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东省平邑县从调整农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通过突出发展园区型、生态型和出口创汇型"三型农业"的举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农民增收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1~9月,平邑  相似文献   

2.
小麦边行优势及其对育种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05-1407
研究了小麦在模拟杂交育种F3种植模式下的边行优势,结果表明,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的边行优势非常明显,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二者均为边Ⅰ行的边行优势最大,边Ⅲ行最小;穗粒数无明显的边行优势。因此,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时,应注意公顷穗数和千粒质量边行优势的影响,以便于更准确地对各株行进行预测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有利于找准产业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对贵州省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以及综合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薯类、油料比较优势均大于1,为均衡比较优势作物。烟叶、茶叶EAI>1、SAI<1、AAI>1为效率主导优势作物,这两类作物可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稻谷、玉米、糖料EAI<1、SAI>1、AAI<1为低效率劣势作物,要在保证生产目标下寻求最适宜的生产规模。此外,小麦、大豆比较优势均小于1,为绝对劣势作物,应在保证基本需求基础上,适当减少此类作物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产业选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思考,促进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科学发展,提升贵州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贵州省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选择杂交棉品种瑞杂816,设计2种稀植模式,一种是1膜3带3行,行株距配置为76厘米×8厘米,另一种是1膜3带4行,行株距配置为(76+10+66)厘米×11厘米,与常规栽培1膜6行、行株距配置(66+10)厘米×11厘米模式进行对比,调查杂交棉不同栽培模式对其生育期、生育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棉稀植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较常规栽培节约成本、提高产量,2种稀植模式中,1膜3带3行模式稍好于1膜3带4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湟源县发展藏区青稞依据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品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有利于增强农户对产品商品化的意识,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田间研究1膜6行、1膜4行、1膜3行3种机采种植模式对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5号棉花生育进程、前期生长速率、棉铃时空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不变条件下,随着行距的增加,苗期、蕾期生长速率加快,生育进程提前1~5d;新陆中54号1膜4行、1膜3行较1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产量增加7.2%~10.0%;新陆中75号1膜4行、1膜3行较1膜6行机采种植模式产量下降5.6%~8.2%。1膜3行机采种植模式适合应用于株型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但不适合于株型紧凑型品种新陆中75号。不同株型品种的最佳机采种植模式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不同机采棉配置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机采棉配置模式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差异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四种机采棉配置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结果】同配置对棉花叶面积指数有较大影响,盛铃期一膜六行叶面积指数最高,其次为为一膜三行与一膜四行,一膜五行最低;叶倾角大小依次为一膜三行一膜六行一膜五行一膜四行,一膜四行与其他三个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透光系数盛花期一膜四行、一膜六行表现较大差异,一膜六行透光系数最大。盛铃期,一膜三行、一膜六行与一膜四行、一膜五行存在显著差异,一膜五行透光系数最大,一膜六行最小;一膜六行具有较高的群体优势,籽棉产量及皮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结论】一膜六行能够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冠层结构,具有较优的冠层结构,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  相似文献   

8.
一、播种优点 1.棉花膜上膜气吸式精量播种吸取了以往单一的膜上点播与膜下点播技术的优点,尤其在早春增温保墒与种行遇雨水出苗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团引进杂交棉中杂29号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观察发现,棉花植株个体优势十分明显,生长速度快,结铃集中,铃重,衣分高,丰产性强.示范采用3膜12行膜下滴灌的方式,每公顷理论株数21万株,每公顷产皮棉4 177.8千克,充分发挥了棉花的杂交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由裕民县吉也克乡2011年春季从河北引进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株行距40厘米×90厘米模式栽培,1穴3~4株,667米2株数6500株左右,通过加大行距,改善田间小气候,充分发挥玉米生产过程中通风采光效果,使其边行优势更加显著,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11.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超宽膜2膜8行膜上精量点播,膜宽2米;超宽膜2膜12行膜上精量点播,膜宽2米。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农5师89团2连6-1条田,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一致,土地平整,盐碱较轻。  相似文献   

12.
定西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综合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支撑,增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信心,分析区域内在自然和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国内马铃薯消费、加工和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拉动需求变动、以及实现马铃薯单产增加的可行性和马铃薯相对其他粮食作物比较效益突出的现实表现等情况。结果表明,定西市境内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合时的气候特征、充裕肥沃的耕地资源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优势所在;方便快捷的区位交通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基础优势所在;国内消费和加工需求持续增加、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以及比较效益突出带来的机遇将成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后发优势所在。这些优势组合后所形成的优势合力,必将成为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3.
棉花覆膜移栽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分析了棉花覆膜移栽较露地移栽具备保温,保墒,除草,早发,有效结铃期长,结铃强度大,皮棉产量高,植棉效益好等诸多优势,提出了施足基肥,化学除草,滚式铺膜,边募这打洞边压边及扩行降密,肥促化调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技术运用 1.栽培密度 沙湾县金沟河镇2009~2010年引进1膜8行滴灌栽培技术,棉花种植模式由1膜4行改为1膜8行,667米2种植密度由1.0万~1.2万株提高到1.8万~2.4万株,是一般普通宽膜植棉密度的1.5倍,在中低产田充分发挥了"以密取胜"的优势,依靠坚实的群体,最大限度挖掘棉花群体综合生产潜力,在同等投入基础上,获得30%~50%增产效果,实践证明,采用"以密取胜"的高密度栽培技术,依靠增加密度,提高棉花单位面积株数、总铃数是常规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对比棉花播种1膜4行和1膜2行试验发现其对棉花生育期、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我团不同播种模式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地设在31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田,面积4公顷,土质为沙壤土。试验地具有代表性,地势平坦、土壤质地均匀、土壤盐碱中度、滴灌设施齐全完好,前茬棉花。1膜4行的株行距配置为(66+10)厘米×13厘米,1膜2行的株行距配置为66厘米×1厘米。精量播种,4月7日播种,4月17日出苗;双大膜覆盖;667米2施基肥二铵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优质圈肥2.5米3;6月3日开始滴水,全期化调化控次中耕次生育期滴水次天轮灌  相似文献   

16.
烤烟膜下规范化栽培优势及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烤烟膜下栽培的优势,介绍了膜下烤烟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适时移栽、栽后管理、采收与烘烤等内容,以期为烤烟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烤烟膜下小苗栽培优势及主要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烤烟小苗膜下栽培优势,总结了云南省红河州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情况和成效,归纳了烤烟小苗膜下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烤烟膜下小苗栽培技术的扩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青海、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上海、天津、吉林和西藏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贵州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结论】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扁桃-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与非天敌亚群落、天敌亚群落之间在物种均匀度、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上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总群落与非天敌亚群落在优势集中性上相关差异显著,r=0.474 9, df=17时,r0.05=0.455 5,r>r0.05;均匀度相关差异极显著,r=0.869 7,df=17时,r0.01=0.575 1,r>r0.01;优势度相关差异不显著,r=0.115 7,df=17时,r0.05=0.455 5,r<r0.05.而总群落与天敌亚群落在均匀度、优势度和优势集中性上相关差异均为极显著,均匀度相关系数r=0.710 7,df=17时,r0.01=0.575 1,r>r0.01;优势度相关系数r=0.857 1, df=17时,r0.01=0.575 1,r>r0.01;优势集中性相关系数r=0.700 1,df=17时,r0.01=0.575 1,r>r0.01.  相似文献   

20.
导入热带玉米种质选育自交系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导入热带玉米种质选育的8份自交系,每份自交系选定2个测验种,对比法设计.结果表明:甸骨11A导入Suwan1、5-56选系,a1×红玉米、a2×红玉米产量对照优势18.9%、9.4%;a1×早大黄、a2×早大黄产量对照优势均为负值.红玉米导入Suwan1、EVT5选系,b1×甸骨11A,b2×甸骨11A产量对照优势14.0%、9.4%;b1×C500、b2×C500产量对照优势4.8%、12.5%.长3导入Suwan1、墨黄9选系,c1×海014、c2×海014产量对照优势15.8%、9.4%;c1×龙抗11、c2×龙抗11对照优势-4.0%、6.6%.Mo17导入Suwan1、5-50选系,d1×B73、d2×B73对照优势2.0%、-4.6%;d1×444、d2×444对照优势3.8%、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