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苜蓿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草颗粒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发酵方法,对不同配比苜蓿与玉米秸秆的组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草颗粒的比例对体外发酵液pH值影响显著(P<0.05),不同组合草颗粒发酵液pH值变化趋势相同,24h内pH值都保持在6.36~6.57之间,适宜微生物发酵;(2)对比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丙酸比值发现,各组合间浓度变化显著,但同一组合VFA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于平缓,有利于绵羊营养吸收;(3)经24h体外培养产气试验表明,苜蓿与玉米秸秆混合制粒后,能显著提高产气量和瘤胃内DM和NDF的降解率,且正组合效应显著,各组合总的可降解部分和快速降解部分显著提高(P< 0.05),慢速降解部分显著降低(P< 0.05);(4)玉米秸秆:苜蓿25:5正组合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体外法,通过产气量、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3个指标,对苜蓿、柠条和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组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与苜蓿产气量、DM动态降解率、NDF动态降解率的组合效应,分别为75∶25、55∶45、75∶25的正组合效应最高,(2)柠条与苜蓿产气量、DM动态降解率、NDF动态降解率的组合效应,分别为75∶25、75∶25、75∶25正组合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来探究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对奶牛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组合比例。以常规的玉米面作为对照组(100:0),将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按照不同比例组合(70:30、60:40、50:50、40:60、30:70、0:100)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合的48h体外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pH、氨态氮及营养物质降解率,计算出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8h产气量随着湿贮玉米组合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不同比例组合间差异显著(P<0.05);常规玉米与湿贮玉米不同比例组合体外发酵对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50:50组合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高于其他组合(P>0.05);乙酸/丙酸随着湿贮玉米组合比例的增加而增加,0:100最高为2.02mmol/L;各比例组合体外发酵液pH在5.66~5.85(P>0.05);氨态氮浓度稳定在0.16~0.17mg/dL,70:30组合最低为0.11 mg/dL;干物质降解率和粗蛋白质降解率随湿贮玉米组合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各组合间淀粉降解率无...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体外模拟瘤胃环境,筛选瘤胃微生物体外降解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混合粉的最佳比例,寻找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试验设置7个处理组,每组3重复,通过测定干物质的降解率及各时间段的产气量两个指标来观察瘤胃微生物对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通过记录的干物质降解率和产气量的数据可得出:玉米秸秆粉和苜蓿的最佳配比是3:7,其次是4:6。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与苜蓿千草及全株小麦青贮间的组合效应。将全株玉米青贮与苜蓿干草以100:0、90:1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10:90、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筛选出全株玉米青贮与苜蓿干草间的最优组合后再与全株小麦青贮以这11个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测定72 h产气量、微生物蛋白产量及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的单项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结果表明:在全株玉米青贮与苜蓿干草的不同比例组合中,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干物质降解率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均以60:40的组合最大,产气量组合效应指数则以70:30的组合最大,多项组合效应指数以比例为60:40的组合最大;在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最优组合(60:40)与全株小麦青贮的不同比例组合中,产气量、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干物质降解率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均以80:20的组合最大,多项组合效应指数以比例为80:20的组合最大。综上,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全株玉米青贮与苜蓿干草比例为60:40的组合、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全株小麦青贮比例为48:32:20的组合具有最大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瘤胃微生物体外降解不同比例组合(8∶2、7∶3、6∶4、5∶5、4∶6、3∶7、2∶8)的玉米秸秆与苜蓿干草混合粉,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间段气体产量与干物质降解率,初步探索瘤胃微生物对玉米秸秆与苜蓿干草混合粉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和苜蓿干草粉配比为3∶7的组合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其次是4∶6组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在体外的组合效应,试验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3种饲料以不同比例(分别为100∶0∶0、80∶10∶10、70∶10∶20、70∶20∶10、60∶10∶30、60∶20∶20、60∶30∶10、50∶10∶40、50∶20∶30、50∶30∶20、50∶40∶10、0∶100∶0、0∶0∶100)组合进行发酵(每个组合3次重复),检测不同组合的体外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并分析不同饲料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的产气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发酵第2,4小时,组合12(玉米秸秆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8~72小时,组合13(桑叶青贮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72小时,各组合产气量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组合8(桑叶青贮比例为40%)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除组合13外,P<0.05);不同饲料组合对干物质降解率和氨态氮浓度有明显影响,但对pH值影响不明显。当玉米秸秆青贮比例固定时,对应组合干物质降解率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组合13的干物质消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棉酚添加浓度对瘤胃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以苜蓿为单一培养饲料进行发酵试验。棉酚的添加浓度依次为0.025、0.05、0.25 mg/kg苜蓿。结果表明:棉酚添加显著抑制了瘤胃产气速率(P0.05);随着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导致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下降(P0.05);棉酚添加使乙酸与丙酸比例显著提高(P0.05),但不同添加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0.025 mg/kg添加量对微生物合成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添加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用体外产气法来评定反刍动物对玉米、小麦及大麦与苜蓿的组合效应。有机物质消化率、产气参数a和b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不同比例的玉米与苜蓿组合体外瘤胃发酵优于大麦与苜蓿组合及小麦与苜蓿组合。代谢能值并未呈现出规律变化,从瘤胃发酵参数综合分析,不同比例的玉米与苜蓿组合体外瘤胃发酵优于大麦与苜蓿组合及小麦与苜蓿组合,但不同蛋白源与玉米、小麦和大麦的组合效应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对湘西黄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在湘西黄牛日粮中的饲喂效果,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两种处理方式对湘西黄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口腔采集3头健康的成年湘西黄牛瘤胃液,进行48 h体外培养。结果显示:(1)经体外产气48 h后,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组的总产气量分别为187.25mL/g、177.08 mL/g,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试验前36 h的每个测定点,青贮玉米秸秆组的累计产气量显著性高于黄贮玉米秸秆组(P0.05)。(2)产气结束后,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组的干物质降解率(IVDMD)分别为44.73%、43.85%,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ADF)分别为65.12%、48.36%和33.56%、21.47%,组间差异显著(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组在瘤胃中能够更好地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玉米、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人工瘤胃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比例组合氨态氮(NH3-N)浓度、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常数(b)及产气延滞时间(LAG)变化趋势不同;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50:50的比例或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按50:50、75:25的比例组合时的组合效应明显好于其它组合。结论认为,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牧草,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玉米纤维饲料(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饲粮中的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奶牛饲粮为发酵底物,采用DCFF与羊草组合后分别等比替代底物中0、5.00%、10.50%、17.50%、22.90%的苜蓿干草,其中DCFF在底物中比例分别为0、3.00%、7.00%、11.00%和15.00%,分别命名为0DCFF、3DCFF、7DCFF、11DCFF、15DCFF组。测定体外发酵24 h的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及48 h的产气参数。结果表明:1)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发酵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其中11DCFF组最高;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显著(P0.05),11DCFF和15DCFF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微生物蛋白、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p H影响显著(P0.05),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3)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苜蓿干草对发酵液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影响显著(P0.05),均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呈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发酵液牛链球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白色瘤胃球菌的相对数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利用DCFF与羊草组合替代奶牛饲粮中部分苜蓿干草有利于体外瘤胃发酵,其中替代17.50%和22.90%苜蓿干草的体外发酵效果较好,此时饲粮中DCFF的比例分别为11.00%和15.00%。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评价苎麻和苜蓿组合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畜牧业生产中合理使用苎麻提供数据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苎麻和苜蓿按照不同干物质比例(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和90∶10)组成9种发酵底物,选取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湘东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模拟瘤胃发酵48 h。结果表明:每克底物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降解每克底物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产气速率、起始底物降解速率和干物质降解率随苎麻比例的增加均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当苎麻比例≥30%时,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当苎麻比例≥40%时,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速率和甲烷产量显著降低(P<0.05)。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和丁酸比例随苎麻比例的增加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而乙酸比例和乙丙比随苎麻比例的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苎麻比例≥50%时,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当苎麻比例≤20%时,对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和底物降解影响较小,并且对甲烷生成具有抑制...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C3和C4植物粗料及底物精粗比对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不同来源的C3(水稻秸秆和苜蓿)和C4植物(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为粗料,并分别设计3种不同精粗比(40∶60、45∶55和50∶50)的底物,进行48 h的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体外产气参数、发酵特性参数、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1)底物粗料选用苜蓿时,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种粗料(P0.01),且以精粗比为45∶55和50∶50时较高;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甲烷(CH4)产量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降低53.79%、24.30%和3.29%,且以精粗比为45∶55时最低。2)C3植物粗料的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C4植物粗料(P0.01);精粗比对发酵液p H和NH3-N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底物粗料选用水稻秸秆时,发酵液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宽叶雀稗(P0.01),而与苜蓿没有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为50∶50时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发酵液乙酸/丙酸均显著高于精粗比为40∶60(P0.05),而与精粗比为45∶55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4)各底物体外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以选用水稻秸秆为底物粗料时最低,分别比苜蓿、玉米秸秆、宽叶雀稗低18.84%、4.37%、3.84%和11.12%、17.78%、15.56%。结果提示,以苜蓿为粗料,精粗比为50∶50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高,CH4产量也最高;以水稻秸秆为粗料时,精粗比为45∶55的底物瘤胃体外发酵降解率最低,CH4产量也最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可评定不同类型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本研究比较了玉米(Zea mays)秸秆、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葵花(Helianthus annuus)盘在滩羊瘤胃的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葵花盘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为88.28%,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柠条组(P0.05);葵花盘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77.45%)与玉米秸秆组(71.41%)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柠条组(28.90%)(P0.05)。体外发酵48h的产气量,葵花盘组产气最多,为56.75mL,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53.5mL)和柠条组(32.5mL)(P0.05),并且玉米秸秆组与柠条组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外发酵48h后发酵液pH,柠条与葵花盘组、葵花盘与玉米秸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柠条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葵花盘组消化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浓度分别为32.62和22.17 mmol·L~(-1),显著高于柠条组(P0.05),但与玉米秸秆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产量以玉米秸秆组最高(7.47 mmol·L~(-1)),葵花盘组次之(6.10mmol·L~(-1)),柠条组最低(3.82 mmol·L~(-1)),且不同组间差异显著(P0.05);丁酸产量以柠条组最低,为1.06mmol·L~(-1),显著低于葵花盘组和玉米秸秆组;但是异戊酸和戊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尽管柠条营养检测价值较高,但其在体外消化率最低,饲喂价值较低,这也是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所在;而葵花盘饲喂价值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良好的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以不同比例组合对山羊瘤胃养分降解率的影响,从而为南方粗饲料资源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将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按干物质(DM)比例为100∶0、75∶25、50∶50、25∶75、0∶100分为Ⅰ、Ⅱ、Ⅲ、Ⅳ、Ⅴ组,通过体外产气法分别培养4、8、12、24和48 h,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和2个空白对照,培养结束后终止发酵并测定各时间点发酵液p H、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发酵滤渣的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结果表明:1)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以不同比例组合显著影响了发酵液的p H和NH_3-N浓度(P0.05),但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波动;随着组合中喷浆玉米皮比例的增加,发酵液的pH显著降低(P0.05);在体外发酵12、24和48 h时,添加50%和75%喷浆玉米皮组(Ⅲ、Ⅳ组)发酵液中NH_3-N浓度显著大于单一皇竹草组(Ⅰ组)(P0.05)。2)在体外发酵12、48 h时,随着组合中喷浆玉米皮比例的增加,山羊体外瘤胃DM降解率显著升高(P0.05);在体外发酵8、12、24、48 h时,添加50%和75%喷浆玉米皮组山羊体外瘤胃NDF和CP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皇竹草组(P0.05)。3)75%皇竹草与25%喷浆玉米皮组合、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均对山羊体外瘤胃DM降解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24 h时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75%皇竹草与25%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内均对山羊体外瘤胃NDF降解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12 h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50%皇竹草与50%喷浆玉米皮组合在整个发酵期内对山羊体外瘤胃CP降解率均产生正组合效应,在体外发酵8 h时产生最大组合效应值。综上所述,皇竹草与喷浆玉米皮的适宜组合比例为(75∶25)~(50∶50)。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利用体外法研究绒山羊常用粗饲料的瘤胃发酵特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体外三步法比较了6种粗饲料(玉米秸秆、谷草、苜蓿、玉米青贮、燕麦草、羊草)的体外瘤胃发酵参数,每种饲料作为一个处理,以玉米秸秆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体外瘤胃pH以苜蓿最高,玉米青贮最低(P<0.05);BCP浓度苜蓿显著高于谷草、羊草和玉米秸秆,其中以玉米秸秆最低(P<0.05),体外瘤胃NH3-N浓度以玉米青贮最高,玉米秸秆最低,谷草也较低(P<0.05)。原虫数量以玉米青贮最高,苜蓿最低(P<0.05)。不同的粗饲料体外瘤胃培养液TVFA浓度以玉米青贮和苜蓿较高,玉米秸秆较低(P<0.05);产气量以玉米青贮和苜蓿草较高,玉米秸秆和谷草较低。不同粗饲料多项组合效应值中,玉米青贮和苜蓿的MFAEI值较大,谷草次之,玉米秸秆最低(P<0.05)。说明绒山羊对玉米青贮和苜蓿具有较好的体外瘤胃发酵效果,玉米秸秆和谷草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处理的氨化玉米秸秆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以3头体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处理分别以经0.15 MPa、0.20 MPa、0.25 MPa三种压强处理的氨化玉米秸秆为发酵底物(以未处理的玉米秸秆作为对照组),通过体外产气法,测定72 h内6个时间点(第3,6,12,24,48,72小时)的产气量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5 MPa、0.20 MPa及0.25 MPa组的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分别提高了43.68%、29.24%及45.02%。0.25 MPa组产气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各组体外发酵的pH值(6.72~6.82)、NH_3-N浓度(12.06~13.94 mg/dL)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0.15 MPa、0.20 MPa、0.25 MPa组乙酸/丙酸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其中以0.25 MPa组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快速氨化处理玉米秸秆可显著提高玉米秸秆中纤维类物质的降解率,从而改变玉米秸秆的体外瘤胃发酵模式,改善玉米秸秆品质的最优氨化处理为0.25 MPa。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全株玉米青贮(WCS)、小麦秸秆(WS)和苜蓿青贮(AS)不同组合比例对晋南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筛选不同饲料组合应用的最适比例。将全株玉米青贮、小麦秸秆、苜蓿青贮以不同比例组合(80∶10∶10, 70∶10∶20, 70∶20∶10, 60∶10∶30, 60∶20∶10, 60∶30∶10, 50∶10∶40, 50∶20∶30, 50∶30∶20, 50∶40∶10, 0∶100∶0, 100∶0∶0, 0∶0∶100)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分析不同饲料组合对体外产气量(GP)、干物质降解率(IVDMD)、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SFAEI)和综合组合效应值(MFAEI)。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小麦秸秆和苜蓿青贮的组合比例对GP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全株玉米青贮比例增加,GP逐渐增加。各组体外发酵液pH保持为6.68~6.89(P<0.01)。NH3-N的变化范围为14.31~26.01 mg·100 mL-1P<0.01)。全株玉米青贮比例一定时,IVDMD随着苜蓿青贮比例增加而增加。不同比例组合的全株玉米青贮、小麦秸秆和苜蓿青贮体外发酵液中VFA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60∶30∶10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丙酸浓度也为最高(13.99 mmol·L-1)。各比例组合乙酸/丙酸在2.76~3.2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合的综合组合效应值均为正组合效应,70∶20∶10综合组合效应值(0.9343)最高。由此可见,全株玉米青贮、小麦秸秆和苜蓿青贮比例为70∶20∶10时,组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苜蓿为单一培养饲料,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棉酚添加浓度对瘤胃产气参数、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棉酚添加浓度分别为0.025、0.05、0.25 mg/kg。结果表明:棉酚的添加显著抑制了瘤胃产气速率(P0.05);随着棉酚添加浓度的提高,体外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5),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逐渐下降(P0.05);棉酚添加使乙酸与丙酸比值显著提高(P0.05),但不同添加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0.025 mg/kg添加组对微生物合成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