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NF-125双轮摩托为研究对象,采用频域法中的传递函数模态分析法,根据实验模态分析的实,复模态参数识别理论,成功地获取了各子结构的模态参数,建立了整车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张立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3):106-111
本文对普通圆锯片(300mm×25mm×1.6mm×80齿)的自由状态和夹持状态用锤击法激振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夹板只对第一阶固有频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结构阻尼系统提出一种模态综合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于部件对接界面自由度较少情况下的结构综合.给出了一个算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从理论上探讨了应变模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诊断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混凝土框架试验结果分析,证明了应变模态较位移模态对结构的损伤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在机电系统之中明确建模的基本方式,有助于更进一步的提升机电系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机电系统之中建模的相关方法,同时针对理论建模法、实验建模法等技术手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旨在更进一步的促进现代化的机电系统建模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提升机电系统工作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更准确地分析风雪灾害作用下树木的力学特性,研究了树干和树枝的结构特点,并利用Pro/E三维软件的族表和UDF库等模块,提出了一种树木几何模型参数化建模方法。在考虑了树木自相似和自仿射分形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树干与树枝结构分层阶梯式模型的设计新思路。通过设置和修改长度、分枝角度等几何参数,实现了树木结构几何模型的快速生成和重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建筑物实测阻尼比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结构非线性阻尼产生的机理,并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单自由度非线性阻尼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振动反应,分析结果说明:非线性阻尼结构地震反应与常阻尼比结构地震反应差异较大,采用常阻尼比(5%)进行建筑物地震反应分析可能产生不安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本在对机床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和优化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台运转条件下的普通车庆,模拟切削力进行了非接触式激振试验,用非线性优化方法,识别了机床结构的前11个复模态参数。并在识别过程中引入了剩余柔度,采用了两种尺度法DFP与BFGS算法,综合了它们的优点,结果表明,此法数值计算稳定,收敛速度快,特别是对模态阶数较多,耦合较紧的情况,识别效果仍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对运行工况下某一特种车辆系统的模态参数,基于计算模态分析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推导了基于运行工况的该车辆系统随机子空间模态识别算法,得到了其工作模态参数的估算公式.同时,对该车辆系统进行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模态识别试验,用上述算法估算公式计算了其工作模态参数,并与计算模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车辆系统需要考虑的前8阶工作模态的阻尼比和模态频率等参数的识别结果误差分别为:3.86%~11.61%和0.61%~8.32%,由此说明该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分析方法可行、有效,能满足运行工况下车辆系统振动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山东济南商河保护地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黄单胞菌属地毯草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结构动力特性改变的损伤识别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问题,建立一个验证各种损伤识别方法的试验平台是结构损伤识别研究所必需的.首先,设计了一个钢框架结构.其次,建立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分析.最后,实现该模型的动力测试,并对结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识别得到结构的8阶频率和振型.该结果表明,理论的解析模型同实际模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16.
贵州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卵孢子。病菌能在12℃以上、35℃以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部分菌株可利用淀粉作碳源。根据这些特征将这5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 相似文献
17.
18.
陈楚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
作者在福州郊区发现一种鸡(土从)菌,经鉴定为亮盖鸡(土从)菌 Termitomyces fuliginosus(Berk)Heim。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该菌较难分离。在蚕豆等特殊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良好,可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试验证明小白球菌是鸡(土从)菌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李永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1)
本文研究了在大棚黄瓜叶片上发现的黄瓜细菌性叶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ucurbitae(Bryan 1926)Dye 1978]。人工接种试验证明,该病菌除侵染黄瓜外,尚能侵染西瓜和西葫芦。本文为该病菌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