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俺大队有六个生产队,一个科验队,158户,750人,1426亩耕地。经过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尤其是1974年以来,我们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根据本地特点,大力发展了枣粮间作。现在,枣树已发展到20800株,其中挂果树1890株(其中第一年挂果的幼树980株)。1976年小枣产量达到二万余斤,向国家交售一万七千余斤。近三年,共交售小枣五万斤,奖售化肥一万余斤,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出口任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前几年,俺大队年年靠国家统销代款过日子,1976年粮食亩产达到六百多斤,比1973年亩产增一倍,总产达到六十五万…  相似文献   

2.
栖霞县是个山区,18处公社,934个大队,60万人口,102万亩耕地,90%以上是山丘梯田。76万亩山、滩宜林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北方农业会议以来,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粮食连年增产,果品持续丰收。粮食亩产1966年上《纲要》,1974年过“长江”,1976年虽遭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粮食亩产仍达815斤;果品总产量达到1.48亿斤,比1965年增长五倍。 在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中,我们根据栖霞山区的自然特点,积极发展了果树生产。建国初期,栖霞县只有很少的梨、桃子等…  相似文献   

3.
莱西县田家大队位于大沽河上游,地处丘陵,1967~1969年栽植苹果99亩、梨树7亩。十几年来,由于对果品生产重视不够,果园管理比较粗放,技术也较落后,致使树弱多病,结果晚,产量低,质量也很差。1981年106亩成龄结果园,总产果品16万斤,收入12500元,平均亩产量1509斤,亩收入只有118元。为了尽快改变果树生产的落后局面,1981年秋冬开始,在地、县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苹果低产变中产的开发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1982年果品总产达到311297斤,比1981年增长94%,平均亩产提高  相似文献   

4.
1956年我队在沙河滩上建苹果园20亩,主栽品种红星,共398株。几年来,在大队党支部带领下,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贯彻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促进了果品的增产。1974年产果136900斤,1976年产果153460斤,平均亩产达7673斤,最高株产876斤。总收入2.349万元,平均亩产值1174元。苹果大丰收,为集体积累了资金,促进了粮食生产,贫下中农打心眼里高兴。生产斗争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苹果创高产,路线是根本,领导是关键,科学管理大增产。 一、树靠人管,人要心红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林业队…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梁家大队一亩四分二厘三11年生巴梨园(59株),在1980年亩产8,581斤的基础上,1981年亩产达到10,144斤,平均每斤单价0.1396元,亩产值1416.4元。这个大队巴梨亩产万斤的主要技术经验是:  相似文献   

6.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7.
俺大队共有2000余株山楂大树,过去粗放管理,从来不剪树,树形紊乱,长势衰弱,果个很小,虫蛀果多,年产量一般在 7~ 8万斤,虫果率在90%以上。 1972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山楂树的栽培管理,开始修剪和防治害虫,产量迅速增长。1972年产量为20万斤,一九七三年23万斤,1974年25万斤,1975年32万斤,1976年44.8万斤。现将俺大队对山楂树的整形修剪方法介绍于下。 一、树形和幼树修剪 山楂是喜光性强的树种,树体结构要利于通风透光。从俺大队的山楂树看,比较适宜的树形是多主枝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具有较大的层间距。 幼树培养主干疏展形的修剪方法是,定干高…  相似文献   

8.
田家大队位于莱西县大沽河上游,地处丘陵坡地,1967年后栽植苹果99亩、梨树7亩,十几年来由于对果品生产重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果园管理粗放,致使树弱多病,结果晚,产量低1981年106亩结果园,产果品16万斤,收入12500元,平均亩产1509斤,亩收入118元。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反映,栽苹果见  相似文献   

9.
江苏无錫全县的桃园可分为三种类型:山地、旱地和水田,而以水田种植面积最大,約1万亩。1959年全县平均每亩产桃1,000斤左右。楊墅公社第一工区水垛上生产队有45亩桃园,平均亩产1,300斤;其中有1.15亩丰产試驗田,68株10年生的白花水蜜桃,共产5,741斤,折合亩产4,992斤,比对照园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安宁堡大队是甘肃省桃的集中产区,现有桃园近3,000亩,桃树七万余株。原有桃树每亩多为12~16株,近年来增加到每亩20株左右。一般6~8年进入盛果期,全大队历年平均亩产在1,000~1,500斤,最高亩产3,200斤(10年生),  相似文献   

11.
我们半壁山大队过去是有名的穷队,最近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1976年到1978年,连续三年夺得了粮果双丰收。1978年粮食亩产1,350斤,比1975年增产35%,比1977年增产11.4%。果品总产130万斤,比1977年翻了一番。等于1975年的4.5倍,集体和社员收入都大大增加,初步改变了我们大队的贫困面貌。我们取得一些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党的领导、落实政策外,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  相似文献   

12.
一、沙县柑桔的生产技术现状我县地处闽北山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柑桔生产。全县现有柑桔面积6,112亩,其中山地种植5,592亩,洲地种植610亩,可结果的成年树有2,712亩,未结果的幼龄树有3,400亩。1980年全县柑桔总产量83万斤,按可结果树面积平均亩产仅305斤。但部分高产园,如城关公社洋坊大队,在土名罗布定植13亩温州蜜柑,盛产年达11万8千多斤,平均单产9,153斤,单株平均产果153斤;建设大队一个果园(主栽芦柑、温州蜜柑),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13.
上海县马桥公社联盟大队有桃园340亩,均为1958年冬季定植,每亩28株。几年来,由于管理经验不足,产量一直很低。1963年全大队五年生桃平均亩产178斤。收入比不上水稻,社员对桃树栽培失去了信心,要求翻树,改种粮食。 1963年秋,我们在马桥公社进行综合性蹲点调查,发现了这个矛盾,采用了“领导、技术员、社员”三结合的方法,从调查现状出发,找出障碍生产关键,进行试验研究,一年多来,桃园情况起了很大变化,现在不但基点第二生产队桃子产量有了大幅度增产,而且还开始带动了附近生产队和县的桃树生产。1964年基点154亩桃树,虽在盛花期连续遭受暴风雨和阴雨的影响,平均亩产量仍有826斤,比1963年163斤提高4倍多,一、二级果达90%以上,平均每亩收入163元,其中试验田最高亩产量为1,242斤,而生产成本占生产收入的分额,却由上年的21.9%下降到8.23%,做到了产量高、收入高、成本低的“两高一低”的要求。同时还带动了附近生产队,使全大队340亩桃树平均亩产也由原来的178斤上升到624斤,平均每亩收入121元。因此这个点的工作不仅对郊区果园巩固提高起了样板作用,而且也初步摸到了一条多快好省的有效途径,受到了郊区果农的欢迎。 联盟桃园所以能由低产开始转向高产,在农业技术方面是根据了“两高一低”的精神,从实际  相似文献   

14.
岩溪公社果林场现有柑桔360亩,其中结果树面积180亩。主要栽培品种为芦柑、桶柑,也兼种一些甜橙类,芦柑占总面积的75%。柑园土壤多数为山垅烂泥田以及一部分红壤坡地梯田。在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近几年来果林场的干部、群众认真总结柑桔生产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时加强科学实验,因地制宜地在柑桔栽培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几年来柑桔产量持续上升。1975年柑桔总产42万斤,1976年43.2万斤,1977年50万斤,1978年55万斤,1979年68万斤,今年达88.6万斤,平均亩产4,922斤。其中,岩后作业区柑桔结果树110亩,总产79.4万斤,平均亩产7,218斤。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 泰安市夏张公社梨园大队,地处山区丘陵,共有420户,1768人,劳力650人。土地总面积4200亩,其中果园1060亩,占25%,有水果、干果树2.1万棵。 这个大队自然资源和条件比较好,但多年来生产上不去。从1957~1979的23年里,没卖给国家一斤粮,年年吃统销,社员分配年人均口粮没有超过500斤,人均收入没有超过37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大队根据党在农村的有关方针政策,1981年把果园包干到户,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加大了生产的技术措施;当年果品总产达到35万斤,比包干前的1980年增加了15万斤,到1982年总产81.3万斤,比80年总产20万斤翻了…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八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我们针对梨树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开始了梨树丰产的试验工作。十几年来,在党的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用毛主席哲学思想为指针,研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初步获得了梨树的稳定丰产。一九七一、一九七二年记载的单株产量,密植试验团(每亩2 4. 2株) 151株香水梨平均株产 619──615斤,折亩产15073──14998斤;33株茌梨,平均株产437──432斤,折亩产10570──10446斤。在试验园推动下,果园一队梨园145亩,两年平均亩产,7900──8000斤;全大队果园面积665亩,梨园630亩,两年的总产量都在380万斤以上,平均亩产60…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市苹果是从1969年开始种植,当时随着苹果南移的热潮,面积一度发展到5450亩,分布在136个大队。由于没有经验走了一些弯路,自然淘汰了一部分,目前苹果实有面积达3000亩,其中结果的面积有2000亩,主要分布在29个公社、74个大队,1982年苹果总产12000担,平均亩产600斤,管理好的如陈(土午)大队、二头塘大队亩产可达2500斤。  相似文献   

18.
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部丘陵地带,抚河上游的盱江贯串境内,以产蜜桔著称。全县现有桔园2,500亩,桔树26,000余株。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技术不断革新,产量连年提高。据统计全县密桔总产量1955年为141万斤,1956年210万斤,1957年245万斤,1958年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总产量达到486万斤,比历史上产量最高的1957年增产将近一倍。其中城关镇果园社260亩桔园,总产量由1957年的86万斤提高到140万斤,比1955年产量提高4倍。全社平均亩产超过5,000斤,  相似文献   

19.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柑桔,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一九六六年冬植的二百三十二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一九七一年,总产量达到一万二千六百多担,平均亩产五千四百五十斤。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二万五千六百一十二担,平均亩产一万一千另四十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一万三千多斤。有一片二亩四分柑桔园,亩产高达一万五千四百多斤。去年柑桔收入四十八万多元,占大队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并得奖售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公社果树大队第5生产队,1981年改造河套建成葡萄园22亩,用北醇葡萄插条直接定植48180株,1982年全园收葡萄66658斤,平均亩产2083斤。其中10.1亩地膜覆盖区总产31,581斤,平均亩产3126.8斤,创造了我地区二年生北醇葡萄的高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