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沼液及用量对莴笋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及用量对莴笋硝酸盐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提高了莴笋株高和产量;降低了生长时期莴笋叶硝酸盐含量提高了莴笋氨基酸含量;降低了维生索C和可溶性糖含量。以沼液3L处理的莴笋增产21.4%为最高产量;其次为沼液2H处理的莴笋增产6.7%,同时沼液2H处理莴笋的硝酸盐累积量最低。沼液2处理莴笋均具有良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N,P,K配比的沼液肥对叶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原沼液作对照,设置了4个不同N、P、K配比的沼液叶面肥共计5个处理,分别喷施在白菜、甘蓝及油白菜3种叶菜上.通过比较各处理对叶菜产量,VC,硝酸盐及农残含量的影响,探究出最佳的沼液叶面肥配方.结果表明:向沼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化肥后,其增产效果均高于原沼液,但叶菜中硝酸盐含量也相应提高.综合比较各处理的产量及VC含量,以N∶P∶K比例为2∶1∶4相对较好,为最佳配方,其次为5∶1∶7.  相似文献   

3.
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与化肥配施的不同处理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家肥、沼液配施氮肥、沼液配施低氮磷和沼液配施高氮磷处理都显著提高了茎瘤芥产量(提高幅度为12.1%~29.7%)。除沼液配施高量氮磷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Vc含量外,其余处理的作用不大。沼液配施化学肥料各处理提高茎瘤芥氨基酸含量10.7%~12.8%,农家肥明显降低茎瘤芥氨基酸含量。各施肥处理降低了茎瘤芥还原糖含量,以沼液配施高氮、低氮磷处理的降低作用最突出。农家肥和沼液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硝酸盐含量,沼液配施化学肥料提高硝酸盐含量7.7%~43.6%。各施肥处理对茎瘤芥水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箱体栽培试验研究沼液施用量对芥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比较沼液处理与化肥处理,得出芥菜最适合沼液量,为"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提供依据。试验表明,每次施用1.5 L沼液最为合理:芥菜地上部分生物量最高624 g,相比空白处理增产831%,相比化肥处理增产54.4%;体内硝态氮190 mg·kg~(-1)仅占化肥处理的54.0%,含量远低于化肥处理;总养分含量可达8.66 mg·kg~(-1),是空白处理的5.47倍,化肥处理的1.49倍,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比空白处理分别提高368%,427%,477%。适量沼液灌溉,可有效促进芥菜生长,提高芥菜产量及其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设施甜椒为对象,研究蔬菜废弃物沼液作为追肥对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蔬菜废弃物沼液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相比追施化肥(T1)处理,沼液部分替代(沼液化肥配施T2)处理和全部替代化肥(T3)处理增加了产量,其中T2的产量最高,而过多的沼液处理(T4)会降低产量;相对于常规施肥,追施沼液能提高设施甜椒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糖酸比,其中T2的效果最佳;与T1处理相比,追施沼液的处理并没有降低甜椒对养分的吸收。综合分析认为,设施甜椒栽培中追肥管理中沼液和化肥配施是最好的方式。蔬菜废弃物沼液的合理利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找到可以最大程度消纳沼液,维持土壤质量,减少硝态氮淋失以及对小白菜产量影响的灌溉方案,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基质势(SMP)-30 kPa (A)和-10 kPa (B)和不同单次灌溉量10 mm (10)、15mm (15)、20 mm (20)、30 mm (30)、40 mm (40)滴灌对土壤盐分、无机氮、pH、硝酸盐淋失量和小白菜产量的影响;沼液灌溉持续约1个月,后期为清水灌溉。结果表明,沼液灌溉总量以B30最高,其次为A40和B40。-30kPa条件下滴灌EC=3.4 dS/m的沼液会增加土壤盐分,土壤溶液EC与土壤水分呈线性正相关,清水灌溉后20 cm以上土层的EC值下降迅速,深层土壤则有较长的延滞期;试验结束后各处理土壤ECe(饱和泥浆提取液电导率)均低于试验前水平,其中SMP为-10 kPa时,在0~20 cm土层ECe随单次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20~40 cm土层ECe在单次灌溉量20 mm时最高,30 mm时最低。土壤pH前后变化幅度不大。-10 kPa处理与-30 kPa相比,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高176%,20~4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增加35...  相似文献   

7.
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发酵是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农业的重要技术途径,科学评价施用沼液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是构建循环农业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养分吸收、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用化肥情况下,不同浓度沼液灌溉处理的大白菜产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沼液灌溉处理收获后大白菜中养分含量较高,且与对照差异显著;收获后0~15cm土层中无机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硝态氮和速效磷都达到了显著差异;15~30cm土层铵态氮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硝态氮增加不明显,速效磷和速效钾与对照差异较小,只有沼液浓度较高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沼液灌溉后增加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品质提高;各处理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增加,但未超标。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制定循环技术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根据园区种植和养殖规模及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沼肥在不同作物和种植制度中养分利用效率,土壤养分盈亏,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及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沼肥消纳阈值,真正做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沼液、沼渣与化肥配施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沼渣与化肥配施的不同处理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化肥相比,单施沼液不能提高莴笋产量,其它处理均能使莴笋显著增产(2.9%-19.1%),沼渣+N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沼液和沼渣在配施一定比例化肥的基础上能增加莴笋叶和茎中Vc和氨基酸含量,施用沼液的处理均能提高莴笋叶和茎中还原糖含量,而施用沼渣仅提高莴笋叶中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有机肥为对照(CON),设置4个沼液(BS)施用量,研究尾菜沼液对基质栽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沼液处理(BS2,BS3和BS4)相比CON增加了生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1.4%,37.9%和35.5%。相对于有机肥,施用沼液能提高生菜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BS2的效果最好。与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沼液的处理促进了生菜对养分的吸收。综上,适量尾菜沼液可以代替商品有机肥生产基质生菜。  相似文献   

10.
沼液与化肥长期配施对蔬菜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2011年长期连续5茬蔬菜作物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测定了番茄和甜椒2种蔬菜的产量、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酸量,以及土壤的pH,EC,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沼液与化肥配施能明显地提高番茄和甜椒的产量,提高蔬菜中Vc含量;无论是沼液与化肥配施还是单独施用沼液,均加剧了表层土壤的酸化和盐渍化,长期使用易导致深层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同时有利于表层土壤的无机氮含量累积,短期内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桶栽方法,选用黑农48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灌溉水平及4种干旱胁迫历时进行交叉试验,研究了灌溉水平及干旱胁迫历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荚期大豆植株叶、茎、根和荚果更易受干旱胁迫历时影响,干旱胁迫历时越短越有利于植株生长,灌溉水平对植株的生长影响相对弱于干旱胁迫历时。植株各器官干质量的等高线图表明高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比低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有绝对优势,同时也表现出高灌溉水平、长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与低灌溉水平、短干旱胁迫历时处理之间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杨继钢 《湖南农机》2011,38(1):39+41
感官检验棉花的品级,这是农村常见的一种检测手段.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存在不确定性.这是由于检验员的品级检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检验的结果.文章对影响感官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迷宫流道转角对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的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转角分别为45.0°、60.0°、67.5°和75.0°的齿形流道灌水器为研究对象,应用CFD流场速度数值分析、PIV颗粒运动轨迹线和速度观测对比以及浑水抗堵塞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角对灌水器水力性能和抗堵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角与流量系数及流态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灌水器的抗堵塞能力随着转角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转角对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的影响,提出迷宫流道结构灌水器的合理转角为60.0°.  相似文献   

14.
摊铺机压实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摊铺机中,由熨平压实机构和压实介质组成的系统,为两个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压实介质简化为粘弹塑性体.建立熨平压实机构动态特性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熨平压实机构的动力学问题,分析了熨平压实机构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该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某泵站群计算机运动系统为实例,分析由PLC构成的泵站远方终端RTU的特点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微热探针法测试热导率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材料热导率的测试中.但是,由于实验条件或实验设备的限制,基于理想的线热源瞬态模型测量原理得到的结果会产生某些测试误差.针对测试误差,从探针输入电压、加热时间和样品的径向尺寸等装置操作参数的选择着手,通过实验,得到装置系统测定中输入电压的最佳值为2.5~6.5V、加热时间最佳值为20~50s.最后通过实际测试,得到了番茄果实在不同成熟阶段的热导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一种利用微水头发电的水车装置,利用Fluent软件流体体积(VOF)模型模拟明渠无压流动,选用SST k-ω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旋转模型对不同叶片数的水车在不同转速下进行非定常模拟.结果表明:3叶片水车效率区最为宽广,最优效率最高;3叶片水车上游局部湍流黏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小,而8叶片水车上、下游湍流黏度较为平均,影响范围较大;相同工况下,增加叶片数会增强水车的阻塞效应,使上、下游水位差平均增大,但可降低水位差的波动,水位差平均值增大将降低水车出力,水位差的波动对水车轴系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相同工况下,增加叶片数可以提高水车运行中转矩波动的稳定性,但会降低水车的出力,转矩波动使水车在运行中受到周期性不平衡力矩的作用,引起水车结构剧烈振动和叶片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采籽棉清杂工序中荷电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钉床式荷电方法。以MCU为主控制单元,设计了一款钉床式荷电控制系统。在荷电极板面上均匀分布且垂直于极板面的长度为5cm的金属钉,控制器控制静电发生器产生高压静电,通过荷电极板上的金属钉放电,将平铺在极板间的机采棉荷电。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金属钉的荷电极板相比,机采棉荷电均匀,荷电速度提高了8%,效果良好。该研究可为机采棉静电清杂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根据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背景和现状,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规模发展阶段。为此,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范围、补贴农机种类和收益农户数等方面分析了各阶段内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今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继续强化实施,且重点应放在宏观调控作用方面。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促进农机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以及农机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了植物水分监测传感器电路的基础上,用Multisim8软件对基于介质连续变化的电容式无损监测传感器做了分块和整体的仿真分析,仿真表明,用输入电桥电容的微变化模拟植物水分的微变化,电路各部分均能无失真输出,整体电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植物水分的变化,传感电容相对于平衡电容的变化量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之间成线性相关。仿真过程中,传感器最后输出不大于5 V,各运放在统一5 V电源的供电条件下,无饱和失真现象,总体电路设计合理,基本符合要求,能够满足单独测量或用于监测系统模/数转换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