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温敏核不育系1103S在泸州自然光温条件下春繁旱育秧处理比温室两段秧处理增产38.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能提早1103S的生育进程,使多数穗子的育性敏感期处于5月下旬的较低温度下,从而提高了群体的平均结实率。  相似文献   

2.
在泸州春季自然光温条件下研究每窝栽插本数,施用“920”及盛花期赶粉等三项技术措施对提高1103S春繁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增产效果以每窝栽插本数〉施用“920”〉盛花期赶粉,这些技术措施间还存在显著互作,本试验中以“每窝插三本,始穗时喷施30g/hm^2“920”盛花期赶粉“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其增产机理是减小了穗间结实率差异,增加了群体中高结实穗的比例,从而提高了群全的平均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胡椒矿质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胡椒嫩叶出鞘后30 ̄35d完全稳定,以带花穗、位于植株中部、阳面、短枝上的叶片作为采样叶;1d中除12:00 ̄14:00外,其它时间均可采样:1a中以4月和10月作为采样时间。拟定4月和10月的营养指标,4月份适宜范围为:N2.7% ̄3.1%、P0.17% ̄0.21%、K1.6% ̄2.0%、Ca1.1% ̄1.3%、Mg0.23% ̄0.30%;10月份为:N2.9% ̄3.5%、P0.1  相似文献   

4.
“九二0”增效剂为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是国内最早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不含GA3成份,但显著增加 GA3功效,减少“九二0”用量的激素类产品。它主要通过增加植株对外源GA3的吸收及利用激素间的协同作用达到增效效果。增效剂应用于杂交稻制繁种,可使“九二0”用量减少50%,不育系花时提早30分钟以上,提高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进一步提高制繁种产量10%左右,1989年应用面积58万亩,占全国制繁种面积的20.3%。  相似文献   

5.
连续3年四川泸州自然光温条件下进行1103S春繁试验表明,该两用系可以春繁,产量03.6-2377.5kg/hm^2,繁殖产量的年度变化主要受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所处的环境温度影响,敏感期日均温超过23.5℃,将严重影响春繁产量,分析泸州多年气象资料认为,将1103S的温度敏感期安排有5月中下旬,可进一步提高春繁产量及其稳产性。  相似文献   

6.
培矮64S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培矮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Ⅳ~Ⅵ期)主茎幼穗长为0.70~9.34cm,顶叶叶枕距为-20.0~-3.5cm,穗尖离地面距离为2.77~15.56cm,穗尖离第一节距离为6.70~19.92cm,分蘖上述四项指标值均小于主茎指标值。敏感期幼穗感受自然低气温(平均日均温21.6℃),表现为可育,花粉可染率为21.8%,套袋结实率为11.3%;感受人工垣定玫高水温(25℃),表现为不育,花份可染率为0.4%,套袋结实率为0,表明敏感期幼穗为其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另外,在低气温条件下(平均日均温21.6℃),敏感期淹深水极显著降低可育性表达,花粉可染率为2.7%(对照为21.1%),套袋结实率为0.2%(对照为10.4%)。  相似文献   

7.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25-30天的花生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H300mg/L+PVPP0.3%+椰计50ml/L+蔗糖4%+琼脂0.8%)培养基中,置300lux弱光和20℃±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产生丛生芽;在MS2中诱导培养后的去子叶幼胚的生长点切去,在改良无激素培养基(MS1)中培养14天,转入MS3(MS+BA6.0mg/L+NAA0.4ml/L+D-生物素0.1mg/L+CH300mg/L+酵母浸出物200mg/L+椰计50m/L+PVPP0.3%+蔗糖2.5%+琼脂0.8%)培养基,置25℃±1℃,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21-28天,80%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带叶小苗..平均每外植体产生8.1个丛生芽,最多可达40个.诱根后小苗移植田间80%植株成活并开花结实。品种(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水稻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初步阐明了水稻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在杂交稻育种中具有以下特点:(1)稳定的雄性不育性,在南京1994年和1995年的8月15~30日镜检其花粉可育率均低于1.5%,套袋自交结实率低于0.08%;(2)良好的制种性状,该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达97%,异交结实率61.5%±9.8%,每平方米颖花数达42179个,均极显著地高于珍汕97A;(3)该不育系与中粳广亲和系配组杂种出穗期表现受积温影响较大,而受日长变化影响较小,呈现明显的感温特性。因此,可以预见该类组合在生产上具有较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1RS.1BL移位系已被小麦育种者广泛地用于农艺性状和特殊籽粒产量的改良,但还缺乏对有或没有发生移位染色体臂的有关种族农艺性状表达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2个硬红粒冬小麦群体分离的Aurora移位系中1RS.1BL对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用OK83398×Chisholm和OK8339×Arkan衍生的不同遗传材料进行了2个田间试验。试验1中评价了3种环境下25对F5代衍生的近等位纯合1B或1RS.1BL系;试验2评价了4种环境下1B或1RS.1BL纯合植株的F2、F3代的染色体组型。试验1中1RS.1BL的平均增产效应为9%-10%.增加地面以上干物质量为11%-12%,增加千粒重为4%-6%,其增产大小与杂交组合有关、尽管对每穗粒数、收获指数和容重未进行检测,但在株高和每平方米穗数方面的差异却以杂交和环境不同而缺乏一致性。试验2中所进行的遗传异质性方差分析表明,1RS.1BL中存在着较大的变异。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利用1RS.1BL改良冬小麦农艺性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96112抗叶锈病的甜玉米群体AS12──(D.W.Davis等),HortScience,1995,Vol.30,N0.3,637~638(英文)AS12是由甜玉米(Sugaryl)与热带玉米复交种(1B/1R)于1968年杂交后衍生的。按植株整齐...  相似文献   

11.
利用S1后代轮回选择法,对北方早熟春玉米群体进行了二轮轮回选择;发现C1比C0提高5%以上遗传进度的性状有产量,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等性状,抽丝日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等性状进度均不足5%,丝黑穗病本轮选择后下降1.8%,抗大斑病有所增加,二轮选择优选株比较发现,单株籽凿产量,粒行数,行粒数,穗长等C1较C2遗传进展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春为对照,将5个山东地方普通小麦品种与奥地利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5个小麦品种与黑麦均具有良好的杂交亲和性。LSD检验表明,除洋麦外,其余4个材料均与中国春具有相似的杂交亲和性,其基因型为kr1kr1kr2kr2;对杂种F1种子在大田直播条件下的成株率分析表明,蚂蚱头火麦×黑麦具有最高的成株率(26.67%);对杂种F1在开放授粉条件下的育性分析表明,5个供试材料与黑麦杂种F1代结实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中国春(0.078粒/穗),其中蚂蚱头火麦×黑麦F1具有最高的结实率(3.087)粒/穗);相关分析表明,亲和性和杂种F1种子生活力及育性间无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163和0.163。  相似文献   

13.
无毒化学去雄剂PCZ在小麦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毒化学到雄剂PCZ的两种剂型PCZ-2和PCZ-4,于小麦主茎旗叶抽出1/2时以4个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小麦自交结实率低于10%、异交结实率高于50%的深度和剂量:PCZ-2的浓度为0.5%,每有效穗用量为0.4、0.6和0.8ml以及浓度为0.6%。用量0.4ml;PCZ-4的浓度为0.5%,用量0.6ml。2品种3个施用时期的试验表明,两剂型的最佳施药时期皆为主茎旗叶抽出1/2时,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对低群体冬小麦生长发育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睿  刘党校 《麦类作物》1998,18(1):55-57
地膜小麦较常规小麦0~10cm地温提高2.25~2.82℃,0~10cm,11~20cm,21~30cm,31~40cm,41~50cm土壤含水量依次比CK提高1.96%,1.34%,2.32%,1.64%和1.04%穗分化提前3~5d,分蘖质量和数量均发生于显著变化,冬前,返青和拔节期的增蘖幅度依次为11.5%,30.3%和10.6%,成穗数增加9.7%,扩源增库效果显著,拔节到抽穗期主茎叶面积  相似文献   

15.
海甘蓝种子在附加有0~10mg/L6—BA+0.1mg/LNAA的MS培养基中,当6—BA为2~5mg/L时,幼苗生长健壮.采用MS+2~4mg/L6—BA+0.1mg/LNAA培养基可从无菌苗茎尖诱导大量丛生芽,2~3周后,平均每个茎尖可诱导5.1~5.5个丛生芽,6—BA大于4mg/L,会导致丛芽黄化.继代培养时,4mg/L6BA+0.1mg/LNAA配合使用效果较佳,繁殖系数高达10.4.1/2MS+0.5mg/LIBA丛芽的生根效果较好,保湿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5%,再生植株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6.
车京玉 《麦类作物》1999,19(1):25-27
本试验通过对6个杂交小麦(其中3个是CHA杂交小麦,3个是相对应的T型杂交小麦)的小区产量及千粒重,株穗数,主穗粒数,株高等性状的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CHA杂交小麦的小区产量及各性状的优势与T型杂交小麦的优势相比,小区产量平均优势增加2.90%,千粒重增加8.30%,株穗数增加2.43%,主穗粒数增加0.80%,株高平均优势降低8.70%,这给化学杂交小麦的利用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不同密度试验结  相似文献   

17.
1980~1997年山东省玉米主要种质中,BSSS系统系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兰卡斯特系统系呈逐渐下降趋势,塘4平头和旅大红骨子系统系呈波浪式变化。90年代,BSSS系统系占43.3%,塘4平头系统系占30.0%,兰卡斯特系统系占10.0%,旅大红骨子系统系占6.7%,四大系统系共占90.0%。  相似文献   

18.
特优63     
特优63(龙特浦A/明恢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1986年育成的籼稻组合。其不育系龙特浦A(简称特A)是用龙特浦杂交V41A转育而成。1特A主要特性(1)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115.9~120粒,千粒重27~28g,穗平比珍汕97A增加37~45粒和2~3g。(2)抗寒性强,包颈短,在不喷“九二0”情况下,特A包颈穗为1/5~1/4,而珍汕97A的包颈穗为1/3~1/2。(3)柱头外露率高达63%,其中双外露率占12%,为提高制种异交率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株高100~10…  相似文献   

19.
从生物学、致病力、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侧面对海南岛19个县市的芋疫霉菌(Phy-tophthora colocasiae Racib)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芋疫霉种下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孢襄形态差异显著,长宽比1.36~2.6,大小从(17.5-)39.5(-82.5)×(10.0-)23.3(-35.0)μm到(40.0-)56.0(-92.5)×(22.5-)30.5(-40.0)μm。大部分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最适温度下各菌株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从0.562cm/d到0.829cm/d。两种交配型(A1:A2)比例接近于1。各菌株对芋头材料的致病力有明显不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也显著不同,EC50值0.077 μg/mL~0.448μg/mL。生物学、致病力、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性状的分布似乎与地理位置有关。多元聚类将19个菌株分成6类。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六种培养基系统对马铃薯东农303,Favorita和极早三个品种来源的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最佳外植体大小及最佳培养基系统。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外植体大小为叶片0.5cm2、茎0.5cm、块茎0.25cm2×0.3cm,适合于茎、块茎及叶的有效培养基系统分别为:①MS+3mg·L-1BA+0.01mg·L-1NAA(ph5.6)4周MS+0.3mg·L-1GA3(oH5.6);②MS+1.75mg·L-1ZT+0.87mg·L-1IAA(pH5.8);③MS+2.25mg·L-1BA+0.186mg·L-1NAA(pH5.8)2周MS+5mg·L-1GA3+2.25mg·L-1BA(ph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