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梅 《广西蚕业》1999,36(4):29-30
在我县常乐镇有一位名不经传的养蚕能手,十多年来养蚕高产、稳产,收入十分可观,引起全镇蚕农的注意,纷纷到他那参观、请教,他毫不保留地把全部经验传授出去,消除了部分蚕农对蚕种质量的误解,端正认识,重视科学养蚕技术。他就是莲南村滩头一队的劳子洋同志。劳子洋同志的科学养蚕经验主要简述如下,可供广大蚕农借鉴:1 管理好桑园是基础桑多叶好才能多养蚕养好蚕,他在这种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年年坚持高投入培桑,尤其是抓好“三肥”管理,冬肥每亩施30~40担沤粪、磷肥50公斤,作为基肥;春肥和夏伐后,每亩施复合肥50公…  相似文献   

2.
常乐镇莲北村新联生产队是合浦县蚕茧生产年产鲜茧超50吨(千担茧以上)主产基地之一.该队地处南流江畔,宜桑土地多,土壤砂质.以种植旱作物为主,历来有种桑养蚕习惯。但过去沿习老法养蚕,产量低、效益差,加上后来受到“以粮唯一”、“砍资本主义尾巴”所影响,桑团被挖掉.蚕具丢失,中断了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 岳池县齐福乡五村八社罗昌荣,凭着自己的决心、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承包土地上栽桑养蚕,走出了一条蚕—粮—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成为我县产茧超吨茧、收入逾万元的“蚕桑状元”。 罗昌荣全家六口人,劳力两个,承包耕地八亩,现有桑树11000株,其中密植小桑园4亩,良桑率达95%。1995年养蚕35张,产茧1139公斤,养蚕收入10023.2元,加上良桑穗条、蚕沙、育桑苗等收入,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黔江区发展蚕桑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兴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兰献玲是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文化村坡凉屯人,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坡凉屯是个田地肥沃、良田多、旱地也多的好地方,但在过去受着传统农业的误导,农业生产项目单一,田里种粮,地里也还是种粮,群众不知道从哪里去弄钱,生活比较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市蚕桑蚕茧生产和全国丝绸行业一样,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持续疲软的严峻形势,桑树被毁,蚕茧单产、质量不断下滑,严重挫伤了蚕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丝绸工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任务的完成。针对上述情况,全市从1996年冬开始,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市丝绸公司统一指挥,明确提出了狠抓科技、提高单产、质量,以实际行动来振救蚕桑生产的号召。通过一年的努力,1997  相似文献   

7.
<正> 丝绸行业在短短十年间发生了大起大落两次起伏,业内人士对其进行了认真分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整个蚕业生产呈零星分散,不成规模格局,养蚕在蚕农家庭经济所占比重中可有可无,造成多数蚕农对生产引不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养蚕科技含量不高,蚕农科学养蚕水平差,致使养蚕单产低、质量差,没有效益,经受不起市场起伏的考  相似文献   

8.
1 实行科技养蚕的重要性随着蚕桑生产蓬勃发展,蚕茧质量、单产逐年提高.但这两年由于蚕茧收购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蚕农生产积极,蚕农不愿养蚕,更不愿加大科技投入,科学养蚕技术不能应用推广,蚕茧质量、单产随之大大下降.以我县为例,去年蚕茧单产由1994年的21公斤减到13公斤.春茧试缫鲜茧上车率仅65%,茧丝长850米,公斤茧700粒.夏秋茧差距更大.如此质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区的桑蚕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产茧量从一九五○年一千九百多担上升到一九八一年四万七千多担。种桑养蚕已遍及八个地区。蒙山、钦州、平南等县年产茧已超过五千担,今年予计全区可产茧五万担以上,将比一九五○年增加二十五倍。 我区蚕茧虽然年年增产,但上升较慢,有的地方还不稳定,时起时伏。产量与历史比,也没有恢复到一九三一年产茧六万五千六百五十担的水平。同时,茧质还比较差,日本的上茧率为96.8%,每百斤鲜茧能缫生丝18.5斤,江、浙是我国蚕茧较好的省,他们的平均出丝率  相似文献   

10.
<正> 科技兴蚕是稳定蚕桑生产基础、提高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的根本出路,但是,没有稳定有序的蚕茧经营环境,科技兴蚕就没有保证,这二者互为依存,决定其丝绸行业的兴衰与存亡。四川蚕业长期排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栽桑养蚕没有到位,原始的、粗放的、自然的养蚕方式长期的沿续,造成单产低、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效果为了把科学栽桑、养蚕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使之转变为生产力,尽快扭转蚕茧生产徘徊的局面。1989年,根据县委、县府的安排决定:在绿加区(该区10乡、100村、853社)部署了“万张蚕种高产片”技术承包的试点。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89年全区养蚕14331.5张、比承包指标低4.6  相似文献   

12.
罗国忠 《四川蚕业》2002,30(2):33-33
<正> 2001年,兴文县九丝城镇蚕桑生产狠抓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纸板方格蔟等科技推广应用,取得了蚕茧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该镇全年发蚕种2296张,产茧71710kg,折合1434担,单产31.2kg。发种量比去年减少了127张,产茧量同比增加了17240kg,  相似文献   

13.
杨燕  崔延 《四川蚕业》2003,31(4):6-8
目前我国蚕桑业的科技整体水平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大较大的差距。蚕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实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偏低,经济增长的质量还不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我国蚕桑业抗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就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刘泽辉 《蚕学通讯》2000,20(4):29-31,36
科技兴蚕是稳定蚕桑生产基础、提高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的根本出路,但是,没有稳定有序的蚕茧经营环境,科技兴蚕就没有保证,这二者互为依存,决定其丝绸行业的兴衰与存亡。 四川蚕业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栽桑养蚕没有到位,原始的、粗放的、自然的养蚕方式长期的沿续,造成单产低、质量差,经不起市场变化的冲击,加之长期的蚕茧经营环境不稳定,行情好时,一齐下山“摘桃子”,抬价哄抢;行情低落时,无人问津,低价销售,靠市场的紧俏疲软来决定农民栽桑养蚕情绪的涨落。因而造成了蚕农短期行为严重,盲目发展,掠夺式经营…  相似文献   

15.
16.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17.
18.
发展蚕茧生产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三要靠投入。三者缺一不可,而最终解决问题则是科学技术。因此,仅就如何实现科技兴蚕问题谈点设想。一、科技兴蚕的目标——产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当代全世界兴起了“回归自然”的热潮,在穿着上把真丝绸列为上乘服饰消费品,市场走俏,不少国家都在抢时赶热发展蚕丝。作为“天府老蚕区”的苍溪县更应跑步前进去迎接  相似文献   

19.
深化服务、科技兴蚕建德市农业局叶丽娟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发展“一优两高”的蚕桑生产是我们创办经济实体的宗旨。我市的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农村经济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蚕茧的生产,供销严重...  相似文献   

20.
<正> 蚕业科技战线的同志们: 今年是大兴科技之年,中央向全党全民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振兴农业的战略性任务。依靠科技振兴蚕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党和人民寄予我们的厚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蚕业科技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科研成果累累,事业后继有人,生产持续向前发展,为祖国四化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在当前国际国内蚕业战线面临新的挑战的形势下,危机和机遇并存,竞争相当激烈,因此,依靠科技兴蚕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