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下参总皂苷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色法分析了林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并与栽培参、野山参的总皂苷含量进行了对比。对该测试方法准确性、稳定性进行了验证,证实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林下参各部分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林下参茎叶资源,以林下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80%,微波提取时间为10 min,微波温度为70℃,液料比为1∶ 25(g∶ mL),微波功率为600 W,提取4次的条件下,林下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可达到8.81%.  相似文献   

3.
林下参人参皂苷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皂苷含量影响显著,热回流法与超声波法和微波法相比对人参皂苷的提取率最高,而且在加热过程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分别转化成相应的中性皂苷.对生长在吉林省的栽培参和林下参的6种主要皂苷(Rg1Re,Rb1Re,Rb2Rd)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栽培的人参主根中皂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别,且人参皂苷Rg1和Re的化学型组成比例差异较大.吉林人参明显存在3种化学型,分别为高Rg1低Re化学型,低Rg1高Re化学型,Rg1、Re几乎相等化学型.人参不同种群、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栽培方式对人参皂苷含量及组成比例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不同产地不同年限林下参皂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吉林省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的林下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和7种主要人参皂苷含量,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年限对林下参人参总皂苷含量和常见7种人参皂苷(Rb1,Rb2,Rg1,Re,Rf,Rc,Rd)含量有显著性影响,而产地则无显著性影响,并且所测样品个体间无显著差异.桦甸和延边林下参的总皂苷含量10年生最低,15年生最高;抚松和集安的20年生最低,15年生最高.人参皂苷Rg1 +Re总量、Rb1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产地为延边和抚松其含量最低的是10年生,最高的是20年生;桦甸的是10年生最低,15年生最高;集安的是20年生最低,10年生最高.建议各地区根据皂苷含量高低选择适合的采收期,合理利用林下参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野山参和林下参中人参皂苷的组成特征及差异所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野山参和林下参中电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均含有常见的9种人参皂苷(Re、Rg1、Ro、Rf、Rg2、Rb1、Rc、Rb2、Rd),野山参中还检测到三七皂苷R1、R2和R3以及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b1和Rc,林下参仅检测到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h1、Rc和Rd,没有检测到三七皂苷R1和R3;林下参中Re含量显著高于野山参,平均含量为5.042g/mg,二者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野山参和林下参中其它8种人参皂苷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林下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鹏 《吉林农业》2012,(11):208-2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野山参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自然环境中采挖的野山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发展林下参种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同时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下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福 《特产研究》2009,31(2):71-74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关于林下参的研究进展,涵盖了林下参的生理生化特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栽培技术及林下参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林下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场地选择、场地清理、品种选择、种苗选择、播种和移栽、病虫鼠害防治以及封山管理系统介绍了林下参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于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就能促进林下参的生长质量,提高栽培的整体产量。本文主要就林下参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的林下参栽培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0.
林下参就是模拟山参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把园参籽撒到或者参苗栽到原始森林里,采用人工栽培,自然生长,不进行任何人工管理的手段。经过几十年生长再挖出来,具有和野山参相似的品质和化学成分。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林下参质量和价值均可与野山参妣美,有效物质含量高,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又无农药、化肥等残留。本文粗浅地介绍林下参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周丽娜  刘艳  张蕾  于海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16-16618
在分析林下参气孔导度(Gs)日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相关分析初步确定各林下环境因子对Gs的作用性质。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确定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水汽压亏损(VPD)是影响林下参气孔导度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Gs与环境因子间的回归模型:Gs=4.712PAR×10^-4+1.559Ta×10^-2-0.002VPD-3.657,(R=0.971^**,F=59.074)。  相似文献   

12.
林下太阳辐射环境对人参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于海业  周丽娜  张志平  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53-11554
[目的]探究林下太阳辐射环境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省梅河口市吉乐林场内10个试验单位,测定其内的太阳直射辐射、散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光谱辐射指标,以8年生林下参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形态指标及净光合速率(Pn)。[结果]林下散射辐射日累计值在109.45~202.27W/m^2时,人参地上部分的生长与散射辐射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参株高仅取决于PAR的大小,茎高、叶宽和叶面积与散射辐射呈显著负相关,而与PAR相关性不显著;茎粗与散射辐射和PAR均呈显著负相关;当PAR值接近时,红橙光和绿光含量高的试验单位,林下参Pn较大。[结论]林下太阳辐射环境对人参的形态特征及光合生理特性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林下参施肥模型。对4因素进行主效应及单因子效应分析,得到增产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氮肥、钾肥、复合微肥、磷肥。4种肥料单独施用时,用量过多均造成减产;对4因素进行交互效应分析,将产量绘制成响应曲面;根据多元函数极值理论,计算产量达最高时肥料的水平;统计分析产量函数得出最高产量施肥方案;通过建立肥料利润函数,解得纯收益最大时的施肥方案:尿素26.74 g.m-2,过磷酸钙55.00 g.m-2,硫酸钾43.69 g.m-2,复合微肥8.8 g.m-2;最髙产量与纯收益最大时的施肥方案十分接近,说明改善林下参施肥条件没有增产不增收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张蕾  于海业  周丽娜  张志平  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69-3469,3494
在分析生态因子及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相关分析初步确定各因子对林下参Tr的作用性质,采用逐步回归、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各生态因子对Tr的综合作用,确定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相对湿度(RH)是影响林下参蒸腾的主要因子并建立林下参Tr的光温模型及光湿模型:Tr=0.005PAR+0.028Ta-0.526(r2=0.784**,F=110.990),Tr=0.005PAR-0.006RH+0.516(r2=0.780**,F=108.442).  相似文献   

15.
以多功能微生物制剂、EM微生物肥料、猪粪和鹿粪作为改良剂对农田栽参土壤进行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及对人参皂苷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土壤结构改良效果良好,可明显降低农田土壤容重,施用量以50g/m2为宜;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可提高人参的总苷含量,以150g/m2施用量最好;施用方法以将多功能制剂用水浸泡24h后施入土壤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多功能微生物肥料在人参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林下护育山参发展过程中,山参红皮现象是影响护育山参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利用ICP法对15年生护育健康山参、红皮山参的根区土壤及对照土壤的表层和根层中的25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均含有所测试的25种无机元素,但量上差异较大,以Al、Fe、Mg含量较高,Mn、Ti、Ba的含量次之;健康山参土壤与对照相比,根层土壤的多数无机元素含量比对照含量有减少,红皮人参表层土壤中的Al、Ba、Be、Cu、Li、Mg、Mn、Sb、Sr等元素与对照和健康人参表层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红皮人参根层土壤中的Ba、Be、Fe、Ni、Mn、Sr、Ti、V等元素与对照和健康人参根层土壤相比差异达屁著水平,其中病根土壤中Fe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参土壤,Mn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参土壤。  相似文献   

17.
林下人参叶片光合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人工落叶松(Larix dahuric)林下随机选取的5个试验单位林下人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点林下人参Pn最大为1.6μmol/(m2.s),绝大多数<1μmol/(m2.s),早晚甚至出现负值,明显低于荫棚和人工光照条件下的Pn值;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林下参Pn的主要因素,Pn与PAR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r2≥0.808;温度<23℃时,气温(Ta)与Pn呈显著正相关(r≥0.887);胞间CO2浓度(Ci)与Pn呈显著负相关(│r│≥0.737);湿度(RH)与Pn无显著相关性(│r│≤0.419);Pn不受气孔导度(Gs)限制,二者无显著相关性,而蒸腾速率(Tr)对Pn日变化有显著影响(r≥0.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