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胡麻     
野生多年生胡麻属于亚麻科(Linaceac)亚麻属(Linum)植物。据前人报告,不同的野生种和不同的栽培种其染色体数目、形状,大小是不相同的。一般公认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为n=15或16,而野生亚麻和野生窄叶亚麻与普通亚麻栽培种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很容易与它杂交,而且是完全可育的。因此利用野生资源对新品种的培育有重要意义。 野生胡麻为宿根植物,根颈部份发达,根系入土较深。茎细小,分茎极多,可达20个以上,均由根茎部分的不定芽伸长而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胡椒野生近缘种蒌叶Piper betle L.作砧木、胡椒Piper nigrum L.栽培种Kuching作接穗的嫁接技术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胡椒栽培种与胡椒野生近缘种嫁接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植株主蔓粗壮,生长迅速,生态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了苎麻属野生近缘种15种7变处在种植条件下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纤维细胞的形状结构。野生近缘种的出苗期与茎木质化程序有关,现苗开花期一般在9月;种间农生状差异显著,野生近缘种明显劣于栽培种;野生近缘种抗寒能力较强,但大部分抗亓能力较弱;种间纤维细胞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单纤维细胞的长度、直径、壁厚、节间距离等解剖结构上。对野生近缘种在我融合生殖、品质改良、抗逆性及其开发利用潜力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了苎麻属野生近缘种15种7变种在种植条件下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野生近缘种的出苗期与茎木质化程度有关,现蕾开花期一般在9月;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野生近缘种明显劣于栽培种;野生近缘种抗寒能力较强,但大部分抗旱能力较弱;种间纤维细胞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单纤维细胞的长度、直径、壁厚、节间距离等解剖结构上。对野生近缘种在无融合生殖、品质改良、抗逆性及其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和讨论,并提出了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细胞学鉴定和同功酶分析等方的,研究了栽培大麦与其近缘野生大麦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结合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资料,讨论了栽培大麦的近缘野生种的分类系统问题.本文所列事实支持了把二棱野生大麦(Hordeum spontaneum C· Koch)作为真正的野生种,把六棱瓶型野生大麦、六棱无柄野生大麦和六棱裸粒野生大麦划为一个种,即六棱野生大麦〔H、agriocrithon (E. Abegr Shao)〕(以下分为三个变种)的观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先后发现了栽培大麦(Hordaum vulgare L. )的近缘野生大麦.Koch (1848)在中东地区发现了碎穗二棱大麦(H. spontaneum C. Koch)〔18、20〕.后来,人们相续发现了它的三个变种,Var. ituaburense (Boiss) Nabelek, Var. ischnaturum (Cosson) Thell和Var. Proskowetzii Nabelek. Abeng (1938)间接地从我国西藏和四川西部找到了碎穗六棱大麦,命名为H. agriocrithon. E. Aberg 〔10,11〕. Bakhteyev (1956)在中亚发现了六棱瓶型野生大麦,命名为H· lagunculiforme Bakht〔12〕,他于1962 年把它归属于二棱野生大麦的一个变种〔13〕邵启全等(1975)〔1〕报道我国西藏和川西有广泛分布着以上野生大麦的同时,还报道了新发现的六棱裸粒野生大麦,H· agrioorithon Var. nudum shao.然而,人们对以上野生大麦做过不同的分类系统,彼此间分歧很大,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把栽培大麦的所有近缘野生大麦都归于栽培大麦一个种内.〔4,14,15,16,17,21〕.二、把栽培大麦的近缘野生大麦分为三个不同的野生种,〔5,13,20〕即二棱野生大麦种,瓶型野生大麦种和六棱野生大麦种.三、把栽培大麦的近缘野生大麦分为两个不同的种〔2,3,11〕即二棱野生大麦种和六棱野生大麦种.以往对近缘野生大麦的分类主要依靠它们分布调查形态特征和杂交实验.本文则用栽培大麦及其各种近缘野生大麦为实验材料,用细胞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结合这些材料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资料探讨了栽培大麦与其近缘野生大麦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高粱的分类学里,高粱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比较丰富,如苏丹草、突尼斯草、约翰逊草、丰裕高粱、拟高粱等。在这些野生近缘种资源中,蕴含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基因,如抗病、虫,抗逆境等抗性基因,在高粱品种遗传改良中,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可以间接利用。例如,利用苏丹草与栽培高粱杂交,其杂交种可以作为饲草高粱在生产上推广利用,我国近年选育的皖草2号、晋草1号、辽草1号等均是野生近缘高粱种利用的实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粱野生近缘种将会得到广泛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野生近缘种类玉米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玉米的野生近缘植物类玉米有两个种,一为一年生墨西哥类玉米,一为多年生类玉米.多年生类玉米有两个变种,一为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一为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它们是玉米属中除玉米种之外的另外两个种.这些野生种在自然界的严酷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特征、特性,特别在抗逆性、抗病虫害、品质等方面.将其有益基因导入到栽培玉米获得丰富的多样性的种质遗传资源,以创建新的基因库,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通过玉米与其野生类玉米杂交,我们正从其杂种后代中选育出大批在粮食用和饲料用等方面有利用价值的优良植株并建立株系,从中选育出了优良异源自交系并配制出优良杂交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要将野生亲缘和潜在于更远缘物种的异源遗传物质转移到栽培小麦中可以用两种主要方法:细胞遗传学操纵(染色体工程)和分子技术(遗传工程)。以第一种方法为基础,染色体片段(基因区段)的转移可通过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来实现,或通过遗传学的、生理学的、环境的各种方法诱导易位来实现。分子技术是用以转移被克隆的很明确的单个基因或基因的某些部分,这样的基因或基因的部分是衍生自近缘或远缘物种。讨论了这些方法引起遗传变异广泛性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0.
玉米及其野生近缘材料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大刍草形态学性状的显著区别,大刍草可分为5个植物学种。大刍草是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材料已被众多研究结果证实,玉米的直接祖先是否是大刍草还没有定论。对玉米与大刍草的分类系统作了介绍,同时对5个大刍草植物学种的特征特性、玉米与摩擦禾分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