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五联疫苗对观赏犬免疫效果观察成都市武侯区畜牧兽医站(610041)周园郑勇狂犬病、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等五种病毒性传染病是对观赏犬的威胁最大、传播最快的疾病,尤其是狂犬病属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危及到人们的健康,给饲养者带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3.
依据4种病毒生化指标设计了3种不同冻干曲线,配制10批“犬四联”弱毒疫苗分别进行冷冻干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6h和22h冻干曲线冻干后的疫苗效价比冻干前下降1~2个滴度,抗原损失较大;采用20h冻干曲线冻干后的疫苗效价仅降低0.5个滴度,而且CPV和CPIV的血清抗体滴度(SN)也略高于用前两种冻干曲线冻干的制品,其冻干产品外观优于应用前两种冻干曲线的产品。因此选择总冻干时间20h的冻干曲线为“犬四联疫苗”较理想的冻干曲线。  相似文献   

4.
疫苗免疫在犬猫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犬猫疫苗免疫的研究取得不断进展,陆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产品面世。  相似文献   

5.
以犬细小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了全长VP1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和NotⅠ/BamHⅠ双酶切后与同样处理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进行连接,转化到感受态细胞JM109中,筛选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IRESVP1,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对6只9月龄犬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pIRESVP1或空载体质粒及生理盐水,8周接种1次,每次接种前采血,测定血清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第2次免疫后即可检测到较高的血清效价。在第3次接种4周后,对全部实验犬进行攻毒,攻毒后第7天及第14天时采血,测定血清的血凝抑制抗体效价。所有接种pIRESVP1疫苗的犬均能抵抗CPV强毒的攻击,而接种空载体质粒和生理盐水的对照犬则全部发病。证明所构建的核酸疫苗(pIRESVP1)能使犬免受犬细小病毒强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7.
犬细小病毒基因疫苗对幼貉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已构建的pcDCPV和pIRCPVIL2重组质粒配制成疫苗,对幼貉进行免疫,并对其免疫反应进行观察。应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特异性的抗细小病毒血清抗体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MTT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对基因疫苗的免疫保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用pcDCPV和pIRCPVIL2重组质粒免疫后的幼貉对细小病毒的攻击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为pcDCPV和pIRCPVIL2重组质粒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986年,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等单位选用犬科动物细小病毒自然弱毒CR86/06株)为种毒,初步研制出一种细小病毒弱毒疫苗。经实验研究及田间临床初步应用试验,证明本疫苗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确实。1987年7月至1989年11月,我们应用该疫苗在本基地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后CPV HI抗体滴度消长规律观察,免疫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9.
10.
经笔者用四联疫苗对850只猫进行预防注射,免疫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有9例,约占免疫注射率的1.06%,其中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一例,占免疫注射率的0.12%.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从患结核病雉鸡分离到的 5株禽型结核分枝杆菌研制出预防雉鸡结核病的禽型结核分枝杆菌灭活疫苗和卡介苗与灭活苗的混合疫苗。试验证明 ,该疫苗安全可靠 ,免疫效果良好。雉鸡血清中抗体可维持 8个月以上 ,抗自然感染保护率为 86 7% ,攻毒试验灭活苗保护率为 77 8% ,卡介苗与灭活苗的混合苗保护率为 83 3% ,免疫期 6个月。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局部体液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4种局部体液(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局部体液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较未免疫对照雏鸡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IBD超强毒株攻击后,对照雏鸡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雏鸡,发生典型IBD,并全部死亡,而疫苗免疫雏鸡免疫保护率达60%,表明疫苗免疫后,可增强雏鸡的局部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动物免疫应激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应激反应是指在疫苗接种后,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疫苗的使用方法不当等也可给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文章对动物免疫应激的危害、临床表现、对动物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规模养鸡场接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型种鸡场的禽流感抗体水平较高,群体几何平均效价为27.4,免疫保护率平均达93.3%。农村小型肉鸡场的禽流感抗体水平较低,群体几何平均效价为23.5,免疫保护率平均达37.2%。农村散养鸡群的禽流感抗体水平最低,群体几何平均效价为21.8,免疫保护率平均达26.1%。同时,对不同免疫状况下,鸡群接种禽流感疫苗后免疫抗体的消长动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Goose/HLJ/QFY/04(H5N1)HA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获得重组质粒pCI-HA。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单抗免疫组化IPMA结果表明,HA蛋白在VeroE6细胞上大量表达。pCI-HA质粒在有或无脂质体佐剂存在下以50μg剂量免疫接种Balb/c小鼠和SPF鸡,对照组只接种50μgpCI-neoDNA,各组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两次,每次免疫间隔3周。每次免疫前采集血清用ELISA检测抗体效价。最后一次免疫后3周用10^6EID50的高致病性流感病毒A/Goose/HLJ/QFY/04(H5N1)进行攻毒试验。免疫组小鼠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但脂质体佐剂免疫组与非脂质体免疫组小鼠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基因免疫组小鼠能够抵抗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致死性攻击。该核酸疫苗虽然能够诱导SPF鸡产生抗体应答,但抗体产生缓慢,效价较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血清分型证实 ,狐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由 、 型绿脓杆菌所引起。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 ,筛选出了免疫原性良好的型代表株 P960 1和 P970 3。用选育菌株研制的双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试验 ,结果小鼠能抵抗该 2株强毒菌混合物 1 0个 MLD的攻击 ,保护率达 1 0 0 %;田间试验证实 ,该双价菌苗能有效控制狐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此外 ,对选育菌株生化特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犬细小病毒(CPV)核酸疫苗(pVCPV-VP2)、CPV重组活载体疫苗(CAV2/CPV)与CPV弱毒疫苗对犬进行了免疫试验,以检测不同CPV疫苗的免疫原性。采用CPVELISA、CPVHI与CPV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犬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pVCPV—VP2和CAV2/CPV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PVELISA抗体与抗CPV中和抗体,但是pVCPV-VP2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可检测的抗CPVHI抗体,而CAV2/CPV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CPVHI抗体。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pVCPV-VP2和CAV2/CPV免疫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ConA与CPV的刺激均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结果表明,pVCPV—VP2和CAV2/CPV免疫犬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P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两者所表达的VP2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CAV2/CPV以及pVCPV—VP2和CAV2/CPV联合免疫犬的抗CPV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均比用pVCPV—VP2单独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高。但CAV2/CPV诱导机体产生的抗CPV特异性免疫反应仍然比CPV弱毒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抗CPV特异性免疫反应弱。另外,CAV2/CPV还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AV-2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宠物犬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洛阳地区宠物犬源沙门菌耐药情况,对采集的120份宠物犬肛门拭子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通过培养特性、革兰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检测和分子鉴定最终获得21株沙门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23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检测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共12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沙门菌对头孢吡肟、诺氟沙星等6种药物均未表现耐药,对阿莫西林、磺胺异恶唑等17种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并出现多重耐药现象。PCR检测结果证实,耐药基因tetE、blaPSE、blaTEM、sulⅠ和sulⅡ的检出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洛阳地区宠物犬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为防治宠物犬源沙门菌病及宠物犬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犬QFM麻醉的综合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FM是一种自行研制的新型犬用复合麻醉制剂。为了验证QFM的麻醉效果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以0.15~0.2mL/kg剂量对7只犬进行麻醉,进行了单纯麻醉监测和QFM麻醉监测期间手术验证试验。结果证明:QFM无论单纯进行犬的麻醉,还是在麻醉过程中进行手术处置,都具有较为确实的麻醉效果,且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诱导及复苏迅速平稳,无流涎和呕吐等负反应发生,对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各项生理指标影响轻微,血氧饱合始终维持在90%以上,可为犬的临床常规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但手术刺激对其药理作用有轻微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蜱的化学和免疫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蜱既是常见的吸血外寄生虫,又是人和动物许多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大量的蜱叮咬宿主动物可导致宿主消瘦、贫血,同时也使动物皮革的质量降低。作为传播媒介,蜱由于可传播原虫、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细菌和病毒等,在世界范围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有很多蜱的防治策略,但均存在不足之处,目前主要以化学和免疫学防治为主。利用化学防治较为普遍,但由于使用不当已造成了蜱的耐药性和环境污染。蜱的免疫学防治主要是开发抗蜱疫苗,接种商品化的抗蜱疫苗被证实是一种可行的防治策略,因此疫苗将在未来对蜱的防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