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南清 《国土绿化》2019,(11):27-29
江西鄱阳湖是国际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大量候鸟长途跋涉来到鄱阳湖越冬栖息,数量多达60万-70万只。其中,白鹤数量最多时超过4000只,占全球总数量的98%以上。鄱阳湖被誉为"候鸟天堂"。在鄱阳湖区,许多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守护越冬候鸟,为候鸟迁徙、栖息保驾护航。他们被群众誉为"越冬候鸟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2.
袁骏生  廖浩 《森林与人类》2023,(12):100-105
<正>永修县吴城镇地处鄱阳湖湿地腹地,不仅有适宜候鸟越冬栖息的环境,全镇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候鸟提供坚实的越冬安全保障。每年来鄱阳湖越冬的各类候鸟数量达60万—80万只,其中永修县吴城镇就占40%以上。这里成为世界A类候鸟保护区和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并正在成为“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  相似文献   

3.
<正>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众多候鸟的越冬地。每年秋季,东方白鹳、黑鹳、小天鹅、白鹤、白头鹤、白枕鹤以及各种雁鸭类候鸟,陆续迁徙来到鄱阳湖,在这里休养生息,度过长长的冬季,翌年三四月再逐渐北归,回到繁殖地。碧波万顷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江西省的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鄱阳湖有众多耀眼的身份标签,如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鸻形目鸟类地点网络、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优先保护区域等。这些关键标签都与候鸟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鄱阳湖有鸟类20目76科234属460种,占中国鸟类的31.8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鄱阳湖以白鹤闻名,但其实雁鸭类才是鄱阳湖水鸟的绝对优势群体,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雁鸭数量约30万只。鄱阳湖雁鸭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素有“九鹅十八鸭”之称。鄱阳湖的鸭科鸟类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且还有不少珍稀濒危种类,非常值得关注。鸭科鸟类俗称雁鸭类。在众多的候鸟中,雁鸭类是一个群体庞大的家庭,它们不但种类多、群体数量很大,而且分布范围广泛,除南极外,几乎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踪迹。雁鸭是最典型的游禽,大多是游泳高手,个个本领非凡。  相似文献   

6.
候鸟连世界     
<正>长江在中下游节点湖口县顶托和接纳江西的赣、抚、信、饶、修等五河之水,成就了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水草丰美、蝶湖洲滩等时令性极强的湿地生态系统,为160余种70万只越冬候鸟提供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鄱阳湖成为全球瞩目的候鸟越冬地。鄱阳湖候鸟引起世界关注,源于白鹤的发现。198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丁文宁等  相似文献   

7.
<正>鄱阳湖是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最大的动态湿地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约80万只候鸟如约来到鄱阳湖越冬,场面蔚为壮观。江西省想方设法保护鄱阳湖,万鸟翔集的鄱阳湖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西智慧”,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赞誉。鄱阳湖是全球最重要的白鹤和东方白鹳越冬地、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珍禽来此越冬。  相似文献   

8.
张俊  林剑声  汪凌峰 《中国林业》2010,(12):I0002-I0005
<正>江西省南昌市辖区内的鄱阳湖水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约占整个鄱阳湖的1/3。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鄱阳湖区候鸟保护工作,每年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候鸟保护领导小组,召开  相似文献   

9.
2011年冬鄱阳湖水鸟数量与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东亚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年在鄱阳湖越冬的水鸟总数在50万只以上,同时鄱阳湖还是部分全球珍稀濒危物种十分重要的越冬地。坚持开展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调查,对于掌握长江流域乃至全球水鸟种群动态十分重要。2011年冬在鄱阳湖开展了越冬水鸟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51种59万余只,其中有14个种达到了全球种群数量1%的标准,同时鸿雁、白鹤、东方白鹳的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为160余种、约70万羽越冬候鸟提供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成为全球瞩目、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面积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泊。但鄱阳湖的湖面在夏秋洪水季节和秋冬枯水季节差异极大,洪水季节时能超过3000平方公里,枯水季节时仅余下几个湖池和一系列河道形态的水道。这种以年为单位的盈枯变化剧烈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北京房山区2035年森林覆盖率将超38%根据《房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到203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38%以上。房山将推广立体绿化,注重城市第五立面景观设计。120只珍稀候鸟放飞鄱阳湖2919年12月8日,国内多家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120只被救治的珍稀候鸟成功放飞。  相似文献   

12.
十万候鸟舞蹁跹候鸟滔滔八百里鄱阳湖,以其博大的情怀,将江西大地的赣、信、饶、抚、修河五大水系尽纳于胸,汇聚成一股浩荡的巨流,冲入长江,飞泻大海,成为我国妇孺皆知的第一大淡水湖。然而,鄱阳湖作为世界A级候鸟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是近几年的事。19...  相似文献   

13.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这首古代民歌形象生动,唱出了一望无际的候鸟在鄱阳湖悠然越冬的磅礴气势。'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鄱阳湖湿地在九江境内面积达15.58万公顷,约占鄱阳湖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每年数十万只候鸟前来越冬。因此,九江又被誉为白鹤王国、小天鹅之乡。'江西省九江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于先葵介绍说。九江市湿地总面积26.4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06%,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9.3%,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4.
<正>数以万计的小天鹅、白额雁、鸿雁、灰雁、豆雁等各种各样的雁鸭共同构成鄱阳湖越冬水鸟的优势类群,它们在鄱阳湖上空集体翱翔,成为鄱阳湖的壮观景象。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同时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一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早在1992年,鄱阳湖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每年有超过40万只候鸟来此越冬。迄今共  相似文献   

15.
<正>鄱阳湖观鸟到哪去?看什么?江西省在鄱阳湖周边精心打造了20个观鸟点,散布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昌市、九江市和上饶市周边,这20个观鸟点各有特色,可满足不同的观鸟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茫茫彭蠡春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这是宋代王安石对鄱阳湖的描述。鄱阳湖,长江中下游的生命乐园,以湿地动态记录大自然的沧桑巨变。中国最大的候鸟庇护场所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鄱阳湖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  相似文献   

17.
<正>在鄱阳湖,雁鸭类和鸻鹬类是越冬候鸟的优势类群,历年平均数量分别约31.5万和6.7万只,分别占鄱阳湖越冬水鸟总数量的74.4%和14.8%。鹤类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类群。鄱阳湖主要分布有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和灰鹤。其中,白鹤属于极度濒危物种,近年来主要在鄱阳湖及其周边越冬,鄱阳湖已经成为白鹤的避难所。为什么鄱阳湖能够吸引这么多的水鸟来此栖息呢?这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水文节律和广袤的湿地面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每年秋冬,江西省鄱阳湖湿地都会迎来大批越冬候鸟,天鹅、白鹤、白鹳……近百万只候鸟栖息在湿地中,觅食、嬉戏,万鸟振翅翱翔的壮观场面,令人称奇并为之震撼。"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为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年越冬鸟类达300多种,数量近百万只。11月底至次年2月底,是鄱阳湖观鸟的最佳时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陈凤学说,每年秋冬季是候鸟迁飞的季节,也是全国各地开展鸟类保护的重要时期。12月6日—10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在  相似文献   

19.
花彩  赵丰收  张清秋  廖士清 《森林与人类》2023,(12):106-111+8-9
<正>每年10月底,许多候鸟跨越千山万水,飞抵鄱阳湖。万千候鸟在这里成为一道最美风景线:它们有些在浅滩觅食,有些在绿洲休憩,还有些在空中飞翔,让人目不暇接,驻足赞叹。冬季来永修观鸟,吴城铁定是重中之重。江西历史四大名镇之一,中国候鸟小镇,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所在地,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越冬白鹤、东方白鹳等候鸟群体聚集地—吴城的每一个响当当的名号都在告诉你:这里,值得你来。  相似文献   

20.
《森林与人类》2022,(Z1):119-121
<正>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气候湿润,雨水丰沛,全省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尤其是鄱阳湖湿地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候鸟资源蜚声中外。江西湿地主体框架由“五河一江一湖”组成,即长江江西段、鄱阳湖,以及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及其支流。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