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五方面,比较了患病鳖和健康鳖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低于健康鳖(t<0.01);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花环率上,患病鳖显著低于健康鳖(t<0.05);而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高于健康鳖(t<0.01)。综上可知,由于受到病原的侵袭,患病鳖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最佳纯度多糖对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本试验将350羽雏鸡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免疫对照组,盐酸左旋咪唑组,黄芪多糖组,最佳纯度复方中药多糖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于雏鸡8 ~14日龄时给药,分别在雏鸡15、22、29、36、43、50日龄时采集血样,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显示,中、低剂量复方中药多糖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且以中剂量复方中药多糖组效果最好;高剂量组也可提高免疫效果,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酵母菌花环试验检测了牦牛红细胞C3b受体,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及B淋巴细胞C3b受体,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了T淋巴细胞绵羊红细胞受体。结果表明:牦牛红细胞具有C3b受体且可以粘附免疫复合物,说明6牦牛红细胞不仅具有携氧等功能,而且还有免疫功能,并确定了牦牛TI林巴细胞E-玫瑰花环及B淋巴细胞C3b受体花环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几年来,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且在临床上有了一些应用。本文就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红细胞的免疫调控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免疫活性肽促进雏鸡红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7日龄试验用鸡随机分成4组,A组每只鸡口服0.05 ml免疫活性肽溶液,B组每只鸡口服盐酸左旋咪唑15 mg/kg体重,C组口服0.05 ml生理盐水,D组为空白对照,于处理后7天、14天时采用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方法,并求其平均值。试验结果表明,14日龄和21日龄时A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红细胞-IC受体花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红细胞-IC受体花环率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免疫活性肽与盐酸左旋咪唑均具有红细胞免疫增强作用,且免疫活性肽显著优于盐酸左旋咪唑。  相似文献   

6.
将15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各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的微生态制剂,试验21天测定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微生态制剂后均提高了鸡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几种免疫增强剂对中华鳖红细胞数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μg/g亚硒酸钠、0.5μg/g硒酵母、0.3%β-葡聚糖和0.25%果糖,投喂100 d后,测定中华鳖红细胞数量和四个免疫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为:(1)在红细胞数量方面,亚硒酸钠组、果糖组、硒酵母组显著高于β-葡聚糖组及对照组(P<0.05);(2)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方面,四个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上,仅亚硒酸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白细胞吞噬活性上,亚硒酸钠组显著高于β-葡聚糖及对照组(P<0.05),硒酵母组、果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β-葡聚糖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红细胞C3b花环率与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1),表明中华鳖红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免疫增强剂,能提高中华鳖血液中红细胞含量,增进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μg/g亚硒酸钠、0.5μg/g硒酵母、0.3%β-葡聚糖和0.25%果糖,投喂100 d后,测定中华鳖红细胞数量和四个免疫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为:(1)在红细胞数量方面,亚硒酸钠组、果糖组、硒酵母组显著高于β-葡聚糖组及对照组(P<0.05);(2)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方面,四个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上,仅亚硒酸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白细胞吞噬活性上,亚硒酸钠组显著高于β-葡聚糖及对照组(P<0.05),硒酵母组、果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β-葡聚糖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红细胞C3b花环率与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1),表明中华鳖红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免疫增强剂,能提高中华鳖血液中红细胞含量,增进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选用14日龄健康的海佩科内用仔鸡48羽,随机分成试验(24羽)和对照(24羽)两组.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0.25%的茶多酚(TP),研究TP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TP对自然感染法氏囊病鸡,有明显提高(p<0.05)鸡血液中红细胞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及保护鸡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发现TP对公母鸡法氏囊的重量有不同影响.本试验表明,TP具有提高家禽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3×106CFU·mL-1)的鳗鲡,进行外周血的血相、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菌活力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抗菌活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感染组的外周血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感染组粒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1.
从濒死鳖的肝、心血和腹水物分离到两种细菌,人工感染试验均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并死亡,从人工感染死亡鳖中分别再次获得同种细菌。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别被鉴定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和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二种细菌对菌必治、氟嗪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对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LPS)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采用温酚法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中提取的粗脂多糖(crude 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后,通过测定受免鳖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细胞内杀菌活性,比较了3种致病菌的粗LPS对中华鳖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粗LPS对中华鳖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鳖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鳖相比,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杀菌活性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供试菌的粗LPS上不同程度地存在3种致病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分离自鱼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为材料,研究高温、pH值、重金属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7、28℃,且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强,温和气单胞菌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均在pH值为7的培养基中生长最旺盛。肺炎克雷伯氏菌、温和气单胞菌对Cr6+、Cu2+、Zn2+、Mn2+均产生较强的抗性,且温和气单胞菌对重金属离子的抗性较强,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2种菌的生长量减少。[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对动物的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微生物方法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110例中华鳖自然病例,采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鳖红脖子为主的急性败血症病型,其肉眼病变以肝和肾肿大、出血,消化道严重出血、水肿,鳃状组织出血、坏死为主要变化;显微病变以全身各主要器官的细胞广泛性破坏,出血,溶血为特征;实质器官中以肝细胞被破坏最为严重,表现肝细胞空泡变性,细胞破碎、消失,有的只剩下肝组织结构的网状支架.文中还结合观察结果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Z-1菌株连续传代培养特性、免疫原性及毒力的稳定性.将Z-1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第35代[Z-1(35)],分别检测Z-1(1)、Z-1(5)、Z-1(15)、Z-1(25)和Z-1(35)的培养特性、菌体抗原性及毒力.结果表明:连续传代至35代,Z-1菌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及毒力没有显著差异;Z-1株可作为理想的疫苗生产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并鉴定患病的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的致病菌,并研究其药敏特性.[方法]从濒死的高体革鯻体内分离到2株致病菌(FS1491、FS1492),通过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测定2株致病菌对高体革鯻的半致死剂量(LD50);最后,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通过鉴定确定2株致病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此2株致病菌对高体革鯻的半致死剂量依次为2.1×105和8.5×104 cfu/g.该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左氟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该研究可为防治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高体革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中华鳖穿孔病病原菌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有穿孔病的中华鳖的病灶中分离到菌株N9910和N9911。用二菌株分别进行小白鼠和鳖的感染试验,均能使小白鼠死亡及鳖发病,感染鳖出现与自然发病鳖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死亡鳖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细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二菌株均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二菌株对氯霉素、菌必治、氟哌酸及丁胺卡那霉素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