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稳系数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能准确和简便地估算品种的高产稳产性,把其分析结果与产量平均数和产量变异系数等参数结合起来,对我省玉米区域试验中的部分参试品种进行分析评价,了解其高产稳产性,为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玉米区试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了1994-1995年度全国北方春玉米区试资料,同时对几种品种稳定性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回归系数的大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品种稳定性差异的程度。其对稳定性的代表性要准确于其它稳定性参数;用回归系数坐标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但较繁琐。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高产稳产性简便可行,结果可靠,生产实践证明,分析结果与生产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5.
用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对1994年华北春玉米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12个品种中,3138高产稳产性最好,旱21×丹85566虽然丰产性好,但稳产性差。长试19丰产性和稳产性都差。高稳系数法,简便实用,所得结果与常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2009年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汇总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组合)的高产稳定性进行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7 7**),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1 9*);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r=0.126 8),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r=-0.788 5**,r=-0.779 9**)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玉米区域试验中高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稳系数法在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2年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1组的品系进行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宇玉30、DH618的产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CI6503的产量最低,稳产性也较差,没有高产适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9.
10.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HSC分析了1994-1995年华北夏玉米区试中熟组参试品种的高产和稳定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11.
12.
玉米杂交种酒单68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酒单688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自选系酒512为母本,自选系酒25D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甘肃省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折合产量11074.8kg/hm^2,较对照品种临单211增产13.0%,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居第2位。该品种露地春播生育期130d,属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籽粒含粗蛋白10.42%、粗脂肪4.07%、粗淀粉73.25%、赖氨酸0.42%。在人工接菌条件下,表现高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红叶病,高感矮花叶丸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和中东部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玉米杂交种豫玉2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玉20号(原名豫单15号)高产、稳产、抗逆性强、耐密植、结穗和结实性强,生育期适宜、品质优良。为中熟品种,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适宜夏直播、麦垄套种,密度每公顷6~6.75万株。制种产量一般3000~3750kg/hm2,父母本行比为1:4。 相似文献
17.
玉米产量与群体中个体果穗均匀程度关系密切。提出玉米果穗完整率是对一般描述“果穗均匀”性状的1种数值表达,实现以量化的方法评价个体在群体中的协调稳定性。测定了13个玉米品种的果穗完整率,并以此为根据,对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6万株/hm2种植密度下,13个玉米品种的果穗完整率变幅在71.6%~91.0%;单穗粒重达到205g以上、果穗完整率达到76%以上的品种,容易实现12000.0kg/hm。以上的产量目标。单穗粒重最高(252.9g)、果穗完整率最高(91%)的品种,实现了最高产量15007.5kg/hm2。高产品种须具备高的果穗完整率。 相似文献
18.
展望今后河南省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工作,最重要的是拓宽玉米种质资源,加强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选育工作,进一步开展各育种单位间的密切协作,并改革现行的玉米良种繁育体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玉米新品种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这种综合评估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品种的优劣,较之仅用产量这一性状评价一个品种更合理。同时,在育种实践中,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可根据育种目标,赋予各性状不同的权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