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果梨’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是海城地区优良的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而且不同授粉条件下其坐果率也相差悬殊。‘南果梨’自花结实率究竟是多少,授粉的适宜温度是多少?不同授粉方法的坐果率是否一样?为了解‘南果梨’自花授粉坐果率和不同的授粉条件对坐果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以便为优化授粉条件,提高坐果率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鞍山市位于辽宁中部,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段明显.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30.4℃,极端最高气温36.9℃.年平均降水量707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43h,无霜期170d左右,光照充足,八九月昼夜温差大.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所产'南果梨'果肉细腻多汁,香甜适口,色艳味香.鞍山市种植'南果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南果梨'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已形成特色产业,是当地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南果梨'优势产区.全市种植面积2.67万hm2,结果面积2.53万hm2,年产量36.5万t.但是,由于春季气候的变化,'南果梨'开花期有时会遇到低温冻害的影响,造成减产或绝收.现将'南果梨'花期冻害的特点和防御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果梨'是鞍山地区的特产,其独特的风味、浓郁的香气、极佳的口感、细腻的果肉,使之享有"梨中之王"的美誉.但'南果梨'自花结实率低,产量一直不稳定.为了提高'南果梨'产量,从1998年开始,我们针对'南果梨'坐果率低的问题进行研究.经过近10年的探索,了解到影响'南果梨'坐果的因素,并掌握了提高坐果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红南果梨'是由抚顺市农科院发现、命名并于1998年审定的'南果梨'芽变品种,果实风味浓郁、香气怡人、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它较普通'南果梨'具有4个变异特点:①果实大,着色好;②果实较晚熟,品质好,耐贮性强;③抗寒性强,适应性广;④结果早,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喀左县引进'红南果梨',对其进行果实性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并在喀左县平房子高家洞进行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辽西地区栽培.同时,对'红南果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南果梨'属于秋子梨系统,是辽南特产,辽宁省的名牌梨果,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从1996年起,在苹果市场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抗逆性强、品质高档的'南果梨'品种,开始在市场中走俏,并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7.
刘凡 《北方果树》2008,(3):35-36
'南果梨'大部分不着色,但由于部分果实着红晕,便使'南果梨'在果实分级上出现了着色因素.极品,100%的果实着红晕,红晕面积达30%以上;特等,30%以上的果有红晕;一等,10%以上的果实有红晕;二等,5%以上的果实有红晕.……  相似文献   

8.
1998年,滕建军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三家子村承包土地18000 m2(承包前种植玉米),1999年春建密植'南果梨'园1600 m2.当地地势平坦,四周有农田防护林,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有灌溉条件,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9.
王斌 《山西果树》2012,(1):52-52
南果梨自花结实率很低,自然授粉也满足不了生产需要,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采用人工点授、机械喷粉、液体授粉处理,每667m。用花粉量分别为8g、6g、8g,以自然授粉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南果梨'在常温环境(20±1)℃下分别后熟0、3、5、7、9d,再用1μL/L的1-MCP处理12 h并冷藏150 d后,常温货架期内'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指数的变化情况,为'南果梨'贮藏期品质维持提供技术方法。试验分别在常温货架期0、3、6、9、12、15、18d时测定10个处理的'南果梨'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乙醇的含量,果皮色差值,果皮褐变指数,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后熟0 d,再用1-MCP处理可以有效延缓'南果梨'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较好地维持了其内在品质,延长了果皮由绿转黄的时间,且无果皮褐变情况的发生,货架期可延长至18 d,并且各项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除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褐变指数外)。因此,建议生产上在'南果梨'采摘后应立即进行1-MCP处理,准备市售前应提前在20℃的环境中放置9 d左右,此时果皮全部转黄,且果实硬度较高,可常温销售10 d左右,大大延长'南果梨'的销售时间,延缓其硬度的下降及果皮褐变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