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品种间与种间杂种后代农艺性状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大豆栽培种×野生种(Glycine max×G. soja)、栽培种×半野生种(G. max×G. gracilis)、栽培种×栽培种(G. max×G. max)三类组合研究了杂种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及育种效果。结果表明,栽培种×野生种及栽培种×半野生种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分离势远远大于栽培种×栽培种。这三类杂交组合出现优良类型的种类不同,栽培种×野生种容易产生高蛋白、极小粒以及多荚多粒中间类型;而栽培种×半野生种是选育出口型小粒豆的理想材料。栽培种×野生种、栽培种×半野生种性状的稳定速度慢,在选择时要适当放宽选择标准,延迟选择世代。建议引用属于有限型栽培种作为克服蔓生性之手段。试验还证实只有利用狭义遗传力和加性方差来计算预期遗传进度,才能使预期遗传进度同实际遗传进度结果趋于吻合。  相似文献   

2.
以20个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考察主要性状,并分析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全株有效角果数、第一、二次有效分校数、株高、角果密度及全株有效角果数与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极显著正相关。株型性状间,只株高与主花序长达显著正相关。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间,株高与主花序角果数和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因此,油菜高产育种应在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第一、二次有效分枝数基础上,选择植株高、角果密度大、主花序长、分校部位低的株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4个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回交后代株系叶片菌核病菌丝接种鉴定,发现有11个株系与抗病品种“中双9号”抗性差异不显著,有4个株系抗性极显著并强于“中双9号”。茎杆接种也验证了这个结果。本试验结果表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部分株系抗菌核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创造抗菌核病油菜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远缘杂交是发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的重要途径,为创建油菜的某些新性状或新类型,1983年以来我们利用国内外的芸薹属资源,开展种间和属间杂交实验,得到了一批有特异性状的后代。无花瓣油菜不仅可提高光的利用率,且感菌核病率也大为降低(Mendham,N.J.等1981;Yates,D.J.等1987;傅寿仲等1990),是实现油菜更高产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甘蓝型油菜(Brassica  相似文献   

5.
大豆种间杂种后代自交与回交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一系列自交和回交材料,探讨了大豆种间杂种群体改良的部分遗传理论。结果指出,与野生大豆利用关系密切的性状均于回交二次产生明显的趋栽培性变化,初步确定BC_1F_2系保留种间杂种优良基因型的关键世代,继续回交将引起高蛋白基因型频率过量下降,不利于高蛋白后代的选择。试验还表明,连续回交使“重组纺锤体”逐渐放宽,为削弱野生有利性状与有害性状之间的连锁与互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种间杂种回交群体较适宜的结构为:n=8,m=10~15(n=F_1代家系数;m=每一家系的F_2代株数)。倘若不考虑质量性状的作用,自交群体(BC_0F_2)保持90—100株基本可以容括全部遗传变异。此外,在种间杂种自交(BC_0)与回交(BC_1,BC_2)群体中,某些性状间存在“动态相关”,建议不同自交或回交世代的相关结果不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6.
7.
水稻株高QTL及其与产量性状和抽穗期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株高是一个与水稻品种丰产潜力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主效半矮秆基因背景下的水稻株高变异,一般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最近的研究表明,已定位的株高QTL分布于水稻的所有12条染色体,其中4个QTL已克隆。克隆研究和QTL初定位结果表明,株高QTL往往存在对产量性状和(或)抽穗期的多效作用,可利用于提高水稻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8.
大豆原产我国,其野生类型(Glycine soja)资源在我国极为丰富,而且分布广。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有些还具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抗逆性。因此,近年来各国十分重视野生大豆在育种中的利用,认为:通过栽培种与野生种的种间杂交,是培育高蛋白质含量或某些抗逆性强的品种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根据前人试验,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后代,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强烈的倾向野生亲本,很难直接应用于生产。为了解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四倍体普通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新型栽培种S.andigena和二倍体杂种(2x S.tuberosum)、双单体×S.phureja 品系为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5个组合。试验结果表明:a.二倍体杂种品系M6、四倍体普通栽培种中的极早熟品种东农303和结蕾期较早的中晚熟品系T8073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东农303×M6和T 8073×M6组合产量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但其小区产量和单株块茎重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低于T×A 组合中的T8024×N2167。因血缘关系,东农303×W5295. 7(二倍体杂种品系)组合产量较低,特殊配合力为负效应。b.相对一般配合力总效应和相对配合力总效应与产量相关达极显著水平(γ_(1,4)=0. 66;γ(3,4) =0. 81) 。相对特殊配合力效应与相对一般配合力总效应及产量间关系不密切(γ(1,2) =0. 23;γ_(2,4) =0. 22) 。  相似文献   

10.
11.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明确了玉米株高整齐度与单株产量、穗长及每行粒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秃尖长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栽培上必须把株高整齐度作为衡量玉米群体生育均衡性的指标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大52、晋大57及其杂交衍生的55个稳定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分枝数、生育期等15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指标综合成为累计贡献率达85.81%的6个新指标;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主成分值之间的回归方程;用回归方程预测品种产量,方程估产的误差百分率绝对值除2、10、21、22、30、39、53号品系外,其余品系误差绝对值均低于10%;以主成分值为指标的聚类分析将57个材料聚为高产、中产、低产3类.结果证明主成分回归法可以应用于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总荚数、总粒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大豆的产量能力可通过研究不同性状间的差异水平来评估.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中早熟品种间杂种性状与亲本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范围,配制既有产量优势而且早熟的杂交棉是实现粮棉双丰收的措施之一。本文对供试的早、中熟亲本及其杂种F_1、F_2的性状表现进行了分析,供选配亲本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油菜性状和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描述和分析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性状变化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连续10年品种选育所得的168组产量和相关性状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密度下相关性状和产量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本实验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且主要通过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单株产量,但总产量呈上升的趋势。研究所选各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总效应为:单株有效角果数>分枝数>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数>主花序有效长>每果粒数。因此,在培育更具有耐密性和对环境适用性的品种的同时,要选育拥有更多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分枝数的品种以稳定单株产量,综合提高油菜总产量。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_2产量及性状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17个杂交组合中,初步筛选到5个杂种强优势组合,其F2代皮棉产量比泗棉3号原种(对照1)增产10%以上,比中棉所12(对照2)增产30%以上;另5个杂交组合与对照1产量持平,比对照2增产15%以上。这10个比对照增产的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品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或好于对照泗棉3号,且高产与优质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亲本的选配是杂交育种工作的成败关键。在油菜的杂交育种工作中,对杂种后代遗传变异的研究已有报道。在油菜的正反杂交遗传效应方面,BahramGrami B.R.Stefansson(1977)研究了品质性状,D.C.Campbell Z.P.Kondra(1978)研究了生长特性和产量特性,对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还未见报道。为了提高油菜杂交育种效率,我们对油菜正  相似文献   

18.
郑卓  李栒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5,19(2):94-96
采用蕾期剥蕾授粉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新疆野生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杂种F1植株之间形态表现一致,介于双亲之间,并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F1群体中随机选取9株进行RAPD分析,扩增出的带型完全一致,并且是父母本随机扩增DNA片段的综合,说明这9株全为真杂种.试验结果表明,蕾期授粉可以克服新疆野生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远缘杂种.  相似文献   

19.
高效唑对大麦产量及株高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的遗传基础狭窄及其它缺陷,使人们对野生棉的利用日趋重视。当前,国内外转育野生棉有益性状的主要途径是其与陆地棉进行种间杂交,杂种染色体加倍后用陆地棉回交和连续选择。1986年11月,法国棉花及纺织纤维研究所赠给我所11份陆地棉与野生棉杂交并加倍的6倍体杂种(法国遗传学家做过细胞学鉴定),共计26粒种子。为了进行种质转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