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杂草是花生的大敌,花生地由于作物生长周期短,施肥水平高,灌溉条件好,有利于田间杂草生长。又因花生植株丛矮,叶片在阴天闭合,下层漏光多,抑制杂草能力不强,由于花生地中耕比较困难、费工,尤其是株间根际杂草很难清除,而这些杂草对花生的危害又很大。所以,化学除草剂在花生地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九点取样法对位于浙江和广东两省的48个稻田监测点的杂草发生种类和除草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共34种,分属16科,相对多度在10%以上的有稗草、鸭舌草、千金子、陌上菜等12种杂草;广东省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水蓼等7种杂草,其中相对多度超过30%的有稗草、千金子、香附子和鸭舌草,共4种杂草。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和栽培方式条件下,稻田的杂草发生种类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省的稻田除草剂应用一般在1~3次。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对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除草剂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田杂草种类多,危害重。本文试图通过对杂草种类的调查和发草规律的研究,为开展化学防除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夏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危害及种群调查,采用目测法和计数法结合进行。主要杂草发草规律选不同类型田定点观察记载,分析杂草发生规律和出草高峰。除草剂的选用及配方筛选试验,采用当前应用的国产除草剂品种。根据杂草发生为害规律及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和经济效益进行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4.
花生地化学除草剂混配的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陈桂欢,潘建基,覃汉伟(来宾县植保站)来宾县花生地化学除草始于80年代初,进入90年代使用面积迅速上升。据统计,1993年使用面积达1万公顷。单一使用乙草胺,但杀草谱有限,对阔叶杂草防效稍差,导致农田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5.
薛福连 《植物医生》1999,12(4):45-45
果园采用化学除草省时、省力,经济上比较合算。若是施用技术掌握不好,也会给生产带来损失。为此,在施用除草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除草剂种类:许多除草剂都有选择性,选用不当,会直接影响灭草效果,各地应针对果园主要杂草种类而选用。如克芜踪防除1、2年生杂草效果较好,但对多年生杂草只能杀死地上部分;而茅草枯虽是防除深根性杂草的优良除草剂,但对某些1、2年生杂草,防效却较差。从近年各地施用情况看,草甘膦是较为理想的果园除草剂,对果园常见的100多种恶性杂草,都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得当,果树不易受药害。…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土默川灌区玉米田杂草发生、危害状况及化学除草剂减量化的田间药效,以利禾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土默川灌区玉米田杂草种类、发生规律及其群落自然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同时,初选5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每种除草剂设2个浓度梯度,结合除草剂助剂使用,共设计17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田杂草防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草坪杂草包括18科,61种,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和菊科,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决定杂草的种类和生活史,因而也影响除草剂的防治效果,用来防除杂草的除草剂分土壤处理型和接触除杀型两类,可根据杂草主要种类来选用,除草剂通常使用4次,即分别在早春、春季、秋季和休眠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8.
小麦田除草剂的长期使用,造成麦田杂草群落发生变化。为建立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的化学防除技术,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14种除草剂对11种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灭草松可以较好地防除冬小麦田野老鹳草、牛繁缕、大巢菜、紫堇、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等阔叶杂草;吡草醚对野老鹳草、牛繁缕、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麦家公、荠菜等8种杂草防效突出。辛酰溴苯腈可很好地防除牛繁缕、大巢菜、小藜、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麦家公等6种阔叶杂草;唑草酮对野老鹳草、牛繁缕、阿拉伯婆婆纳、播娘蒿、猪殃殃等5种杂草防效突出。这4种除草剂及其适用浓度与其他供试药剂相比杀草谱更为广泛,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根据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合理选用高效除草剂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9.
张宏 《植物保护》1987,13(6):39-39
水稻旱种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每平方米有杂草270—360株),水旱生兼有,直接影响水稻旱种的成败。1984—1986年对不同除草剂的混用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但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或相同机制的除草剂也引发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问题。抗性杂草种类逐渐增加, 抗性形成机制复杂, 导致农田杂草的治理难度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制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除草剂靶标位点基因的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的靶标抗性, 另一种是杂草对除草剂吸收、转运、固存和代谢等一个或多个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导致的非靶标抗性。本文综述了杂草对9类不同作用方式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生理、生化和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抗性杂草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