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保证库内温度恒定众所周知.制冷的同时一般会伴随着环境湿度的降低。为保持湿度,老、一辈的技术人员大部不愿采用冷风机做库内蒸发器,但高温库和气调库又不得不采用冷风机。以前,我们曾经尝试许多种保湿的措施.诸如增加库内加湿器、防止冲霜水外流等等。但这些都不能治本,因为果蔬中的水分一旦被游离出来,再向里补充基本不可能,唯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不降低库内环境中的温度。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由于采用的是载冷剂在表冷器中换热的办法,换热温差一般设定在3℃(换热温差小,则换热器上结露结霜少,也就意味着制冷降温去湿…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5)
<正>草菇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这些年发展较快,特别设施化栽培,改变了过去在上海地区每年只能季节性生产的历史,可做到周年生产。但在上海地区盛夏季节气温高达38℃,甚至更高,加上栽培间内处于封闭状态和料温不断上升,通常的室外用遮阳网和室内用水帘及地面喷水来降温保湿,效果一般。通过使用节能环保冷风机(又名湿帘风机俗称水空  相似文献   

3.
新鲜大白菜贮存以后,外表逐渐干枯,水分损失,重量减轻,在贮存上常称“干耗”或“风耗”,干耗实质上是蔬菜采收以后水分蒸发的结果,与贮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当大白菜的贮存温度为0℃时,湿度较高,干耗较少。反之,贮存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时,干耗较高。在冷藏库中,由于恒温,当干耗产生的水汽高于冷风机运行时的吸湿量,使冷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甚至出现凝结水,从而为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并引起大白菜腐烂。 干耗表现及产生原因 贮存三个多月的大白菜,感观上产生下列现象: 1.外表干枯,表叶呈干膜状而紧贴叶球; 2.外层叶的水分损失较大,叶球内…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节肥的现代农业技术。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苹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并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针对土壤污染,广泛应用生物、物理、化学和综合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综合修复技术。此外,列举了各种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了修复技术的经济和环境评价,展望了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原生质体技术在灵芝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灵芝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灵芝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单核化杂交育种技术以及灵芝原生质体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灵芝原生质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智能化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肥水耦合灌溉技术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效应,展望了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省甘蔗生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成为了核心的关注话题,为了有效地减少能源损耗,近年来,将节能型技术已经引入到园林施工的建设中。本文概述了节能技术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类型,分析了园林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因及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发展历程、转基因技术应用和效益,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重排技术,标志着育种技术的研究从单一自然表型定向进化至理想全基因型的遗传改造阶段,突破了现有育种技术的范式,实现了种质跨界育种的资源创新。对基因组重排技术在食用菌组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以多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为核心的基本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因组重排实现部分食用菌耐受性的提高,以及在高产新品种菌株育种中的应用,并对基因组重排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6叶1心期“金棚一号”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喷施1 400 mg/L CaCl2对低温逆境下番茄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开花期、花粉活力、坐果率、单果重及单穗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外源喷施CaCl2在调控番茄开花结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低温对照相比,在低温处理的第6、9天,低温前或低温后喷钙均降低了番茄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低温前喷钙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第1穗花花粉活力(P<0.05),低温前或低温后喷钙处理,使番茄第1穗花开花期提前2d,显著提高了第1穗果坐果率及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樟树北移的区域和耐寒樟树的选择,对黄淮地区引种樟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樟树的耐寒性与其形态特征特别是容易辨别的叶片和枝的形态特征有密切的相关性,并首次提出了樟树在北移地区选育时一定要选叶片主脉和侧脉在叶面上凸起叶背不明显为特征作为育种的依据之一。据此,将北移樟树分出了4个种(香樟、猴樟、油樟、黄樟)和9个类型(香樟的黄绿叶型、绿叶型、寒樟801(暂用名);油樟的大叶灰褐色皮型、大叶黄褐色皮型、大叶稀枝型、小叶红枝型、小叶绿枝型、小枝紫枝型)。按气候条件划分出了3个北移区域(淮河北移区、黄河北移区、海河北移区),不同的区域选择的香樟种和类型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毛豆是大豆籽粒饱满尚未老熟的嫩荚,它的鲜豆粒可做日常佐餐下酒的菜肴、加工成罐头和速冻远销。毛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植物性蛋白、维生素及铁、磷等微量元素,对降低人体胆固醇有良好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蔬菜,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毛豆属于不耐低温的蔬菜,在8℃以下贮藏易发生冷害,出现褐锈斑状;而在8℃以下贮藏又易发霉腐烂,如在室温下,4~5天后就开始发黄和长霉。因此,目前毛豆采后主要是采取直接鲜销和速冻冷藏的方式。但近年来毛豆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增加。直接鲜销难以及时销完,加上速冻冷藏…  相似文献   

14.
王建 《中国果菜》2012,(12):28-2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企业与行业造成很大损失,给人民的消费信心造成挫伤,究其原因大部分是食品产业链的源头与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管理不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蔬菜冷链可追溯的意义,指出了蔬菜冷链建设可追溯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通过笔者本身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可追溯系统的关键要素与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5.
菊花抗寒性与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郑路  傅玉兰 《园艺学报》1994,21(2):185-188
寒菊抗寒性比秋菊强,气温-2~-5℃时,秋菊严重冻害,寒菊多数品种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在同一生长条件下,寒菊比秋菊叶水分含量低2%~3%,可溶糖含量高0.5%~3%,氮含量低0.2%~0.5%,钾含量高0.16%~0.40%。这是寒菊抗寒性优于秋菊的重要生理因素。秋、寒菊磷、锌含量差异不显著,秋菊铁,锰元素含量均高于寒菊。  相似文献   

16.
以‘突尼斯’、‘宁津三白酸’、‘峄城三白甜’3个石榴栽培品种1年生枝为试材,进行不同低温处理,测定了相关半致死温度、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并综合分析了隶属函数。结果表明:3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峄城三白甜’‘宁津三白酸’‘突尼斯’,即‘突尼斯’为不抗寒品种,‘宁津三白酸’为中抗寒品种,‘峄城三白甜’为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17.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矢富罗莎>京秀>红地球>美人指>乍娜>奥古斯特>力扎马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杜鹃花的抗寒性,以20个杜鹃花品种为试材,进行20d自然低温处理后观测植株形态表现,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标准差系数权重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并进行各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红玥"杜鹃形态表现最不明显,抗寒性最强。相关性分析得出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综合评价值极显著正相关(P0.01),SOD活性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呈显著负相关(P0.05)。POD活性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值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H_2O_2含量与抗寒性综合评价值呈负相关。形态观测结果与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基本一致,可鉴定杜鹃花的抗寒性顺序。该研究为不同区域园林应用中杜鹃花品种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寒地草莓6个主栽品种的需冷量.结果表明:各品种草莓需冷量较小,不同品种间需冷量差异很大,这些品种都适合促成栽培,其中吐特拉和新星需冷量小,进行促成栽培成熟较早,而达赛和公四莓一号需冷量较大,进行促成栽培成熟期要稍晚.  相似文献   

20.
类番茄茄材料耐冷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PG 2 5 0型 (哈尔滨产 )人工气候箱 ,对 5份类番茄茄 (Solanumlycopersicoides)、 1份多毛番茄 (L .hirsutum)      和 1份普通番茄 (L .esculentum)材料 ( 6~ 7片真叶 )进行 6℃ /2℃ (昼 /夜 )和 2 5℃ /15℃ (作无逆境对照 )处理72h ,光周期 12h (昼 12h/夜 12h) ,每处理 6株 ,3次重复。然后用日本产Mc2 6型电导仪测定电导率。以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和细胞膜伤害率衡量材料的耐冷性。细胞膜伤害率 ( % ) =(处理电导率值 -对照电导率值 ) /(处理煮沸后总电导率值 -对照电导率值 )× 10 0。测定结果 (表 1)表明 ,7份材料经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