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燕  李世刚  刘朝霞  周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57-11459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资木瓜多糖,以资木瓜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提取的因素(酶用量、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温度对资木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酶用量和pH值,酶解时间的影响较小。纤维素酶法提取资木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0h,pH值4.0;此条件下资木瓜多糖的产率为9.24%。  相似文献   

2.
用纤维素酶提取藜蒿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藜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浓度1.2 g/L、酶解温度40 ℃、pH值5.5、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藜蒿多糖的得率为9.75%;以上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酶解时间、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率。[方法]以榨油后的油茶籽饼粕为原料,利用酶水解与传统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考察了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果胶酶对油茶籽饼粕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对提取工艺中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中性蛋白酶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的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20 min、加酶量2.0%,此工艺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15.66%,是优化前得率7.65%的2.05倍。[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油茶籽饼粕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选用甘露聚糖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作为提取平菇多糖的复合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复合酶用量,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考察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四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甘露聚糖酶400 U/g,木瓜蛋白酶240 U/g,纤维素酶600 U/g,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1 (mL/g),酶解温度52.0℃,酶解时间3.1 h,pH值5.7验证试验,多糖提取率为5.90%,纯度60.91%;相比之下,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为5.72%,纯度59.71%。因此,复合酶法提取可作为一种平菇多糖适宜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优化金银花多糖的复合酶法提取工艺,并评价金银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不同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配比、液料比、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试验因素,以金银花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筛选复合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评价金银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2.0%,果胶酶2.0%,木瓜蛋白酶0.5%;复合酶酶解金银花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m L/g)、pH为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金银花多糖得率为12.36%;金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2-·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811 mg/m L、1.363 mg/m L,但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金银花多糖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得率较高,提取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酶法提取贺兰山紫蘑菇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贺兰山紫蘑菇(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酶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蘑菇多糖得率高的单因素最佳值,然后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出该蘑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1.0%、固液比1∶70、酶解时间100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5.5。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2.58%。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及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金针菇多糖进行了光谱分析.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对加酶质量比、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复合酶添加量0.5%,加酶质量比(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2∶1,pH 6.0,酶解时间2h,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优化天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提供一些有益参数。[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酶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并将其与常规有机溶剂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4 mg/m l时,酶解效率最高;pH=4.5时,总黄酮的得率最高;酶解温度为50~55℃时,总黄酮的得率较高;酶解2.5 h的总黄酮得率最高。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值>给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玉米胚中总黄酮的提取参数为:纤维素酶浓度为0.5 mg/m l,pH=4.5,在50℃下酶解3 h,然后在80℃下浸提120 m in。酶法与有机溶剂法提取总黄酮的平均得率分别为4.65%和2.46%。[结论]酶法提取的提取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生产,完全可以取代常规有机溶剂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解法提取剑麻总皂苷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解-乙醇浸提法,以熊果酸作对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考察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及固液比对剑麻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显示,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对提取率影响较大,固液比的影响较小。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在选定的因素水平中,对剑麻总皂苷提取率影响程度为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质量浓度。方差分析pH、酶解温度对提取率影响显著,酶解时间影响较显著。最佳工艺条件是:pH=5.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00 min,酶质量浓度0.18 mg/m L,固液比1∶20,在此工艺条件下,剑麻总皂苷提取率为19.20%。[结论]该研究为纤维素酶解法提取剑麻总皂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甘孜虎掌菌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提高虎掌菌多糖提取率提供新的工艺技术.[方法]以甘孜虎掌菌为试验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甘孜虎掌菌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甘孜虎掌菌多糖的因素顺序为:复合酶用量>酶解温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复合酶用量和酶解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酶解温度与微波时间两因素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复合酶质量比1∶1、复合酶用量0.70%、pH 5.0、酶解温度51℃、微波时间4.3min、微波功率550 W,在此条件下的虎掌菌多糖提取率为16.09%,与模型预测值16.2537%的相对误差为1.02%,误差较小.[结论]建立的模型对甘孜虎掌菌多糖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纤维素酶提取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酶用量、酶作用的pH、酶作用时间和酶作用的温度对沙棘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与水提法、微波法和超声波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作用时间50min,酶作用的pH值为5.5,酶用量为2%,酶作用温度为5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棘多糖得率最高为7.36%。  相似文献   

12.
用复合酶酶解提取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用戊聚糖复合酶与复合纤维素酶酶解海带Lam inaria japonica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戊聚糖复合酶酶解海带的最佳酶解参数为酶加量0.06%,温度为40℃,pH为3.5,酶解时间为30 m in,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率为1.845%,粗提物中总硫酸根的质量分数为0.238%;用复合纤维素酶酶解海带的最佳酶解参数为酶加量0.208%,温度为50℃,pH为4.5,酶解时间为50 m in,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率为1.279%,粗提物中总硫酸根含量为0.231%。用两种复合酶酶解法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提取率均较水煮法高(0.968%)。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法提取毛酸浆果实中的果胶,同时考查了纤维素酶辅助酸法提取果胶的效果,比较了酸法及酶辅助提取果胶的得率及酯化度.结果表明;酸法提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温度90℃、pH 2.0、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74%,果胶的酯化度为65.1%.纤维素酶浓度选择0.3%、酶解时间90 min,酶解...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纤维素辅助提取法提取洋葱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考查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对洋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洋葱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添加相当于洋葱质量的0.2%的活性单位大于50 000 U/g的纤维素酶,pH值5.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用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9.78%,不加纤维素酶的洋葱多糖提取率只有4.91%。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复合酶辅助提取柚子皮多糖的工艺,以柚皮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辅助提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提取过程中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p H值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0%、提取温度60℃、p H值为4.0、提取时间80 min,柚子皮中多糖的平均得率为8.26%。这说明利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辅助提取柚子皮多糖的提取率较高,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复合酶法提取桑叶中多糖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桑叶中多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的浓度、酶作用的时间、酶作用的温度以及酶作用的pH值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复合酶法提高了桑叶多糖的提取率。[结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为4.5、酶用量1.0%、提取时间1 h;提取桑叶多糖的收率可达14.32%。  相似文献   

17.
研究酶法提取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及海红果黄酮粗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酶(不同质量比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及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液pH对海红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运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酶法提取海红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采用MTT法探讨海红果黄酮粗提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素对海红果中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酶的质量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经试验验证,0.25 mg/mL的复合酶(质量比为2∶1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温度50℃、初始酶解液pH6.0总黄酮提取率最高,达(0.356 3±0.000 6)%(n=5),与理论计算值0.360 0%相对误差仅1.028%,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海红果黄酮粗提物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9.89 mg/L.酶法提取海红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比溶剂浸提法有显著提高;海红果黄酮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了酶法提取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工艺,为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方法]罗布麻叶先以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后再用溶剂乙醇提取其中的总黄酮。分别考查了酶解各因素如酶解pH值、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溶剂乙醇的浓度对罗布麻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5,酶用量3mg/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 h,乙醇浓度50%。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4.6%。[结论]以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后再用溶剂乙醇提取罗布麻叶中的总黄酮得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葛渣异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建立了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与异黄酮得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纤维素酶用量11mg(以5g葛渣计),酶解温度51℃,pH 5.0,酶解时间2.3h,异黄酮得率可达12.34mg/g,比传统醇提法得率提高57%。【结论】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葛渣异黄酮效果较好,异黄酮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声波-分步酶解法对香菇多糖的提取效果,优化提取工艺。[方法]试验参考有关文献采用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分步酶解与超声波方法结合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对酶量、pH、超声处理时间、浸提温度4个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试验表明,超声波-分步酶解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为:酶量1.0%、pH 5.5、超声处理时间1 h、浸提温度55℃。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达到15.8%。[结论]超声波-分步酶解法可以显著提高香菇多糖提取率,为香菇的深加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