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培 《河北渔业》2015,(4):17-18,61
根据2014年全年的监测结果,对三亚市大东海近岸海域水体的无机氮、无机磷进行动态研究,并分析了N/P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东海无机氮、无机磷含量分别在0.032~0.366mg/L与0.000~0.008mg/L之间,年平均值分别为0.092mg/L和0.002mg/L;其中,无机氮含量大部分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磷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大东海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N/P比值范围为:15.50~201.00,年平均值为52.06,该值远大于16,则表明无机磷为大东海近岸海域的生长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李奇 《河北渔业》2019,(7):39-42
2018年采用单因子评价标准对葫芦岛市绥中止锚湾增养殖区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和养殖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做出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止锚湾贝类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各项监测指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养殖贝类铅污染指数介于0.5~1.0,其它监测指标均满足国家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要求。绥中止锚湾海水增养殖区中重金属含量满足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甘井子区北部沿海浮筏养殖水环境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5年8~9月“太平洋牡蛎病害防治技术”的水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初步分析了甘井子区北部沿海,在夏季高温期水体中理化要素(T、S、DO、COD、透明度),营养盐(NH3-N,NO2-N,NO3-N,PO4-P),及浮游生物量(叶绿量a)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介绍了各要素含量基本处于海水海水正常浓度水平,属于一类海水水质,海区营养水平为中等营养水平,是适宜的浮筏养殖区,但养殖规模应用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栉孔扇贝集中上市季节扇贝养殖区海水水质状况及扇贝体内重金属蓄积情况,本研究在烟台选取长岛、开发区和牟平区3处具有代表性的栉孔扇贝养殖区,于2021年4月分别采集表层海水及栉孔扇贝样品,对海水常规指标及海水和扇贝中的重金属(Pb、Cd、Cu、Hg、Zn和Cr)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栉孔扇贝集中上市时间,3个栉孔扇贝主要养殖海域海水中溶氧(DO)、化学需氧量(COD)和营养盐均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其中,从Cu含量来看,长岛养殖区海水水质明显优于另外2个养殖区海水。栉孔扇贝对重金属Zn和Cu的富集有明显的选择性,富集系数超过1 000。本研究中3个养殖海域栉孔扇贝整体软体组织及闭壳肌中Pb、Cd、Hg和Cr 4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Cu和Zn含量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限量要求,且为一类标准。[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2,12(4):36-41]  相似文献   

5.
2017年3、5、8、10月分别对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生物生态开展调查监测,并通过多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海水质量整体符合二类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符合一类标准;保护区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个别站位优势种明显,存在发生赤潮可能。  相似文献   

6.
龙须菜在网箱养殖区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的浅水区吊养面积约0.7 hm2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研究龙须菜对网箱养殖区水质的修复效果。通过对实验区及其内外两侧的定点监测,以及对与潮流方向一致和垂直的2个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低于非修复区,由此可见,通过海水交换,龙须菜可以吸收流经修复区的IN、IP,并提高流出修复区的海水的DO水平。这有利于改善网箱养殖区的海水水质,提高网箱养鱼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促进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2007,14(3):488-492]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海水营养盐含量及有机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仁英  纪灵 《齐鲁渔业》1995,12(6):45-46
莱州湾海水向接近富营养状态发展。无机氮、活性磷的含量部分海区已超过我国一类海水的标准值。该湾水体已处于有机污染状态,各单项指标岸边值均高于中部值,陆地排污是该湾水质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9月(夏季)和11月(秋季)青岛市文昌鱼(Branchidermus fasciatus)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并对该海域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溶解无机氮(DIN)平均含量夏季高于秋季,NO_(2-)N、NH_(4-)N平均含量分别是秋季的1.98倍、1.44倍,而NO_(3-)N和PO_(4-)P平均含量低于秋季,分别是秋季的88.8%和47.6%。夏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_(4-)P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秋季DIN总体水平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PO_(4-)P总体水平劣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夏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趋势;秋季海水的DIN浓度分布呈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夏季N/P比值略高于Redfield比值,而秋季N/P比值较低于Redfield比值,DIN相对缺乏。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2017年保护区海域夏季和秋季营养水平较低,均属于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天津地区海水增养殖功能区的重金属离子变化趋势,2017-2018年,对天津市主要工厂化养殖区域的海水养殖用水进行主要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定及追踪,共监测3个增养殖区取水点,监测频次21次,累计监测63站次,其中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中一类标准的站次51个,占比80.9%;符合二类标准的站次12个,占比19.1%;总体检测指标含量均符合海水养殖要求。Cu的季节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s、Zn、Pb、Cr(Ⅵ)的季节变化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除As、Zn外,其他重金属在海水中含量从春季到秋季逐渐增大。Cu、Zn、Pb、As冬季含量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3~2005年春、秋季对珠江八大门口水域的采样分析结果,研究了珠江八大门口水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水体中无机氮的形态主要以硝酸态氮(NO3--N)为主;无机氮平均含量范围为1·986~5·070mg·L-1;虎门、鸡啼门无机氮含量相对于其他门口偏高,横门、磨刀门则相对偏低。活性磷酸盐含量较低,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该水域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属于N超标富营养化型。  相似文献   

11.
在6mol/L盐酸水浴条件下,无机砷以氯化物形式被提取,实现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小龙虾不同部位的无机砷含量,检出限为0.05mg/kg,回收率在93.3%~105.2%之间,RSD<5%。检测结果表明,小龙虾无机砷含量具有明显的部位差异,内脏与鳃的含量远高于肌肉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勇  严利平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5,27(2):133-138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相似文献   

13.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8.8mm和4038.7g。为保护黄鮟鱇资源,应限捕体长在500mm以下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5种常量元素中,K的平均含量最高,为6.95×104 m...  相似文献   

15.
薄治礼 《水产学报》2005,29(5):676-681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本海域方头鱼捕捞群体体长范围100~390mm,平均体长223.9mm。体重范围30~1470g,平均体重231.5g,捕捞群体1~9龄,以1~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关系呈幂函数曲线增长,雄鱼平均体长、体重比同龄雌鱼大,但肥满度雌鱼略高。捕捞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2。浙江近海有产卵场,主要产卵期在4-8月。方头鱼属广食性肉食性鱼类,在繁殖期间不停食。本海域的日本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6°00′E以东海域,白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4°00′E以西海域,124°00′~126°00′E为混栖区域。方头鱼在深水流网作业渔获总重量中约占30%,居其它种类之首。目前方头鱼资源虽未见明显衰败,但与早期比较,其产量占深水流网总渔获量比重已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合理利用,保护该种资源维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海无脊椎动物资源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8~2000年在黄海进行的生物资源底拖网定点试捕调查,所取得的春、夏、秋、冬4季347个样方的无脊椎动物资料,分析了黄海无脊椎动物的资源结构及多样性。调查捕获无脊椎动物53种、2336.896kg、1385397尾。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作为生态优势度的度量指标,依此来划定每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IRI大于1000的种类定为优势种,全年只有1种,即冷温性的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该种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61.4%;IRI值在1000~100的种类定为重要种,有3种(类),即枪乌贼(Loligo sp.)、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和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uirostris),它们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5.8%。使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性指数(J')剖析了该水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群落各样方指数D=0.000~2.347,H’=0.000~2.140,J=0.006~1.000。此外还采用Bray-Curis指数CN来比较黄海不同区域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北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与黄海南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的种类组成相似性最高,CN=0.846,黄海中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与黄海南部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的种类组成相似性最低,CN=0.478。经分析,黄海现有无脊椎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及多样性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4个季节的全尺度人工湿地中基质无机磷含量,研究植物组成与多样性对基质无机磷季节动态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个季节中,除冬季物种丰富度与无机磷呈正相关之外,其他3个季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植物组成对无机磷有显著的影响。基质无机磷夏季(2008年7月植物生长最快的季节)最高,平均值为(12.36±0.43)mg/kg,而秋季(植物收割后采集的基质样品)最低,平均值为(9.16±0.40)mg/kg;表明基质营养(如无机磷)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与植物的生长规律相一致。研究表明,在大型人工湿地中,衡量植物多样性对基质营养季节动态的影响效应时,植物组成要比植物多样性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胃含物样本,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程度及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属浮游动物食性,桡足类是其最主要的食物类群,其% IRI值、质量百分比和个数百分比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19.
万瑞景 《水产学报》2002,26(4):321-330
1999年夏季鳀鱼卵和仔稚幼鱼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122°00′~123°45′E、34°00′~35°15′N与122°15′E以西海域分别为鳀鱼卵与鳀鱼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其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别为25.5~26.9℃和27.11~31.81与26.4~27.0℃和31.31~32.05。鳀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最适表层水温分别为25.5~26.4℃和25.9~27.0℃;全长为20mm以上的鳀鱼稚鱼已初步形成广盐性分布的习性,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对盐度的要求并不非常严格,水温是影响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也有密切的关系,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正是叶绿素a的高值区。随着季节的变化,黄海南部鳀鱼产卵场由青岛外海逐渐向深水区转移。黄海南部鳀鱼活卵所占的比例为45.76%,胚胎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7年7月和2008年6月东海北部近海(123°~124°30′E、30°~32°N)桁杆拖虾定点调查资料,对夏季东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夏季该水域共出现虾类18种,隶属于7科11属。其中6月份的优势种有鹰爪虾(IRI=7 485)、葛氏长臂虾(IRI=2 121)、脊腹褐虾(IRI=819.1)和戴氏赤虾(IRI=765.5),7月份的优势种有鹰爪虾(IRI=5 637)、葛氏长臂虾(IRI=451.1)、须赤虾(IRI=3 184)和戴氏赤虾(IRI=868.7)。夏季东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群体重量密度分布主要呈现中部较少而东西两端分布较多的态势,不同优势种类的分布特征不同,鹰爪虾分布于整个调查海域,底温为12.1~21℃,底盐为31.1~34.6;脊腹褐虾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域的东北部,底温为12.1~18℃,底盐为3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