5~1cm时再进行盐处理)对黑麦分别处理24h和48h(共4种处理),观察其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处理都是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且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经NaCl胁迫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畸变率不断上升,且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处理间相比较,萌发后根长0.5~1cm再进行盐处理48h受到的影响最大。即有丝分裂指数最低,染色体畸变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下钠猪毛菜种子的萌发率及在最适变温条件(15~25℃)下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盐生植物钠猪毛菜种子的萌发率及恢复萌发率.结果表明:钠猪毛菜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为15~25℃.种子无论在光暗交替还是黑暗条件下均能萌发且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NaCl溶液浓度低于100 mmol/L时对钠猪毛菜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300 mmol/L时,萌发率和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低浓度NaCl溶液对种子的胚根、胚芽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对胚芽的生长更有利,其幼苗阶段的干物质重量主要为胚芽重量.盐胁迫解除之后,钠猪毛菜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呈现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化学处理对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硝酸钾(KNO3)和氯化汞(HgCl2)溶液等几种化学试剂浸泡种子的方法,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化学试剂,并确定最佳使用浓度,以提高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较对照(清水浸泡)提高110%;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浓度氯化汞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温度、NaCl和水分胁迫对白藜种子萌发及其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下白藜种子的萌发率及在最适温度25℃下用不同浓度(0.05,0.10,0.20,0.30,0.40,0.60mol/L)的NaCl及等渗(-0.23,-0.46,-0.92,-1.37,-1.83,-2.27MPa)PEG-6000溶液处理下盐生植物白藜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恢复率。结果表明:白藜种子的萌发率与处理溶液的浓度或渗透势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低浓度盐溶液(0.10mol/L)中白藜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对照(蒸馏水);NaCl溶液对白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小于PEG-6000溶液。胁迫解除后,白藜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并且在一定浓度及渗透势范围内,萌发恢复率呈现随溶液浓度和渗透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