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起大熊猫腹泻的克雷伯氏菌强毒株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引起大熊猫腹泻的克雷伯氏菌强毒株陈永林关孚时张成林1朱飞兵1张金国1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1北京动物园北京动物园一只大熊猫经常出现腹泻和便血,从其发病期间的粪便中分离到一株毒力很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用对该菌敏感的药物治疗后,大熊猫的疾病得到...  相似文献   

2.
成年大熊猫假孕现象在国内外大熊猫养殖单位报道较多,但未成年大熊猫出现假孕现象比较少见。2007年8月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一未成年大熊猫出现食欲下降等异常体征,暂定为"假孕"。论文就该大熊猫妊娠变化及处理措施做一报道,以便同行在今后管理工作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由于食物的高度特化及其消化道的特殊构造,容易出现排粘性血便的症状.该症一般可自愈,但对于体质弱、抵抗力差或发病较频、出血较多的个体要进行必要的治疗以防消化道感染,引发出血性肠炎.笔者曾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驯养繁殖场工作,现结合多年来的治疗情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圈养大熊猫配种难的原因之一是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很少。雄性大熊猫发生意外情况会影响配种工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雄性大熊猫在放对后,出现阴茎水肿现象。通过喷洒高渗葡萄糖溶液、高锰酸钾1:5000稀释液等治疗后,有效抑制水肿部位病变,5d后水肿病情痊愈。该方法操作方式简易,对大熊猫的刺激较小,大熊猫容易配合。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细管精液冷冻保存简易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冷冻保存是大熊猫人工繁殖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保存效果对精液能否用于输精及受精效果起关键作用。以往国内主要是用颗粒冷冻方法保存大熊猫精液,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因细管法具有便于标记、解冻、输精及防止精液污染、节约精液等特点,采用细管保存方式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细管精液冷冻自动设备不适于量很少的大熊猫精液冷冻,所以本研究采用一种经济适用、操作简易的细管法,对大熊猫精液进行冷冻保存。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北京动物园雄性大熊猫“悠悠”,麻醉状态下电刺激采精,收集到精液0.9ml…  相似文献   

6.
根据动物源性蛋白质过敏理论,选用甲硝唑作为抗过敏药物并辅以肠道营养液替代富含动物源性蛋白质的传统精饲料,先后对8只患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大熊猫进行了诊断性治疗。治疗结果显示,(1)甲硝唑与肠道营养液配合,对大熊猫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且无一例动物治疗后出现病情反复;(2)诊断性治疗结果证明,大熊猫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为传统人工日粮中动物源性蛋白质导致。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等肉食动物、鼬科、大熊猫科等多种动物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2014年—2015年陕西圈养大熊猫突发犬瘟热,按照犬瘟热病毒(CDV)检测阴性个体、阳性个体和临床发病个体对大熊猫进行分组并采取治疗和隔离预防措施。其中所有CDV阴性个体疏散转移后,经严格防疫并接种疫苗,得到预期防疫效果;1只CDV抗体阳性的个体经冲击治疗转为阴性;5只临床发病个体未取得预期疗效,全部死亡。综合有记载的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例说明,对于大熊猫犬瘟热发病个体的抢救,治愈率几乎为零。研发安全有效的犬瘟热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目前保护圈养大熊猫免受犬瘟热病毒感染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一例左前掌缺失大熊猫在发情交配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发现,由于该大熊猫左前掌缺失,发情行为中的蹭阴行为、运动时间、嗅闻、抓(蹭)痒、后退、打滚等大熊猫发情的特征行为明显少于四肢健全大熊猫,但其叫声的频次和类别与健康大熊猫差别不大,它有主动接近雄性求偶行为,但是接受交配的姿势异常,致使自然交配不能正常进行,在雄性出现强行交配行为后,反抗和防御能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为我国特有珍贵动物。它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甘肃、陕西南部2000—3000米的高山竹林中。主食竹子,笋。上海动物园二十余年来饲养大熊猫10余头。期间,为养好珍稀大熊猫,通过兽舍改造,饲料变更和改进管理,减少大熊猫发病,已繁殖9胎次,初步掌握大熊猫人工饲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世界珍稀动物。根据四川、陕西、甘肃3省调查,大熊猫在野外生存的总数仅千只左右,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造成大熊猫日益减少的原因,除繁殖能力低、栖息地缩小、遗传交流中断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外,疾病摧残也是重要原因。寄生虫感染,尤其熊猫痒螨虫感染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严重影响熊猫睡眠。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曾发现3只大熊猫受过痒螨虫感染,其中1只雌性成年大熊猫感染特别严重,现将感染致病情况与药物治疗实验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试验1.1症状熊猫2号,雌性,13岁,体重90kg,从野外引进后,发…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肠梗阻是大熊猫非传染性内科急腹症中的一种多发病,无论在野外或圈养条件下均可发生[1]。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抢救,容易导致大熊猫死亡。近年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多次遇到大熊猫患肠梗阻,通过经验积累和临床实践,探索出手术治疗大熊猫肠梗阻的方法,并成功治愈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慢性胃肠炎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9例大熊猫慢性胃肠炎病及其继发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有5只完全恢复了健康,3只有明显疗效。并对患病大熊猎作了血液学检查,与健康大熊猫的肠道菌群、毛发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患病大熊猫的电解质水平普遍偏低,血清蛋白较低,白细胞水平大多处于正常范围,在患慢性胃肠炎病大熊猫粪便中未检出肠道病原菌,其双歧杆菌的检出率和数量明显低于健康大熊猫。毛发中Cu、Zn、Mn等元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大熊猫的水平,初步提出了大熊猫慢性胃肠炎病及其继发病的综合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着大熊猫的生存。曾遇到一例病危大熊猫,经积极抢救,转危为安,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1985年3月2日晨,四川省俄边县双河林场食堂的炉膛口,发现一只倒卧的大熊猫,完全昏迷。呼吸微弱,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动物园一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突发急腹症,临床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经过抢救无效,12 h后死亡。剖检发现小肠扭转360度,肠腔内大量出血。病理诊断为肠道凝固性坏死。肾脏、胰腺、脾脏、心脏和肺脏等器官出现相应的病变。与其他大熊猫嬉戏打闹可能是该大熊猫小肠扭转发生的诱因,继发肠道坏死和肠道出血致使其在短时间内死亡。大熊猫小肠扭转的诊断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和诊断,可借助超声波和X线进行诊断。确诊后不宜采取保守疗法,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赵观禄 《野生动物》1995,(3):30-30,32
幼大熊猫肺炎病例赵观禄(重庆市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1992年7月18日自繁的一只幼大熊猫,于9月1日患肺炎,时龄仅44d。患病后体重由20509降到1900g,经过多方极积抢救使幼大熊猫得以康复,为繁育大熊猫幼仔哺乳期疾病防治积累了经验,简介如下:主...  相似文献   

16.
超声诊断大熊猫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大熊猫主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便,并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是目前胃肠疾病中对大熊猫生命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以往肠梗阻诊断主要靠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大程度上依靠兽医的临床经验,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超声仪器及超声技术的进步并逐步用于大熊猫临床,超声波已成为鉴别各类急腹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肠梗阻的诊断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1].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寄生虫病是对大熊猫危害较严重的疾病。到目前为止,在大熊猫体共发现26种寄生虫,其中施氏贝蛔虫最为流行,危害也最为严重。文中主要介绍了大熊猫专性寄生虫———施氏贝蛔虫的传播途径、发病条件、感染过程及寄生虫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同时还对其他几种对大熊猫构成潜在威胁的几种寄生虫病,如螨病、槽盘吸虫病、钩口线虫病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的传染性疾病作为大熊猫的重要疾病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给大熊猫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我们收集了有关研究论文和病例报道共26篇,涉及多种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其中,瘟热病、病毒性肠炎、大肠杆菌病等对大熊猫威胁较大。这些疾病较为多见,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等都有人做过较为细致地研究和  相似文献   

19.
用抽吸法和切割法采集死亡大熊猫卵泡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外受精,对其培养前、培养后及受精后的卵母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大熊猫卵母细胞中富含卵黄颗粒和卵黄泡;(2)经过22h的培养,大熊猫卵母细胞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成熟卵的特征;(3)大熊猫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为基质密度浅且均匀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20.
对幼龄大熊猫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多年对该病的临床治疗与跟踪观察,对幼龄大熊猫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