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退牧还草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边境地区的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对退牧还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退牧还草工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隆君  杨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23-7026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植被类型,也是一些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对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退牧还草的效益以及退牧还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从实地调查分析的角度出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选取有代表性的牧区,同基层项目实施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并查阅了相关的文件档案,通过问卷调查、当事人访谈等方式走访了近30名农牧户,通过了解退牧还草项目在新疆的具体实施情况,综合分析了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退牧还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牧还草工程是国家草地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自工程实施以来绩效明显。文章简单介绍了退牧还草政策的产生和实施效果,并指出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如:牧民观念引导不足、经济补偿不及时、技术支持不到位、禁牧机制不健全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宣传教育、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禁牧督查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韦惠兰  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70-11874
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我国实行了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重要水源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牧民生计。本文在回顾学界关于各项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对牧民生计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问题研究的角度、影响评估以及成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针对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牧民生计问题的更多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韦惠兰  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70-11874
针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我国实行了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黄河重要水源功能区建设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牧民生计。本文在回顾学界关于各项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对牧民生计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问题研究的角度、影响评估以及成因分析、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了针对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牧民生计问题的更多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清水河实践     
《中国农村科技》2008,(3):41-41
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牧区社会改造工程,也是关乎三江源流域和全国生态安全的大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称多县清水河镇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2003年立项,2004年实施,2005年10月全面通过省级联查验收,共有项目户1256户、5956人。  相似文献   

8.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加快建设饲草料基地,全面提高牧民定居水平,是变革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牧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介绍了阿勒泰市的基本情况、实施牧民定居的基础条件和现状,阐述了阿勒泰市政府实施牧民定居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分析了牧民定居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牧民风险意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代农村已进入了风险社会,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即风险意识将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和行动后果,并进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部政策机制的实施等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通过对新疆牧区牧民的调查研究,实证分析了新疆牧区牧民的风险意识,并对新疆牧区牧民风险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牧民具有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冒险精神,生产经营行为更倾向于短期行为和追求稳定,并对政府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此外,新疆牧民的风险意识受生活方式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8月31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同农业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这是继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后的退化草原植被群落特征,研究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情况,为乌鲁木齐市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天然草地为对象,对不同恢复年限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植被长势变化及植物群落平均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退化草地在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1)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后,恢复5 a后较恢复1 a,恢复8 a较恢复5 a草原植物长势明显变好。(2)禁牧区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高度和生物量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草畜平衡区不同草地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恢复8 a时出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2018年乌鲁木齐市降雨量较低有关。【结论】通过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乌鲁木齐市草地退化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改善,在政策实施8 a后草地植被恢复较好,但不同草地类型的变化有所差异,需继续加强草地资源监测。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牧还草工程是国家草原生态建设重大战略举措,对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各种资料信息的分析,对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基本结论是: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总体上效果明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存在政策措施不到位、配套政策和产业发展脱节等问题,影响了工程实施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个人志向与政策目的不符;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成长时间不足;被借调情况较严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政策的指导思想被误读等.对此文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延长大学生“村官”的任期;采取就近分配的原则;禁止借调;提高大学生村官政策引导信号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典型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利用,绝大部分草原处于退化状态.为了使退化草原得到较好的恢复,以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在不同起始状态下的草原群落,经过6a的自然恢复,其各自的群落组成,地上生物量及共有种的植株高度、节间长、叶长、叶宽,土壤紧实度和容重.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率的植物群落,经过6a的禁牧恢复,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且群落趋于一致.2)当放牧率SR≤5.33羊/hm2(SR4)时,演替起始状态对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恢复没有影响;当放牧率SR>5.33羊/hm2时,演替起始状态对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恢复产生影响,其结果是导致当前生物量降低,不利于草原的恢复.3)不同放牧率植物群落的植物个体特征趋于一致,“个体小型化”现象消失.同时,也说明群落恢复演替的起点不同,正常化的时间没有太大的变化.4)不同放牧率植物群落的土壤紧实度和容重经过6a的禁牧恢复,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但均达到一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质量、生产规模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基于2018年新疆、青海、陕西、贵州及西藏5省绒毛用羊的调研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农牧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会因养殖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出两个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区间关系;低龄劳动力有利于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老龄化对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作用;女性占比变量对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不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农牧户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草原、维护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流域的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放牧强度的天然草原试验样地,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法,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碳-氮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梯度上植物地上生物量变化趋势为:轻牧中牧重牧;不同放牧梯度上的土壤有机质碳含量有显著差异性,变化表现为:轻牧重牧中牧;不同放牧梯度上的土壤氮含量有显著差异性,且轻牧重牧、轻牧中牧,中牧、重牧变化关系不显著;不同放牧梯度上,土壤C/N值与植物生物量均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风阳  余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101-3103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通过对比禁牧村农户与开牧村农户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差异,以及对开牧试点村农户自身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剖析,认为开放的制度环境能促进草场治理方式的市场化、村民养殖方式的合作化、养殖业规模化以及社区成员的自我治理。有条件的开牧政策,不仅能满足农牧民的生计、推动草场畜牧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发展,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草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草原上的牲畜只吃草,所以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牧民都是以草定畜,问题在于,不同利益人定的标准各不相同,所以如何科学地以草定畜是目前草原管理中面临的极为迫切的问题。通过对以草定畜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1)通过产草量确定的每个牧户的载畜量只是一个大概的指导指标,存在较大的误差,很难说由官方颁布的载畜量标准就是十分准确科学的载畜量标准。这是因为第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空间上的异质性特点十分突出,甚至空间上的差异比时间上的差异还要大。这将导致在做测产样方时,由不同测量者导致的系统误差就会十分惊人;第二,遥感虽是十分有效可行的测产方式,在大尺度上的产草量计算能够相对准确,但是要细分到村甚至牧户,遥感的准确率就很难达到合理的程度。即使不考虑在样方测量上的误差,那么在由点及面的尺度转换中仍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2)畜产品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即使能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标准也无法应对草原生态系统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巨大的产草量波动将导致如果严格按照载畜量标准调节牲畜数量会更加恶化牧民的市场地位,增加牧民的损失。所以,以草定畜应该采取以草质和草量综合的模式管理牲畜数目,而不应该仅仅以草的产量定畜,更不应该单凭产草量来处罚牧户。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不同湖泊禁捕策略对3种鲌类的种群动态与生态位重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全年禁捕湖泊西凉湖与季节性禁捕湖泊斧头湖为研究地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达氏鲌(Culter 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为研究对象,分析鱼类单位捕捞努力生物量、单位捕捞努力质量、全长、体质量与肥满度指数等种群动力参数;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鲌类的食物来源及贡献率,比较不同禁捕策略湖泊中的3种鲌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营养生态位宽度及重叠指数。结果表明:全年禁捕湖泊中的3种鲌类的单位捕捞努力生物量显著高于季节性禁捕湖泊,且全长分布范围比季节性禁捕湖泊更广;季节性禁捕湖泊中,3种鲌类的时空生态位显著重叠;全年禁渔湖泊中,3种鲌类具有更广的营养生态位宽度。研究结果将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禁捕制度的完善和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祁茹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19-120
对宁夏荒漠草原畜牧业现状进行考察,发现目前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遭到严重破坏,沙化严重。沙化草场难以恢复。提出应严格控制栽畜量,实行圈养与放牧相结合,保证草场有充足的时间恢复生态,使牧草资源有固定的生长与利用周期,落实草场分区到户政策等措施,以实现荒漠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