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水土资源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的实用生产模式,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但是,在稻田中放养鲤鱼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放养鲤鱼夏花,养成的商品鱼规格小,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差;放养鱼种,需做田间工程,费工费力,农民不愿接受。针对这一实际,2001年我们进行了彭泽鲫夏花养成鱼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成鱼养殖技术(1)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应选择规格整齐、游动敏捷、体质健壮、体色金黄鲜亮的鱼种。放养密度受水量、水温、水中溶解氧状况等因素制约,在饲养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鱼种放养量和成鱼产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利用流水条件达到高密度培育鱼种以节省池塘,为水库等大水面放养解决苗种供应问题,并改革养鱼生产工艺,实现鱼类苗种培育工厂化,逐步达到操作机械化、管理自动化、饲养科学化。1975年的试验是在1974年由鱼苗养成夏花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解决由夏花(寸鱼)养成鱼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6,(1):10-14
这项试验的目的是利用流水条件达到高密度培育鱼种以节省池塘.为水库等大水面放养解决苗种供应问题.并改革养鱼生产工艺.实现鱼类苗种培育工厂化,逐步达到操作机械化.管理自动化、饲养科学化。1975年的试验是在1974年由鱼苗养成夏花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解决由夏花(寸鱼)养成鱼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草鱼养殖模式及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种培育 1.主养草鱼种的放养模式 亩放优质草鱼夏花4000尾、花鲢夏花500尾、白鲢夏花1000尾、鲫鱼夏花20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500千克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建鲤当年养成成鱼高产试验”通过验收,创鲤鱼当年鱼种主养养成成鱼高产最佳成绩。该项目由连云港市科委下达,市水产局承担,于1989年11月20—21日通过验收。试验用1989年繁殖的建鲤夏花鱼种,主养建鲤搭养鲢、鳙冬片和夏花鱼种,面积4.5亩.6月15日放养鱼种,11月5日收获.经139天饲养,共收获成鱼4543.5公斤,除去苗种115.2公斤,净产成鱼4428.3公斤,平均亩净产977.5公斤,其中建鲤763.8公斤,  相似文献   

7.
春暖花开,又到了鱼种放养的季节。对大多数水产养殖户而言,一般都是春季放鱼,冬季售鱼。尤其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由于对鱼品质要求严格,不赞成当年夏花养成鱼,鱼类至少应当有一年半到两年的生长期。不论是在哪个季节放养鱼种,都要掌握要点,把握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大规格鲤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2010年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资金的支持下,白银综合试验站在张掖市临泽县示范点开展了大规格鲤鱼种健康培育模式试验。本试验针对过去鲤鱼一龄苗种培育阶段养殖规格小、成活率低的问题,在试验中采取放养大规格夏花,同时在夏花至鱼种阶段投喂通威鲤鱼鱼种全价配合饲料,鲤鱼一龄鱼种成活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口胭脂鱼大规格鱼种培育以单养的效果为好,其培育成活率可达69.7%;夏花放养量以15万尾/hm^2为宜,夏花规格3cm以上,经5~6个月的养殖,可养成50g/尾的大规格鱼种,单产可达5 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地区自10月下旬鱼种出塘后至第二年6月份夏花入塘前约220天的时间里,鱼种池为闲置阶段。同时养成一条商品鱼通常为2年时间,且多集中于9、10月份上市。本试验在基本不影响鱼种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鱼种池的闲置阶段放养一茬成鱼,提高鱼种池复养指数、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征订通知     
印江县[塘、田、库一条龙生产]的经验是:先用鱼苗塘培育出夏花鱼种,然后放入稻田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最后就近投入池塘、水库中养成成鱼。这是近年来印江县推广的[塘、田库]生产模式。去年印江县利用1980亩稻田培育出6.15万斤大规格鱼种,满足了全县塘、库的放养需要还为今年承担农牧渔业部稻田养鱼高产试验课题准备了8万多尾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2.
在江口水库,通过减少夏花放养量20-30%,用不同目大的16m^2网箱,经二级培育,当年育成16.5-20cm大规模鱼种,翌年成鱼箱减少35-40%放养量,用20-23尾/m^2,养成550-1100g食用鱼,比原放养模式增产154-157%,增效86-105%。  相似文献   

13.
<正>春节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了鱼种放养高峰,各地广大养殖户正为新一年的生产经营而忙碌。笔者近日下乡调研时发现,少数大水面养殖户主养鲢鳙鱼,思路很好,但在放养鱼种时不是一次性放足,而是采取二次放养法,即春节过后先按一定比例放养一批大规格鲢鳙鱼种,待到六七月份再放养一批鲢鳙鱼夏花,心想这样做到年底既可以收获成鱼,又可以培育出大规格鲢鳙鱼种,为下一年鱼种放养提供种源,可谓是一举两得。笔者认为,这种在大水面中套养鲢鳙鱼夏花的模式不可取,理由如下:一是鲢鳙成鱼价格远高于鱼种,利用大水面培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养鱼事业的发展,养鱼户对鱼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放养数量足、规格大的鱼种,才能获得高产高效。然而我市由于地处山区,鱼种的生产和放养长期是传统的模式:每双鱼篓挑运10cm左右的鱼种1500~2000尾,送货到塘。这样大大制约了养鱼业的发展。为探索在山区就近培育放养大规格鱼种的新路子,早在1982年,我们就开展了成鱼塘套养夏花的试验。当年选择城关西山头村的“千斤石”塘及大后乡的“长塘”为试点。“千斤石”塘面积7亩,放养花白鲢875尾、草鱼650尾,套养草鱼夏花2万尾,…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2002年6月,在0 53hm2池塘中进行了鲤鱼夏花直接养成商品鱼试验。7月初放养鲤鱼夏花1 7万尾,鲢春片鱼种1680尾,鳙春片鱼种440尾,越冬后于翌年6月末出塘销售,避开集中上市时间,商品鱼价格提高了0 8~1 0元/kg,利润70792 4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 67,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04~2007四年内分别进行了池塘培育岩原鲤夏花和鱼种试验。均采用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夏花培育以每667胛放养水花鱼苗2万尾~4万尾效果最好,30天左右可养成3cm--4cm规格(夏花),其成活率可达86%以上:鱼种培育,以每667肝放养夏花3000尾~10000尾效果最好,养殖180天,其平均规格可达32g/尾以上,产量较高,成活率可达82%以上。岩原鲤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在全长3cm前,食物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吞食:2cm-4cm为食性转化阶段,转为摄食底栖动物和有机腐屑,对人工配合饲料也具有较高的喜食性。岩原鲤抗病力较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几年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未出现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17.
于艇 《河北渔业》1994,(3):16-18
<正> 鱼种是水库养鱼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发展水库养鱼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所谓鱼种,就是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养成可供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放养用的小鱼(幼鱼或一龄鱼)。按饲养阶段的不同,生产上一般又将鱼种叫作夏花、秋片、春片、老口鱼种等。同种鱼种不同个体间,在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江苏保丰集团通过多年实践摸索,试验总结出"鲤鱼夏花周年养成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鲤鱼夏花周年养成鱼的经验,把鲤鱼夏花和南美白对虾苗错时放养,既能降低饲料系数,又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是一种新型高效养殖模式,具体措施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安排在保丰集团养殖区内,所在养殖区域交  相似文献   

19.
当年养成商品鱼是主体放养鲤鱼夏花利用高质量的颗粒饲料进行驯化饲养,当年养成商品鱼的一种养殖方式。同时套养鲢鳙鱼乌仔,当年养成大规格秋片鱼种。其特点是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1993年我场在所属的三个养鱼生产队利用149.9亩池塘进行了试验,设计亩产350kg,实际完成亩产390.35kg。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在北方地区进行丁养殖的最佳放养模式,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以3种不同的放养模式进行了一龄鱼种的培育试验。3种模式丁夏花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200、1300、1500尾/亩,同时搭配鲢、鳙夏花,3种模式的搭养量均为鲢1200尾/亩,鳙500尾/亩。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前两种模式无论产量、出池规格和养殖效益都好于后一种模式,尤以放养密度1300尾/亩的模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