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沙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蒿 ( Artemisa arenaria DC.)为菊科蒿属半灌木 ,株丛高 40~ 75 cm,最高可达 1 80 cm,无明显主茎 ,由基部多数丛生 ,分枝多而细 ,老枝麦秆黄色 ,下部叶 2回羽状全裂 ,中、上部叶 3~ 7全裂或不分裂 ,裂片宽 0 .5~ 1 .5 m。枝条灰白色。叶无柄 ,羽状分裂 ,灰绿色 ,嫩叶有短柔毛 ,老叶无毛 ,有臭味。由圆形头状花序聚生成圆锥状 ,种子黑色 ,花期 7~ 8月份 ,1 0月份种子成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河西走廊乌鞘岭以西和新疆北部及南部 ,生于沙丘、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 ,是油蒿、籽蒿在干旱地区的地理替代种。它耐干旱、耐瘠薄、抗风蚀、喜沙埋、结实丰富、采种容易、生长迅速、固沙作用强。在河西走廊沙区 ,沙蒿 3月上旬萌动 ,3月下旬展叶 ,7~ 9开花 ,9~ 1 1月结果 ,种子千粒重0 .86g。种子成熟时变黑褐色 ,不易脱落 ,采种容易。落地的种子遇水后分泌出粘液 ,胶结在沙粒上 ,有利于天然更新。沙蒿育苗宜选沙土和沙壤土 ,因种子较小 ,土壤应细致整平 ,施足肥料 ,播期宜早 ,趁春季土壤湿润抢墒播种 ,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不宜...  相似文献   

2.
中间锦鸡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中间锦鸡儿 (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H.C.Fu) ,别名柠条。灌木 ,高 70~ 1 5 0 ( 2 0 0 ) cm,丛径 1~ 1 .5 m,多分枝 ,树皮黄灰色、黄绿色或黄白色 ;枝条细长 ,幼时被绢状毛。托叶宿存 ,硬如针刺 ,长 4~ 7mm;羽状复叶具小叶 6~ 1 8,宽 2~ 3mm,先端纯圆或锐尖 ,有小刺尖 ,长 2 0~ 2 5 mm;花梗长 8~ 1 2 mm,常中部以上具关节 ,萼筒状钟形 ,长 7~ 1 2 mm,密被短柔毛 ;花冠蝶形 ,黄色 ,旗瓣宽卵形或菱形 ,翼瓣与龙骨瓣长圆形 ;子房披针形 ,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荚果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顶端短渐尖 ,长 2 0~ 2 5 ( 30 ) mm,宽 4~ 6( 8)mm。2 地理分布中间锦鸡儿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伊克昭盟和宁夏及与其邻近的黄土高原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中间锦鸡儿多生长于砂砾质土壤 ,在基部可聚集成风积小沙丘。耐寒 ,耐酷热 ,抗干旱 ,耐贫瘠 ,不耐涝。轻微沙埋可促进生长 ,同时能产生不定根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梭梭     
梭梭 ( H alaxylon ammodendron ( Mey.)Bunge) ,别名梭梭柴、琐琐 ,藜科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6~ 7m。主干扭曲 ,具节瘤。嫩枝有节 ,叶退化成鳞片状 ,由嫩枝进行光合作用。花两性 ,种子小 ,扁圆形 ,具膜质翅胞果半球形 ,黄褐色 ,种子黑褐色 ,花期 5~ 7月份 ,果期 9~ 1 0月份。梭梭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东部、中部和北部 ,甘肃河西走廊 ,内蒙古的西部。适生于干旱荒漠区地下水位较高 ,有一定含盐量的湖盆地及周围沙地、河床边缘、固定半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上 ,在砾石沙质戈壁也能生长。梭梭抗旱性强 ,耐风蚀、沙埋 ,在年降水1 0 0 mm左右 ,沙层内含水率 1 %~ 3%的立地条件下 ,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在甘肃民勤沙区1.2 %的沙丘含水量即可维持梭梭的正常生长 ,低于 0 .8%生长受到抑制 ;梭梭根系强大 ,主根可达 3~ 5 m,侧根长也在 5 m以上 ,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大气降水和沙层内的凝结水。当炎夏干旱季节到来 ,部分嫩枝又自行脱落 ,使蒸腾水分的面积减小 ,以保存体内的水分。同时 ,这些嫩枝外表光亮 ,对阳光有反射作用 ;细胞液...  相似文献   

4.
胡枝子     
胡枝子 ( L espedexa bicolon Turcx.) ,为豆科小灌木 ,又名杏条、行条、随军茶、扫皮、胡枝条。株高 1~ 2 m,少数可达 3m,多分枝 ,小枝黄褐色至暗褐色 ,有细棱 ,幼时稍有短毛。三出复叶 ,小叶阔卵形卵状长圆形。总状花序腋生 ,比叶长 ,花多。荚果倒卵形 ,千粒重 9.1 8g。花期 7~ 8月 ,果期 9~10月。在东北各地、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省 (区 )皆有分布。胡枝子耐寒冷、干旱。在 - 30℃低温下不受冻害。在年降水量 2 5 0 mm或季节性干旱常发生的地方 ,生长良好 ,当沙地土壤含水量低于0 .77%时才萎蔫。耐风蚀、瘠薄。根系被风蚀露出地面仍能生长。对土壤适应性很广 ,在东北西部科尔沁沙地上作固沙植物 ,在有机质含量低到 0 .1 %左右、含氮量甚微的流动风沙土上 ,尚能生长。萌芽力强 ,枝条丛生 ,栽后 2~ 3年平茬更新 ,当年高可达 1 .5 m,冠幅达 2 .2 m。根系发达 ,主根不明显 ,侧根成网状盘踞在 0~ 40 cm沙层中 ,须根非常发达。胡枝子无异味 ,各种家畜都喜吃 ,马、牛、羊最喜采食 ,也是兔、鸡、猪...  相似文献   

5.
沙埋对唐古特白刺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海霞  李清河  徐军  张俊菲 《草业科学》2016,33(10):2062-2070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是荒漠地区重要的建群种之一。为了研究沙埋对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对扦插成活后生长了两个月的白刺幼苗进行不同沙埋深度处理试验(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15cm)。试验持续3个月,每个月收获一次。结果表明,1)沙埋中期和后期,轻度沙埋(5cm)和中度沙埋(10cm)较其它处理而言,白刺幼苗的基径、根平均基径和总根长显著增加(P0.05);2)沙埋前期和中期,与其它处理相比,对照(0)显著增加了白刺幼苗一级枝的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且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大多高于其它处理;3)与其它处理相比,轻度沙埋处理对(5cm)白刺幼苗二级枝的影响最明显,能显著增加白刺幼苗二级枝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叶片数量和总叶面积(P0.05)。同时白刺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4)重度沙埋(15cm)时,白刺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大多低于其它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沙埋能促进白刺幼苗分枝的生长,而重度沙埋则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唐古特白刺作为枝源压条型克隆植物,在防风固沙时应对其进行轻度沙埋以促进分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其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6.
牛心朴子(Ca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是内蒙古西南部沙地较为常见的沙生植物,随着草地沙化面积扩展,已广泛分布到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化严重的地段,民为醒目的暗绿色背景,通过观察,该种具有耐沙埋,耐风蚀,生活力强,分蘖芽多,萌发较快,发芽率高的特性,根量集中于15-30cm的沙层中,不定根发达,可作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上的固沙先锋植物,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披针叶黄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披针叶黄华 ( Thermopsis lanceolala R.Br.) ,别名野决明、苦豆子。多年生草本 ,高 1 8~ 2 0 cm,全株披黄白色长柔毛。茎直立 ,单一或分枝 ,基部具厚膜质鞘。掌状三出复叶 ,具 3小叶 ,小叶倒披针形成矩圆状倒卵形 ,长 2 .5~ 4.5 cm,宽 0 .5~1 .0 cm,基部渐狭 ,全缘 ,两面密生平伏长柔毛 ,小叶柄短。托叶 2 ,卵状披针形 ,先端锐尖 ,基部稍联合 ,长 1 .5~ 2 .5 cm,宽 4~ 7mm,被长柔毛。总状花序顶生 ,苞片 3个 ,轮生 ,卵形 ,基部联合。花黄色 ,每 2~ 3朵轮生 ,长 2 5~ 2 8mm。花萼筒状钟形 ,略成二唇形 ,长 1 .6cm,密生平伏长柔毛 ,萼齿披针形 ,长 5~ 8mm。旗瓣近圆形 ,基部渐狭或呈爪状 ,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比旗瓣短 ,有耳有爪。子房条形 ,密被毛 ,具短柄。荚果扁 ,条状矩圆形 ,长 5~ 9cm,宽 7~1 2 cm,顶端具喙 ,密生短柔毛 ,含种子 6~ 1 4粒 ,种子近肾形 ,黑褐色 ,有光泽。2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前苏联、蒙...  相似文献   

8.
 差巴嘎蒿属于沙生半灌木,小叶锦鸡儿属于非沙生灌木,二者均为内蒙古东部几个沙地中分布最广的灌木种。为比较两种灌木耐沙埋能力及其生理响应差异,2010-2011年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深度沙埋处理下两种灌木幼苗的存活率、株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变化。结果表明,1)差巴嘎蒿较小叶锦鸡儿具有更强的耐沙埋能力,前者在沙埋深度达到株高200% 时仍有部分幼苗存活,后者在沙埋深度为其株高100%时即已全部死亡;2)沙埋深度为株高25%时,两种灌木高生长均未受到明显影响,当沙埋深度达到株高50%时,两种灌木的高生长均受到抑制;3)当沙埋深度由株高25% 增至75% 以后,差巴嘎蒿没有显示出水分胁迫,其MDA 含量下降,膜透性没有明显变化,而小叶锦鸡儿在沙埋深度为株高50% 时即已显示出水分胁迫,MDA 含量明显增加,但膜透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4)沙埋深度为株高75%~100%时,差巴嘎蒿有两种酶活性显著增强,起到了共同防止膜质过氧化作用,而小叶锦鸡儿只有一种酶活性显著增强;5)沙埋胁迫下,差巴嘎蒿脯氨酸发挥了一定渗透调节作用,小叶锦鸡儿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均未有效发挥渗透调节作用;6)差巴嘎蒿之所以具有较强的耐沙埋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沙埋后其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效地减轻了细胞膜损伤。  相似文献   

9.
杨柴     
杨柴〔 H edysanm fruticosmn( Pall) .subsp.L aeve( Maxim.) B.Fedtsch.〕,又名羊柴、蒙古岩黄芪、三花子、踏郎等。豆科小灌木 ,高 1~ 2 m。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北、宁夏等省 (区 )的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或沙地 ,多生于沙丘、沙地和冲刷沟中 ,根入土极深 ,耐旱耐沙埋。目前已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被广泛引种到华北与西北地区东部的各沙区。杨柴的嫩枝叶含粗蛋白质 1 6.5 %~ 2 0 .7% ,为优良饲料。花期 8~ 9月份 ,果期 9~1 0月份 ,花期长 ,6~ 9月份可作为蜜源植物。他与花棒属同一属 ,但杨柴自然繁殖力强 ,多在根际形成萌蘖 ,贴地面向外扩展 ,积沙后能生不定根蔓延繁生 ,覆盖沙面 ,自然形成较大灌丛堆 ,据调查 ,在库布齐沙漠中杨柴灌丛可达 1 1 3.9m2 ,根系有根瘤 ,可以改良土壤。1 育苗杨柴荚果 9~ 1 0月份成熟 ,应及时采收 ,种子易发霉 ,必须选净晒干后贮藏。种子千粒重 1 0g左右。杨柴为典型的沙生植物 ,育苗地不宜选粘重土壤 ,应选沙质或沙壤质土壤。不适于在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畅的地方育苗 ,否...  相似文献   

10.
木本饲料—花棒的饲用价值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棒又名细枝岩黄芪、桦秧,花柴、花帽,是蝶形花科的落叶大灌木,高可达5米,丛幅4~5米,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以及干草原地带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饲料资源。花棒在我国的自然分布,主要在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近十几年来,陕西榆林沙区以及辽宁西辽河沙地的赤蜂等地,先后引种成功,生长情况比自然分布区内的还好。所以,在我国从荒漠、半荒漠到干草原、草原地带的沙地,均适于花棒的生长,这些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相似文献   

11.
白梭梭     
白梭梭 ( H alaxylon persicum Bunge) ,别名波斯梭梭 ,藜科灌木或小乔木 ,干扭曲 ,高达 5 m。树皮灰白色 ,主干明显 ,具节瘤至扭曲。花两性 ,单一腋生于 2年生枝的短枝上。种子横生 ,直径约2 .5 mm,花期 5~ 6月份 ,果期 9~ 1 0月份。在我国白梭梭分布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及艾比湖盆地沙漠和伊犁谷地霍城沙漠 ,东止于齐台县北面沙漠。现已作为固沙的先锋树种引种至南疆吐鲁番、英吉沙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白梭梭分布于典型沙漠 ,生长在流动和半固定沙丘上 ,与梭梭相比 ,他常常分布在沙丘的中上部 ,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低 ,主要靠雨水和沙层水分生活 ,为中亚细亚荒漠沙生植被的主要组成植物。白梭梭的叶极端退化 ,由当年生绿枝进行光合作用。根系发达 ,分布深 ,抗旱能力极强 ,其成年植株在深 6m以内的沙层含水率为 1 %~ 2 %时仍能正常生长。白梭梭极耐盐碱 ,在含盐量 2 %以下的盐化沙丘、沙地上生长良好。白梭梭树干坚硬 ,可以防沙粒切割 ,根系分布呈锚状 ,即使风蚀露根 ,植株仍然得以支持和固定。1 育苗白梭梭插穗不易生根 ,扦插成活率极低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种子育苗...  相似文献   

12.
白沙蒿     
1形态特征白沙蒿 (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别名子蒿。半灌木 ,高可达 1 m,冠幅 30 cm左右 ,最大可达 2 m。主茎明显 ,分枝多而细 ,老枝外皮灰白色 ,常条状剥落 ,当年生枝灰白色、淡黄色或黄褐色 ,有时为紫红色 ,有光泽。叶整齐或不整齐 ,一或二回羽状全裂 ,裂片条形或丝状条形 ,长 0 .5~ 40 mm,宽 0 .5~ 2 mm,中部以上的叶 2~ 3裂或不裂 ,嫩叶被短柔毛 ,后脱落 ,灰绿色。头状花序多数 ,球形 ,下垂 ,在枝端排列成开展的圆锥花序 ,总苞直径 3~ 4mm,小花黄色 ,管状。瘦果卵形 ,长 1 .5~ 2 mm。2 地理分布白沙蒿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区 ) ;在国外 ,蒙古有分布。3 生物学与生态特性白沙蒿为典型的沙生半灌木 ,常由中部分枝 ,枝叶较稀疏。广布于半荒漠及荒漠区的流动与半流动沙丘上 ,是流动沙丘上的先锋植物。它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贫瘠、较抗旱、易于繁殖等特性。白沙蒿属于浅根性植物 ,主根短小 ,不发达 ,而侧根非常发达 ,水平或倾斜方向扩展 ,五年生的白沙蒿根幅度可达 1 ...  相似文献   

13.
胡杨     
胡杨 ( Populus euphratica Oliu.) ,别名胡桐、异叶杨。属杨柳科落叶乔木 ,一般树高 1 2~ 2 0 m,最大可达 30 m,胸径 30~ 40 cm,最大达 1 m以上。是荒漠河岸的主要乔木树种 ,常形成河岸林带 ,对防风固沙、保护绿洲有重要作用 ,病虫害轻 ,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幼树或萌生枝上的叶片似柳叶 ,大树上的叶片为卵形、菱形或心形。耐强光、高温、风蚀、沙埋、严寒、水涝 ;抗干旱、瘠薄和盐碱。适应力强。在年降水量 1 5~ 5 0 mm、冬季最低气温 - 39℃、夏季绝对最高气温 43.6℃及 p H值达 9.1的盐碱地仍能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谷地带和黑河下游 (额济纳河 )有较大面积的天然胡杨林分布 ,总面积达 42万 hm2 。西北荒漠区的其他地方也偶见分布 ,但多属零星分布。胡杨一般生长在河流两岸阶地、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地带、湖泊周围及绿洲地区 ,地下水 1~ 3m生长正常 ,地下水降至6m则趋于枯死。胡杨耐盐性强 ,土壤可溶盐含量在 2 %以内时生长正常 ,5 %~ 1 0 %时 ,生长不良或死亡。种子发芽出苗阶段的耐盐极限为 0 .3%~ 0 .5...  相似文献   

14.
新疆杨     
新疆杨 ( Populus alba L.uar.pyramidalisBge.) ,杨柳科落叶乔木 ,高达 30 m,树冠圆柱形 ,侧枝角度小 ,向上伸展 ,贴近树干。树皮灰绿色 ,光滑。基部浅裂 ,老树灰色 ,树干基部常纵裂。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地区 ,以南疆地区最多。陕西、宁夏、甘肃大量引种 ,生长良好。新疆杨喜光 ,耐寒、耐旱、耐高温 ,抗风力强 ,是优良的农田防护林和绿化树种。在含盐量 0 .6%以上的盐碱地、戈壁沙地和无灌溉条件下 ,以及在排水不良的粘土上 ,生长不良 ,有枯梢现象 ,病虫害严重 ,寿命短。在土壤水分和抚育管理较好的条件下 ,生长健壮 ,病虫害少 ,成材早 ,寿命可达 70~ 80年。树高生长以 1~ 8年较快 ,年生长量 1 .5~ 2 .8m;胸径生长以 2~ 1 2年较快 ,年生长量 1~ 1 .6cm。在甘肃沙区栽植 9年生的平均树高达 1 2 .2 m,平均胸径 1 7cm。1 育苗新疆杨尚未发现雌株 ,主要是扦插育苗。选用1~ 2年生长健壮、光滑 ,无病虫害的中上部枝条作为种条 ,秋季落叶后采条 ,与湿沙层积贮藏于地窖或室外背阴深坑中 ,上层覆盖沙 30 cm,用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5.
沙枣     
沙枣 ( 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 ,又名桂香柳、银柳 ,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 5 m,胸径达 90 cm,树冠多为圆卵形、倒卵形 ,枝条稠密 ,幼枝银白色。果实有长圆状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卵圆形 ,果皮有紫红、橙色、黄色、白色 ,0 .5~ 2 .5 cm,外被黄或银白色鳞斑 ,有甜或酸涩味 ,品类繁多 ,形态变化比较复杂。沙枣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以及华北的西北部 ,以西北的荒漠、半荒漠地带为分布中心。沙枣为强阳性树种 ,生长迅速 ,树龄可达百年左右。幼年阶段 ( 1 0年前 )生长最快。在良好的条件下 ,1 0年生树高可达 8~ 1 0 m,胸径达 1 5~ 1 7cm,年平均高生长近 1 m,胸径生长 1 .5 cm以上 ;沙枣根系发达 ,主根垂直伸入地下 ,侧根水平分布 ,末端有发达须根 ,在近地下水位的土层中 ,形成须根层 ,吸收地下水 ,以支持强烈的蒸腾作用 ,抵抗大气干旱环境。沙枣适于风沙地区生长 ,对土壤肥力有一定要求 ,在沙壤土或壤土上生长良好。在河漫滩的沙土上 ,虽然地下水位较高 ,但林木生长不良 ,若沙层有 5 0 cm以上的壤...  相似文献   

16.
《草业科学》2008,25(3):137-137
品种来源: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栽培60~70年的农家品种。 品种特征特性:豆科苜蓿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4。茎丛生,匍匐或直立,株高30~100cm,基部多分枝,无毛或稍有毛。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心脏形,长1.0~1.5cm,宽0.7~1.0cm,顶端钝圆或微凹,上部边缘有锯齿,下面有疏毛,侧生小叶略小,托叶裂刻较深。花腋生,总状花序,有花2~6朵;花萼钟状,深裂,花萼筒有疏柔毛;花冠蝶形,黄色。  相似文献   

17.
柽柳     
柽柳 ( Tamarix spp.) ,又名红柳 ,是柽柳科的落叶大灌木 ,一般株高 3~ 5 m,分枝很多 ,枝条红褐色 ,有光泽 ;叶小 ,退化成鳞片状 ,表面着生很多泌盐腺点 ,能泌出体内盐分 ;花小 ,粉红色 ,生长在枝顶 ,种子小 ,顶端具有无柄的簇生毛。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 (区 ) ,在西北广大沙区 ,以多枝柽柳最为常见 ,生长亦最好 ,喜生于潮湿的盐渍化沙地、河岸冲积地、沙漠湖盆周围以及潮湿沙丘的丘间低地。柽柳材质坚硬 ,2~ 3年生的枝条是手工编织业的好材料 ,木材含水分少 ,火力旺 ,发热量仅次于梭梭 ,是比较好的薪炭材 ;嫩枝叶是很好的饲料 ,骆驼最喜食之 ,枝叶可入药 ,具解毒、祛风、利尿之功效。枝条还可提取单宁。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柽柳根系繁大 ,抗沙埋、风蚀 ,主、侧根都极发达 ,主根往往伸至地下水层 ,最深可达 1 0多 m,根蘖能力极强 ,沙压时能生长大量不定根 ,枝叶茂密 ,能形成巨大的柽柳沙包 ,最高可达 2 0 m,积沙达数千立方米 ,抗风蚀能力也很强 ,当风蚀露根时 ,仍能萌发出许多新枝条 ,顽强生长。柽柳耐水湿盐碱 ,亦耐干旱。它是排盐性盐生植物 ,在含盐量 0 ....  相似文献   

18.
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设置人工土丘,分为0°坡区和14°坡区,两区各移植30株华北驼绒藜,移植植株生长1年后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根颈存在漂移现象,坡区植株主茎基部被沙埋后在初始根颈之上的茎部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即发生了根颈向上漂移现象。随着埋沙厚度的增加,根颈可逐级上移,最大上移幅度7.3cm。沙埋促进了华北驼绒藜植株地上部的加速生长。  相似文献   

19.
疏叶骆驼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形态特征疏叶骆驼刺 ( Alhagi sparsifolia Schap.)为豆科半灌木 ,高 60~ 1 30 cm。茎枝灰绿色 ,有针刺 ,刺长 1 .2~ 2 .5 cm。单叶互生 ,宽倒卵形或近圆形 ,长 0 .5~ 2 cm,宽 0 .4~ 1 .5 cm,先端圆形 ,基部圆楔形 ,两面被贴生短柔毛 ;叶柄长 3~ 1 0cm,生柔毛。总状花序腋生 ,总花梗刺状 ,长 1 .5~4cm,花数朵 ;花萼钟状 ,萼齿三角形 ,极短 ,无毛或有疏毛 ;花冠紫色 ,旗瓣有短爪 ,长约 8mm,翼瓣长约 5 mm,龙骨瓣较翼瓣长 ,比旗瓣略短 ;子房无毛 ,无柄。荚果串珠状 ,弯曲 ,不开裂。2 地理分布我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均有分布 ;前苏联、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有。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疏叶骆驼刺春季萌发和生长与春季雨量关系较大 ,雨量充足 ,萌发较早 ,生长较快。在新疆 ,一般在 3月下旬萌发 ,5~ 7月开花 ,8~ 1 0月结果 ;果实成熟后自行脱落 ,冬季植株仍保持黄绿色。疏叶骆驼刺有较发达的根部 ,地上部很小。据前苏联报道 ,地下部为地上部的 30倍以上。地下根蘖、不定根和侧根极多...  相似文献   

20.
沙拐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形态特征沙拐枣 ( Caligonum mongolicum Turcz.) ,别名蒙古水拐枣。灌木 ,植株高 0 .5~ 1 .5 m。老枝灰白色 ,开展。叶条形 ,长 2~ 5 mm。花淡红色 ,通常2~ 3朵簇生于叶腋 ;花梗下部具关节 ;花被片卵形或近圆形 ;雄蕊 1 2~ 1 6;子房椭圆形 ,有纵列鸡冠状突起。小坚果椭圆形 ,不扭转或稍扭转 ,顶端锐尖 ,基部狭窄 ,连刺毛直径 8~ 1 0 mm,长 1 0~1 2 mm;肋状突起明显或不明显 ,每一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 ,有时有 1行不完整 ;刺毛叉状分枝 2~ 3次 ,基部不明显加粗 ,细脆 ,易折断。2 地理分布沙拐枣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 (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盟 )、宁夏、甘肃和新疆等省 (区 )。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多枝丛生小灌木 ,株高一般 1 .0~ 1 .5 m,幅0 .5~ 2 .0 m。分布于亚洲中部荒漠地区 ,主要在荒漠地带并渗入草原化荒漠及荒漠化草原。多生于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或石质地 ,在砂砾质戈壁 ,干河床和山前砂砾质洪积物坡地上也有生长。具有抗风蚀 ,耐沙埋 ,耐沙割 ,抗干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