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不同地方采集的核桃外果皮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干燥后 ,以水为萃取剂 ,提取棕褐色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 :该色素水溶性好 ,耐氧化一还原性能较强 ,耐热性、耐光性较好。盐、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 ,水提取率高、工艺简单、无污染且成本低。通过试验知各采样点核桃外果皮所含色素具有相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核桃外果皮色素的特性,为核桃外果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核桃外果皮为原料,经碱提酸沉法初步提取纯化色素,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并研究pH、加热时间、增稠剂、辅色素对核桃外果皮色素的影响,以及核桃外果皮色素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保存稳定性。【结果】核桃外果皮色素主要成分有生物碱、酚类、黄酮类、醌类等化合物;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显色效果较好,而加热易导致色素褪色;增稠剂黄原胶和辅色素没食子酸、葡萄糖、酪氨酸对核桃外果皮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冷冻干燥制备的核桃外果皮色素较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更稳定。【结论】辅色素和干燥方法是影响核桃外果皮色素增色效果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应用加工过程中应选择利于核桃外果皮色素增色和稳定保存的辅色素与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萃取常山胡柚Citrus paradisi‘Changshan Huyou’天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规模化、产业化提取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供理论依据,以常山胡柚外果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提取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如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夹带剂(体积分数为95%乙醇)用量和萃取温度等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体积分数为95%乙醇)用量300mL,萃取温度35℃。提取后将色素液烘干至恒质量.从而计算其得率.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率为3.78%。图4表2参15  相似文献   

4.
对商陆果实色素提取物进行光谱和耐酸碱性、耐光热性及耐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呈紫红色,吸收高峰为523nm,水溶性好,对碱、氧化剂不稳定,耐光性较差。但对酸、热稳定性高,可作为一种食用色素使用。  相似文献   

5.
商陆果实色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商陆果实色素提取物进行光谱和耐酸碱性、耐光热性及耐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呈紫红色,吸收高峰为523nm,水溶性好,对碱、氧化剂不稳定,耐光性较差。但对酸、热稳定性高,可作为一种食用色素使用。  相似文献   

6.
紫红薯色素、辣椒红色素和胭脂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紫红薯色素与胭脂红素和辣椒红素稳定性的详细研究比较,发现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辣椒红素对光热的稳定性则较差。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与辣椒红素的耐氧化性均较好,而三者的耐还原性都相对较弱。常见的金属离子对胭脂红素影响不明显,Fe3 、Fe2 、A13 、Cu2 对紫红薯色素影响较明显,Fe2 和A13 对辣椒红素也有影响。酸碱对辣椒红素影响较弱,但碱对紫红薯色素和胭脂红素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从葡萄皮中提取分离出了葡萄皮色素,并对它的溶解性、含量、吸收光谱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皮色素属花色苷类色素,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油脂。干色素约占葡萄皮鲜重的4%。这类色素在水溶液中耐光、耐氧,但耐热性较差;而它在乙醇溶液中,耐氧、耐热,但不耐光照。化合物Yssqn可显著提高葡萄皮色素在乙醇中的耐光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温度及PH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添加剂中柠檬酸、苯甲酸钠、磷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影响;蔗糖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该色素耐氧化性较差,耐还原性好,PH=5时色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龙眼核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寻找和开发更多的天然食用色素,以龙眼核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研究了几种食品添加剂对该色素的影响,并对色素的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中色素易于提取,收率20%,色素的λmax=260nm,水溶性好,对光、热的耐受性强,当pH为1-8时,色素稳定性好,色素对还原剂Na2SO3的耐受能力较差,对氧化剂H2O2的耐受能力强、蔗糖、食盐、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对色素无不良影响,维生素C对色素有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薯色素的最佳提取方法以及紫薯色素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紫薯色素最大吸收波长、最佳提取溶剂、浸提时间及温度进行探讨,并对紫薯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紫薯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530 nm、最佳提取溶剂为5.0%柠檬酸、料液比1:10、浸提时间1 h、浸提温度60℃。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的颜色和稳定性易受pH值的影响,酸性时较稳定;有较强的耐光性,耐还原能力比耐氧化能力强。[结论]紫薯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紫薯天色色素的工业化提取及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其茜草果实色素在光照、温度、溶解性、酸碱性、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茜草色素易溶于水且具有较强的耐酸碱性、耐还原性、耐氧化性和耐光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果百香果外果皮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并探讨其稳定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pH为2,以料液比、时间、温度、乙醇浓度为自变量,花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nhnken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光照、pH、金属离子、还原剂、氧化剂、防腐剂、发色剂以及漂白剂的作用条件下花青素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的浸提工艺pH为2,料液比1:26,时间3.8 h,温度34℃,乙醇浓度82%,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可达3.080 mg/g,实际提取率为3.125 mg/g。花青素长时间在室外光照容易消色;受高温影响较大,200℃时不仅消色且最大吸收波长产生了较大的红移;漂白剂NaHSO_3、发色剂NaNO_2、还原剂Vc和氧化剂H_2O_2对花青素溶液有消色作用,消色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NaNO_2、NaHSO_3、H_2O_2和Vc;金属离子Al~(3+)、Fe~(3+)、Fe~(2+)、Cu~(2+)对色素有增色作用,其中Fe~(3+)高浓度时花青素甚至产生沉淀现象,Na~+、K~+、Mg~(2+)、Ca~(2+)对花青素影响不大。pH值对其影响较大,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随着pH增大,色素溶液的最大吸光度降低,pH接近5时,色素溶液颜色开始由亮红渐变为蓝绿色;不同浓度的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对色素溶液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斑百合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斑百合花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开发天然色素提供试验依据.在常温下用90%乙醇-0.1 mol/L HCl溶液浸提有斑百合花瓣,过滤、定容得到色素原液,然后对该色素液在酸碱性、热、光、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及氧化剂、还原剂等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斑百合花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色素,其耐热性、耐光性和耐氧化性都很差,有一定耐还原能力,对食品添加剂如蔗糖、有机酸等适应能力较强;强碱性环境以及部分金属离子(Cu2+、Mn2+)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多数金属离子如Na+、K+、Al3+、Mg2+、Ca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表明该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菌核病的耐受性(部分抗性)水平,挖掘耐病种质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前提和基础.[方法]通过茎中可溶性色素法和离体叶柄接种法对130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抗/耐病性评价.[结果]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69,通过色素法鉴定得到耐病材料6份,中度耐病材料16份,通过叶柄接种法获得高抗材料13份,囊括了色素法筛选得到的全部耐病材料和部分中耐材料.[结论]说明色素法作为一种间接鉴定方法,筛选标准较叶柄接种法更为严格和精准,适合大量种质资源的耐病性筛选.  相似文献   

15.
以串红花为材料,对串红进行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串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 g:16 mL,提取时间40 min,温度为30 ℃,提取3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属黄酮类色素,可在偏酸或中性介质中使用;耐还原性和耐氧化性较差;淀粉、防腐剂对色素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但Fe3+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日本红叶小檗(BerberisthunbergiiVar,atropurpureachenault)叶片中红色素系列研究(一)──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在pH5以下,该色素颜色几乎不随pH改变而改变,当pH大于5时,色素变质,溶液变为黄褐色。该色素在pH等于3的乙醇溶液中耐热,耐氧化,但耐光性较差;然而该色素在pH等于3的水溶液中却耐光照.金属离子钠、钾、钙、镁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但铁离子则会引起色素的退色,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以鸡冠花花序为实验材料,利用离子沉淀法提取鸡冠花红色素,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进一步纯化红色素,并研究了光、温度、pn值、还原介质、氧化介质、蔗糖、防腐剂、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色素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皆较好,但耐热性和耐光性较差,适于酸性条件下使用(pn值〈7);蔗糖、防腐剂以及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皆无不良影响,但Fc^3+和Sn^2+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天然绿色棉成熟纤维为材料,对纤维色素提取液进行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溶剂、光照、pH值调节、金属离子和氧化及还原剂对色素进行处理.[结果]自然光照射致色素提取液颜色随时间变化变浅.常温下色素易溶于极性小的有机溶剂,难溶于极性大的溶剂.色素在pH5~9颜色稳定,Al3+、Fe3+、Cu2+、Fe2+、Ca2+离子导致色素颜色变化.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处理前后色素溶液光谱扫描曲线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光照、pH值、部分金属离子、还原剂及氧化剂影响色素稳定性,且为脂溶性色素.  相似文献   

19.
紫甘薯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洪梅  赵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34-2436
[目的]为紫甘薯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山紫为材料,研究其色素的基本理化性质及pH值、温度、光照、氧化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紫甘薯色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乙醚和石油醚;紫甘薯色素水溶液在pH值为1.0-3.0时,性质稳定,呈鲜红色,随pH值升高色素颜色变浅,降解指数增大;温度为20-60℃时,色素性质稳定,温度超过60℃时,色素稳定性迅速下降;光照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连续照射8 d后色素保存率为87%;色素的耐氧化性和耐抗坏血酸还原能力较差;Al^3+和Zn^2+具有护色效果,可提高色素的稳定性,而Fe^3+对色素有破坏作用。[结论]紫甘薯色素为水溶性天然色素,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以橡子壳为原料提取色素,研究橡子壳色素的稳定性.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橡子壳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45∶1(mL∶g)、乙醇体积分数52.25%、超声功率70 W、超声时间28.25 min.在此条件下橡子壳色素的吸光度为0.69,与模拟预测值高度吻合.橡子壳色素的耐光性、耐氧化性和耐热性较好,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碱性溶液和还原剂对橡子壳色素影响较大.该试验结果可为橡子壳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